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早期激活标志CD69的表达。方法:静脉采集慢性乙肝患者普通肝素抗凝血2ml,在植物血凝素(PHA)20μg/ml条件下进行全血培养,4h后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只有很少量CD4+与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经PHA刺激后CD4+与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率明显升高,较刺激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样,慢性乙肝患者在激活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乙肝患者在PHA刺激前有一部分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分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与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免疫紊乱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外周血CD4^+、cDB^+T细胞CD69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小儿关节炎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收集32例RA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CD69表达,分析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RA患儿外周血CD4^+、CD5^+T细胞CD69表达明显升高,与健康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均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分析发现患者的CD4^+、CD8^+T细胞表达CD69水平显著下降(P〈O.05)。结论RA患儿外周血T细胞表达CD69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细胞在关节炎症病变过程中激活、增殖,参与关节滑膜组织及全身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CD4^+CD25^highT)细胞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胰腺癌患者和14名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初步探讨其表型特征。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率为(15.61±13.97)%,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53±1.26)%(P〈0.01);CD4+CD25high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标记特征,即HLA-Ⅰ、CD45 RO阳性,CD45 RA、CD69阴性。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这群细胞细胞膜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水平很低,而共刺激分子CD152(CTLA-4)在不同个体间的CD4^+CD25^highT细胞差异较大。胰腺癌Ⅰ-Ⅱ期患者,其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为(18.75±20.76)%;Ⅲ期为(13.71±9.53)%;Ⅳ期为(14.20±7.46)%;各期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柴少卿  季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25-1428
目的:探讨喘息性肺炎患儿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喘息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喘息性肺炎组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喘息性肺炎患儿CD8+CD28+较对照组升高(P〈0.05),CD8+CD28-、CD4+CD28+较对照组降低(P〈0.05),CD4+CD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喘息性肺炎组CD3+、CD3+CD4+、CD4+/CD8+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19+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参与了喘息性肺炎的发病机制,阻断第二信号有望成为治疗喘息性肺炎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CD8^+CD28^+在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上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意义,探讨TIL功能受抑制的原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TIL及胃癌患者和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28的表达。结果 胃癌,TIL表面CD3^+、CD3^+CD4^+,CD3^+CD8^+,CD8^+CD28^+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和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TIL表面CD8^+CD28^+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结论 胃癌TIL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CD8^+CD28^+低表达有关;CD8^+CD28^+在,TIL上的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章圣辉  韩义香  吴建波 《浙江医学》2006,28(10):800-802
目的 探讨CD28、CTLA-4(CD152)、B7—1(CD80)及B7—2(CD86)共刺激分子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CD28和CTLA-4在外周血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80和CD86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 AS患者CD3^+、CD4^+T和CD3^+、CD8^+T细胞上的CD28和CTLA-4,CD19^+B细胞上CD80和CD8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AS患者T细胞上表达过量的CD28,与B细胞的B7结合,激活T、B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同时刺激激活的T细胞表达CTLA-4,使T细胞不能充分表现效应功能。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后两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8表达情况及其与HBV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健康人、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抗体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CD4^+CD28^+、CD8^+CD28^+T淋巴细胞,同时检测肝功能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BV DNA≥107组CD8^+CD28^+T细胞百分率低于HBV DNA<107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D8^+T细胞上CD28的低表达与高病毒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病人外周血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水平,了解哮喘病人CD8^ T细胞功能状态。方法:将所分离出的CD8^ T细胞分别用PPD,PHA刺激,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25,CD30表达水平。结果:PHA刺激组CD8^ T细胞CD25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CD60表达则无差异;PPD刺激组CD8^ T细胞CD25,CD3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哮喘病人自然状态下(即未受抗原剁激)CD8^ T细胞CD25表达与健康对照无差异,而CD30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哮喘病人CD8^ T细胞活化状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及其高危人群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占T淋巴细胞的(2.96±1.34)%,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EBV-VCA-IgA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C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降低,NK细胞水平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D大鼠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前后外周血抑制性T细胞( suppress T lymphocytes,Ts)和细胞毒性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c)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取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采用纽约大学脊髓损伤撞击仪制作重物坠落SCI模型。于SCI前及后1、3、5、7、14、21、28和56 d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CD28-Ts 和CD3+CD8+CD28+Tc亚群的变化规律。结果:SCI前,正常大鼠外周血中Ts和Tc亚群占CD3+总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0.27±12.09)%和(14.75±4.29)%。损伤后1 d,Ts的比例为(22.58±12.12)%。术后5 d时其百分比下降至最低,为(20.86±10.41)%。术后7~21 d,其比例恢复至术前水平,28 d时显著升高,其比例为(37.90±12.98)%。56 d时其比例为(33.79±11.44)%,恢复至损伤前水平(P>0.05)。 Tc和Ts亚群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损伤后1、5、21和28 d时其比例分别为(17.29±7.10)%、(20.02±6.24)%、(23.89±6.78)%和(13.81±11.21)%。但56 d时其比例没有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是进一步下降至(8.71±6.44)%(P<0.01)。结论:在SCI后的早期阶段,SD大鼠外周血Tc占明显优势,提示Ts功能抑制、Tc功能增强是SCI免疫损伤机制之一。 SCI后5~21 d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的关键时间窗。  相似文献   

1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有效的体外培养扩增CD4+CD25+Treg的方法。【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CD25+Treg。将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在CD4+CD25+Treg中加入100 nM rapamycin (1μg/ml)和包被了CD3/CD28单抗的磁珠培养3周,第8 天开始加入1000U/mL的IL-2,第二组培养条件除不加rapamycin外其余与第一组相同,第三组培养细胞为CD4+CD25-T细胞,培养条件同第一组。培养第7、14、21天收集细胞计数,第21天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术三标法检测CD4、CD25、FOXP3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三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加rapamycin培养的CD4+CD25+Treg细胞的扩增率比不加rapamycin扩增倍数低,但细胞的纯度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组在培养第一周扩增迅速,从第二周开始增殖减慢,CD4+CD25+ Treg 细胞的比例较培养前无明显的差别。三组至第三周时扩增倍数分别为 89.4+20.53、338.4+77.64 、215.6+54.58(F=484.655,p<0.0001),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4.32+4.62%、34.04+5.78%、0.68+0.39% (F=24.660,p<0.0001)。体外抑制实验显示体外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效靶比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CD4+T/Treg比例为8:1、4:1、2:1、1:1时对自体CD4+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5%、16.43%、28.75%、55.34%,对异体CD4+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43%、14.72%、26.47%、50.25%,而且在各浓度梯度其抑制作用在自体和异体之间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我们采用rapamycin+CD3/CD28单抗标记的磁珠+IL-2在体外成功扩增了CD4+CD25+Treg,其扩增的倍数为89.4+20.53,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有望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CD4~+CD56~+ hematodermic neoplasm (HN) is a rare, highly aggressive systemic neoplasm, which had been described under various names including lymphoblastic lymphoma of natural killer (NK) phenotype, blastic NK cell lymphoma (BNK), leukemic lymphoma of immature NK lineage and CD4~+CD56~+ HN. This malignancy is mainly involved in elderly people and usually a rapidly fatal disease, since consistently effective treatments have not yet been developed. It is relatively rare in children.~(1-6) Herein we report a boy with CD4~+CD56~+ HN.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健康医护人员10例,乙肝病毒携带1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CD3^+CD4^+、CD3^+CD8^+、CD3^+检测。结果CD3^+CD4^+/CD3^+CD8^+比值、CD3^+CD8^+百分率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D3^+CD4^+百分率,CD3^+百分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外周血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无CD3^+CD4^+百分率变化,可能与其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CD28+和CD8+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病人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CD8+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CD28-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CC病人CD8+细胞升高,CD8+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CD28-细胞数升高,CD8+CD28+细胞数降低;CD8+T细胞的升高是CD8+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感染免疫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免疫抑制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系统的关键组分之一。这群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能,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上CD28分子和CD103分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4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及CD28分子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再选取10例胰腺癌患者,分别检测其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03分子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9.88±4.32)%,较对照组的(14.12±4.95)%显著降低(P<0.01) ;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13.13±5.52)%,与对照组[(11.41±4.0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CD8+ CD28+、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0.92±4.54)%、(13.62±4.52)%,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0.54±3.83)%、(14.15±3.27)%,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Ⅲ期胰腺癌患者CD8+ CD2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5±1.22)%,显著低于Ⅰ、Ⅱ、Ⅳ期的(13.01±2.31)%、(10.79±1.64)%、(10.5±1.45)%(P值分别<0.01或0.05).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上CD103分子表达率为26%,显著高于外周血及癌旁组织中的2%及8%(P值均<0.01).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 CD2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和功能减退,E-cadherin/αEβ7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72例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计算CD+4/CD8+值,分析2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42±9,20±7,2.10±0.17,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16±8,11±6,1.3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