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汁反流是多种消化系疾病的病因之一,它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关系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胆汁反流与Hp感染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洛赛克、海地特、吗叮啉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根除Hp治疗。结果实验组总好转率为76.7%,而对照组为58.3%。实验组Hp阴转率为85%,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4.
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约占胃炎的12.3%,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现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08例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Hp感染情况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并引起重视。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硫糖铝和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迄今无特异疗法。我院自1989年6月至今,使用硫糖铝和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1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分析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动物实验已证实两者均有明显的致癌作用,但胆汁反流病因及与Hp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对18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与Hp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手术胃发生过量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的胃炎,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现对我院7年间内镜诊断的原发性BRG进行分析,以探讨原发性BRG的临床和胃黏膜病变特点。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收集我院1997年8月至2004年8月首次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BRG的患者1475例,其中原发性BRG 1421例,手术胃引起的BRG 54例。  相似文献   

8.
784例胃内胆汁返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内胆汁返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提供有助于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784例近2年胃镜检查时见黏液湖黄染和黏膜有胆汁斑块附着、且无胃手术史的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内镜诊断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黏液湖黄染和黏膜黄染者多见于30~60岁的慢性胃炎患者,其它多见球部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占51%,病理组织学改变见胃小凹增生者极少。临床表现以上腹饱胀、进食胀痛多见,但无特异性表现。结论 胆汁返流是慢性胃炎时内镜下多见的一种表现,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重要的损害因素。Hp感染和胆汁返流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互相独立的致病因素。胆汁返流现象多数不够条件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见黏液湖黄染和胃窦、胃体均广泛充血,散在糜烂可临床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时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不以胃小凹增生具特异性,其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慢性胃炎(CG)是消化系统的一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公认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胆汁反流(BR)破坏胃粘膜。本研究旨在探讨Hp与BR对CG的致病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以1997年4月至200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并完成下述各项测试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胃镜检查后常规取胃粘膜活组织作病理检查,另于胃窦炎性粘膜大弯侧距幽门2~3cm内取2块组织,1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块用于病理切片HE染色,2种方法均阳性定为Hp阳性。胃镜检查前无剧烈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BR)引起胃腔内环境改变,破坏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慢性胃炎中非常普遍,并被认为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两者在慢性胃炎中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尚未定论,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及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便携式胆红素监测仪 (Bilitec2 0 0 0 )对 2 0例健康人及 42例有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 2 4h胃内胆红素监测、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分析DGR的严重度与症状、内镜所见和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率在健康组和有症状组中分别为 (2 92± 2 39) %及 (1 7 68± 1 7 89) % (P <0 0 1 ) ,病理性DGR的检出率为55 %。内镜下黏液湖胆染、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中度以上的充血者中病理性DGR的检出率分别为 86 %、88%、8/8、85 %。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和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R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BRG)者共有 1 1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BRG者 ,组织学上活动性炎症比生理性DGR组Hp阴性者严重 (P <0 0 5)。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但BRG组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生理性DGR组 (P值均 <0 0 5)。结论 完整胃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同时伴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7-06/2007-11就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返流患者96例,分为低反流组和高反流组,同时选取胃镜检查大致正常,没有胆汁反流者3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结果:ghrelin在浅表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653.822±99.303,98.913±14.079,65.875±13.844,52.290±11.463VS 9 884.420±1 26.362,均P<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中的Hpylori阳性组的ghrelin表达与H pylori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599.320±87.300 VS 721.950±67.836,47.157±9.582 VS 55.283±11.580,92.700±10.372 VS 107.600±17.560,均P<0.05).结论:胆汁反流是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随着胆汁反流程度加重,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ghrelin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 gas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对该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我院明确诊断1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对其病因做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1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临床内科的常见病。为了分析研究RE在高原地区和藏汉民族中的发病率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伴发疾病的关系,现将我院近3年胃镜检查发现的153例RE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胜良  莫剑忠  陈晓宇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2,7(5):280-282,285
背景:胆汁反流、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均是胃黏膜损伤的独立致病因素。然而,它们共同存在时有无协同致病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胆汁反流、胃酸和H.pylori感染共同作用对胃黏膜损伤程度和分布的影响。方法:37例胃镜检查疑有十二指肠胃反流者均经24h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同时行胃内PH监测。胃体和胃窦黏膜有或无活动性炎症、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分别记2分或1分。分别以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各项病理学改变为应变量,以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pH<4的时间百分比和H.pylori感染状态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为34.49%±22.69%,pH<4的时问百分比为78.68%土 9.91%,H.pylori阳性率为29.73%。胆汁反流出现在以胃体和胃窦黏膜肠化以及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H.pylori出现在以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中。结论:胆汁反流是胃黏膜肠化的危险因素;胃内有胆汁反流存在时,H.pylori感染是导致胃体新膜炎症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研究2 0 0 1年3月~2 0 0 2年2月我院门诊用中药胃力康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 0例,并与同期用吗丁啉者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中男68例,女2 2例,年龄1 8~70岁,平均39.5岁。均有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等临床表现,病史3个月以上。胃镜检查均有明显的胆汁反流现象和胃粘膜炎症改变。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 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胃力康(组方:柴胡、枳壳、川黄连、…  相似文献   

18.
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颖  丁士刚 《胃肠病学》2014,(5):305-308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由过量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引起的化学性胃病。病理性DGR系由幽门解剖结构异常或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所致,反流的胆汁酸可诱导胃黏膜细胞凋亡,高浓度胆汁酸是引起胃黏膜肠化生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DGR的发生机制、胆汁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以及BRG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方法通过对明确诊断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80例进行性别、年龄、病因等分类,了解病因分类特点。结果胃切除手术、胆囊疾患、糖尿病等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见病因。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胆囊疾患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防治胆囊疾患是预防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