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周伟  辛军  陆军  杜巍  周建平  李伟阳 《心脏杂志》2011,23(1):107-10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8月45例重症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IABP 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时机不同分为3组:术前组13例,术中组13例,术后组19例,对各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IABP支持时间,平均心脏指数及手术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45例患者均完成冠脉搭桥手术,总手术死亡率为31%,术前组在术后72 h心脏指数明显优于术中组和术后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ABP支持时间明显短于术中组和术后组,手术死亡率低于术后组(均P<0.05), 术前组患者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较术中组和术后组缩短(P<0.05)。 结论: IABP是救治重症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有效手段,对高危患者术前积极应用IABP辅助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n-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对高危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共为180例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欧洲心脏手术危险性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121例CABG(占67.2%)和59例OPCAB(占32.8%)。将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在血制品的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ICU滞留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OPCAB均明显优于CABG。结论OPCAB对高危冠心病病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CABG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对高危手术病人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影响. 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共为180例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欧洲心脏手术危险性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包括121例CABG(占67.2%)和59例OPCAB(占32.8%).将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在血制品的应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ICU滞留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OPCAB均明显优于CABG. 结论:OPCAB对高危冠心病病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CABG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高危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重症、高危心脏瓣膜疾病的特点及提高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3例高危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置换手术及相关的辅助手术,对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手术方法的选择、围手术期处理要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重要并发症发生率25.6%(11/43),41例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Ⅰ级者15例,Ⅱ级者23例,Ⅲ级者3例,出院后一个月复诊心功能进步至Ⅰ级者31例,Ⅱ级者10例。结论高危患者只要选择好手术时机,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重视术后潜在的危险并发症等,可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下消化道出血来源的诊断尤其是定位往往比治疗更具挑战性。~(99m)Tc标记红细胞闪烁显像术对活动性下消化道出血定位的可靠性尚有不同意见,扫描结果是否足以指导手术也有争议。纽约医院Cornell医学中心先前的研究表明,闪烁显像术定位比血管造影术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局部切除术在Vater壶腹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ter壶腹肿瘤比较少见,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争议.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相对较低,安全性较高,但复发率也较高.近年来,在大多数有经验的医学中心Whipple 术的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且壶腹肿瘤术前、术中准确的组织学诊断及分期常有困难,结果常不可靠.因此,局部切除的指征应严格掌握,仅限于高危人群或拒绝大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某些高危因素可导致PTCA术后患者死亡,但有些死亡却在意料之外或死于与PTCA有关的并发症。为更好地揭示PTCA术后死亡的原因,作者对1990~1993年发生在新英格兰医院内PTCA术后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旨在为今后降低PTCA术后死亡率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某些高危因素可导致PTCA术后患者死亡,但有些死亡却在意料之外或死于与PTCA有关的并发症.为更好地揭示PTCA术后死亡的原因,作者对1990~1993年发生在新英格兰医院内PTCA术后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旨在为今后降低FTCA术后死亡率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目前已广泛用于心脏手术后死亡和并发症的预测,国外研究表明EuroSCORE也能准确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联合瓣膜手术病人的手术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价EuroSCORE对中国CABG联合瓣膜手术病人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CABG联合瓣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术后院内死亡。分别计算每位病人的additiveEuroSCORE和logistic EuroSCORE评分,并将病人按additive EuroSCORE分为低危组(0-2)、中危组(3-5)和高危组(≥6)。用EuroSCORE预测全组及各亚组病人住院死亡风险,并与实际死亡率比较,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分辨力,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共313例行CABG联合瓣膜手术病人纳入研究,6例发生术后院内死亡,实际死亡率1.92%,additiveEuroSCORE和logistic EuroSCORE预测的死亡率分别为4.73%、4.34%。Additive EuroSCORE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50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15:logisticEuroSCORE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4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43。对于不同风险亚组病人,两种模型对术后死亡的分辨力均较差,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结论 EuroSCORE模型高估了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瓣膜手术病人术后住院死亡率,不适合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瓣膜手术病人术后死亡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0.
EuroSCORE评分对心脏瓣膜手术预后的评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研究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在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对心脏瓣膜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本中心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连续施行单纯心脏瓣膜手术277例的患者进行术前EuroSCORE评分,并根据累积(additive)EuroSCORE评分病人被分成低(0~2分,79例)、中(3~5分,140例)、高危3组(≥6分,58例)。比较3组间术后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人住天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uroSCORE评分与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及人住心脏外科监护病房(CICU)天数的相关性。结果:全组共死亡6例,其中高危组5例(8.6%)高于中危组的1例(0.7%)及低危组(0),P〈0.01。高危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6.6%)显著高于中危组(8.6%)及低危组(1.3%).P均〈0.01。术后低、中、高危组CICU入住天数分别为(1.38±0.63)d,(2.26±1.31)d和(5.98±4.20)d,三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累积(additive)及Logistic EuroSCORE分值对应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20和0.836(P〈0.001),对应的死亡率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75和0.875(P〈0.01)。累积和Logistic EuroSCORE与术后CICU人住天数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8和0.698(P〈0.001)。低、中危组的预期死亡率显著高于实际死亡率(P〈0.01)。结论:EuroSCORE评分系统总体上可较好地评估单纯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对于预期死亡率在高危组与实际死亡率相近,在低、中低危组高于实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一直被认为是冠状动脉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高龄冠心病患者多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围术期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手术技巧、术式选择和围术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在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体外循环下OPCABG术患者41例,比较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术后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2.7±0.8)个,呼吸机辅助时间(30.1±16)h、监护时间(3.5±2.4)d、院内死亡率5%。结论体外循环下OPCABG术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接受孙氏手术与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治疗的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短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行Ⅰ型主动脉夹层广泛修复手术患者85例,其中行孙氏手术患者(孙氏组)64例,行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患者(去分支化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短期生存状况。结果:与孙氏组相比,去分支化组患者年龄大,肥胖、术前合并肝功不全者比例高,主动脉阻断及体外循环时间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围术期红细胞及冷沉淀使用量少,ICU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率低(P均0.05)。两组的在院死亡率和术后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分支化杂交手术是治疗急性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适用于高龄、高危人群,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双病变患者心功能Ⅲ-Ⅳ级、药物治疗无效、瓣膜交界分离术未能修复者,应考虑瓣膜替换术。二尖瓣换置术的手术死亡率比主动脉瓣换置术高,因此决定二尖瓣换置术较为困难。二尖瓣狭窄病例瓣膜换置术的医院死亡率远比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为低。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飞  霍强  乔峻  木拉提  马松峰 《心脏杂志》2009,21(1):110-112
目的 探讨心脏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1年1月~2007年8月55例应用IABP心脏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总病死率42%,其中冠心病患者手术死亡率(36%)低于非冠心病者的手术死亡率(64%,P<0.05);术前应用IABP患者手术死亡率(0%)明显低于术中(40%)和术后(50%)应用IABP的患者(P<0.05);IABP辅助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结论 IABP是救治重症高危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手段, 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脏病基础情况以及IABP的正确操作和使用的指征和时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对于膀胱全切术的研究也很多.有人发现侵犯肌层的膀胱癌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手术治疗,特别是超过90 d,手术延迟时间与术后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1].所以对于已侵犯膀胱肌层或者具有高危因素而位置表浅的膀胱肿瘤来说,膀胱全切术是最佳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膀胱全切术某些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瓣膜手术死亡率现阶段仍在5%至12%之间。本校以前的研究表明,高龄为手术死亡率的独立预报因子.本文旨在确定老年人瓣膜手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2年1月至1986年12月间,多伦多大学医院为2509例成人施行单一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行瓣膜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8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PH行瓣膜手术患者,行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PASP)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死亡率对比,探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术前PASP分级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经瓣膜手术后,患者PASP与LVEF水平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年龄≥70岁组患者手术前后PASP变化值及LVEF变化值均小于70岁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70岁组(P0.05)。性别在所有患者统计指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ASP值与心功能等级呈正比,手术前后PASP差值越小,LVEF值越低,手术前后LVEF差值越大,并发症及死亡率也越大(P0.05)。术前术后PASP值变化越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PH患者行瓣膜手术的治疗疗效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术前心功能越差,手术疗效越差;术前PASP值越高,手术疗效亦越差,因此,术前因注意和控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房坦手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1985年1月至2002年7月间收治154例改良房坦手术患者。右心房与肺动脉连接80例,右心房与右心室连接6例,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68例。将术前、术中因素及手术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7例,死亡率24.0%。术前McGoon比值≤1.8、术前房室瓣存在返流、手术方式、术后右房压>20mmHg、反复心律失常、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是手术后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手术方式(右房与右室连接、右房与肺动脉连接)、术后右房压和术后严重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与术后早期死亡的有关。结论:术前严格选择心室功能好和肺动脉发育好、无明显房室瓣返流的病例,采用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式,术后加强监护是预防和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