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93年开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已近 10年 ,其中安置临时起搏器 38例 ,永久起搏器 6 2例 (其中 15例由临时起搏器过渡到安置永久起搏器 ) ,所有病例均获成功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均为 1993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患者。共 85例 ,男 6 2例 ,女 2 3例 ,年龄 14~ 82岁 ,平均 (5 2 .0± 6 .2 )岁。临时起搏器 38例 ,均为VVI方式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窦性心动过缓 8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结性心律 6例 ,高血压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例 ,急性心肌炎伴三度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2.
自开展人工心脏起搏以来 ,该方法已成为治疗有症状的过缓型心律失常重要手段。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9月为 15例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埋藏式起搏器治疗 ,均获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5例患者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52~ 88a(平均年龄 65.5a) ,其中 60a 11例 ,( 73) ,≥ 60a4例 ,( 2 7% )。均有与缓慢心律失常直接有关显著的临床症状 ,其中晕厥和(或 )阿—斯综合征 9例 ,黑朦 3例 ,头昏乏力 3例。心律失常的类型 :病窦综合征 (简称SSS)共 5例 ( 33% ) ,其中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3例 ;慢—快综合征 1例 ;双结…  相似文献   

3.
4.
5.
6.
安置心脏起搏器20例非心脏手术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置心脏起搏器20例患者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的麻醉处理,对于术前准备,术中各种因素对起搏器造成的干扰及术中麻醉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平稳、术后恢复良好。临时起搏器病例均于术后24h内拔除起搏器。选用适宜麻醉方法及药物,术中严密监测,注意外界电磁对起搏器干扰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姚亮  陆志华等 《嘉兴医学》2002,18(3):143-144
目的:通过对1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实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以了解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装心脏起搏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X光透视条件下,选择切开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起搏导管,测定各项起搏参数达到要求后,固定起搏导管并与心脏起搏器相连接,置入囊袋内,逐层缝合并常规放置皮片引流,术后常规处理并定期随访。结果:12例患均成功安置了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例患因囊袋止血不彻底又未放置皮片引流致术后血肿;另1例1年后出现右腋静脉血栓,未发现其他并发症。随访3月-2年,其中9例患心脏有不同程度缩小,3例A-S综合征未再发生晕厥,未发现1例起搏器综合征。结论: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须注意预防并发症,当患有安置起搏器适应证时应及早实行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开展永久性起搏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176例患者按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常规方法进行。主要适应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结果:全部置入成功,所有患者心动过缓消失。术后囊袋血肿4例,囊袋下垂1例,远期囊袋破溃1例,微电极脱位1例,卒死1例。结论:起搏器按装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92年至1999年共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11例,现将临床植入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1999年我院共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病人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6例,糖尿病并冠心病1例,肺癌并冠心病三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按心律失常类型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Ⅲ度窦房结传导阻滞1例.度房室结传导阻滞(ⅢAVB)5例,快慢综合征2例,心房颤动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临床表现有黑膝、晕厥病史7例,仅有头晕、心悸…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通过安装永久式人工心脏起搏器678例,通过术前良好准备,术中常规测试起搏器相关心内参数,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永久心脏起搏技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23例,年龄63.5±7.7岁。诊断:SSS13例,其中5例为双结病变,5例为双结病变+B-TS;°AVB10例,均为慢性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支与三分支阻滞伴频发室早、短阵室速。23例患者均有黑朦与晕厥,3例心功能~级;14例在院内有典型阿-斯发作,其中13例行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所有患者均采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结果:23例患者均满意安装成功。1例并发少量血气胸,半月后自行吸收;1例并发囊袋感染,经切开清创冲洗后原位植入。随访2月至8.5年,无1例起搏器与电极故障并发症发生;20例生活质量与同龄人已几无差异;3例合并心衰者2例明显改善,1例安装VVI起搏器者,术后心功能一度改善,2年后又逐渐减退到~级,于安装起搏器5年后猝死。结论:永久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各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必不可少的技术,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临床过缓性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紊乱。而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从根本上治疗心动过缓 ,改善临床症状 ,延长病人寿命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了 2 8例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置术的术前护理 ,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 ,阐述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中护理与配合工作的重要牲。1 临床资料2 8例患者中病窦 5例 ,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 3例 ,年龄 4 5~ 77岁。患者平卧于手术台 ,穿刺右侧头静脉或右侧锁骨下静脉 ,沿鞘管将起搏器导管顶端伞状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肌小梁间固定 ,在右侧胸大肌筋膜前做一囊袋以置入起搏器 ,将起搏器与导管…  相似文献   

13.
永久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1995~2002年对47例65岁以上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先接受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收治的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置入成功,无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23.33%、6.67%vs 30.00%、3.33%vs6.67%,P<0.05)。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它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室率过缓。心室率过缓致脑供血不足,可产生头晕、眩晕、黑朦、近似晕厥、完全晕厥等。周身供血不足可产生疲乏体力活动耐量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主要原则是明确病人是否因为心动过缓引起了临床症状,对老年心脏病人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17.
18.
李峻  胡作英  戴振林  张航 《海南医学》2010,21(10):19-2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连续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211例患者,包括53例年龄〉80岁高龄患者,158例年龄〈80岁非高龄患者,分析患者疾病组成以及安装起搏器的类型、心室起搏电极位置以及基本起搏参数。结果与非高龄的患者相比较,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高龄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较高(7.5%:1.3%,P〈0.05),高龄患者选择单腔起搏器的比例较高(69.8%:44.4%,P〈0.05),而选择起搏器电极的位置、起搏器阈值、感知和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影响埋藏式单腔心脏起搏器寿命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穴pacemaker熏PM雪寿命的相关因素,为PM的合理设计和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访调查了327例患者正在使用的16种不同品牌的单腔PM,根据各起搏参数的不同水平分组,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M的平均使用寿命为99.27月。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患者基础心率、电池容量、起搏电压、起搏频率、阻抗、阈值、脉宽和感知电流对PM的寿命均有影响穴P<0.05雪。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感知电流穴P<0.0001雪、起搏电压穴P<0.01雪、阈值穴P<0.03雪为预测PM寿命的重要指标。结论:感知电流、起搏电压和阈值是影响单腔PM寿命最重要的因素,患者基础心率、电池容量、起搏频率、阻抗和脉宽对单腔PM使用寿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研究表明,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心动过缓:(1)阿-斯综合征;(2)头昏、乏力、黑朦等全身症状;(3)心衰加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