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5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203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较多,分别占46.31%和29.56% ;引起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 占总报告例次的42.36%;静脉注射是引起ADR 的主要途径,占84.73%.结论 临床应注重合理用药,加强ADR 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发展,ADR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通过加强ADR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疗效,降低ADR带来的危害.本文对我院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查我院抗结核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了解我院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结核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收集的207例结核药ADR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7例ADR事件以男性患者为主(57.49%),服用口服药的占55.07%,主要是抗结核药和抗菌药引起ADR,引起的ADR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38.28%),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和全身反应;严重的ADR 7例(3.5%);大部分ADR都有较好的转归.结论 临床用药引起的ADR较多,势必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临床应重视ADR并及时发现和治疗,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药品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经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ADR,通过对ADR的收集、整理,能使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ADR的相关信息,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本院2008年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本院ADR发生的特点,降低ADR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浦江县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浦江县各医疗卫生单位2008年通过浦江县ADR中心上报到省ADR中心的ADR报告258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 药品种类,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58例ADR中,男女比例1.0∶1.60,年龄18-60岁人较多,占60 %;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占44.4%;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占76 %.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损害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等其它系统损害;病程延长的38例,病情加重9例,均治愈和好转.结论 开展临床ADR监测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医务人员需充分重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5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521例ADR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用药途径、临床表现,单一、合并用药ADR的发生率以及ADR的治疗结果等。结果:男性ADR发生率(282/521,54.13%)高于女性(239/521,45.87%),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其它年龄段高(326/521,62.57%);334例ADR由抗微生物药物引起(334/521,64.11%),443例由静脉滴注引起(443/521,85.03%);ADR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寒战、发热等,严重病例较少,联用药物越多,引发ADR几率越高;经治疗521例ADR患者好转、治愈率达98.08%。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监护水平,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5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的59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荆和循环系统类药物;临床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多见.结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ADR监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2月报告的29例严重ADR病例,按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引起严重ADR的前两位药品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系统损害较多见;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结论:重视ADR监测工作,特别是抗感染药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2008-2009年10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中涉及药物7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ADR居多,占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7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以期通过加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9月收集到的136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136例,涉及的药物共79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静脉用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损害.结论: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技术指导,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进而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1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晓雅 《重庆医学》2007,36(12):1196-1197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86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原因机制等方面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药物的品种多见于抗生素及中成药针剂,临床表现多见于皮疹、畏寒发烧及胃肠道反应.结论 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宝林 《中外医疗》2011,30(23):121-12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临床各科上报的ADR报告190例,并将患者性别、年龄、导致ADR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各项情况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岁人群ADR发病最高(占26.86%);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6.84%);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占68.42%);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6.84%)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分析ADR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几年国内发生不良反应案列及结合我院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对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与机体、药物、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根据相关因素制订相应防范措施。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尤其应加强对年老、婴幼儿患者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安痛定注射液致19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痛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196例安痛定注射液致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神经、心血管、消化、血液、免疫、肌肉、骨骼、泌尿等多个器官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 安痛定注射液所致ADR以中、重度为主,用药潜在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余泽斌 《中外医疗》2008,34(34):159-160
目的 了解我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县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共上报的157例ADR报告从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57例ADR中,静脉给药造成的ADR较多,占73.8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比其他药品高;ADR的临床表现上,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最多,消化系统症状次之.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ADR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李杰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58-159
药品不良反应(ADR)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用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深入展开,并引起普遍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措施.通过对我院收集的1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以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参考.  相似文献   

17.
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78份抗菌药物ADR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涉及9大类26个品种;78例ADR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47.45%;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4.36%),其次为消化系统、发热等.结论:抗菌药物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1月收集到的17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73例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2.5%),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69.9%),其次是中药制剂(18.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9.1%).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9 -2010年上报的219例ADR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年龄,以31~60岁年龄段发生ADR比例最高(48.86%);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比例最高(88.58%);药品类别方面,抗菌药引起ADR比例最高(52.97%);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48.86%).结论 医院应重视和加强ADR 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庞洲  查赣  许尔凤 《中外医疗》2013,32(21):74-75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集的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年龄、给药类型、不良反应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女性发生ADR比例男性,且儿童和老年患者是主要人群。抗生素、中成药等是引起ADR的主要药品类型。配伍不当、联合用药不科学及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是引起ADR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全程控制,尤其是抗生素、抗感染药及中成药的用药监测,强化对基层药品质量监督,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