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8例肝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经及时给予对症护理,患者不适感明显减轻,降低了肝动脉栓塞术的风险,一周左右顺利出院。结论做好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密切观察、特别是术后的对症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患者生存率,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 ①1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存活64例,死亡86例, 3年生存率为42.67%,死亡率为57.33%;②单因素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数目多、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结论: 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效果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川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池书平 《河北医药》2001,23(4):289-290
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 (HAI)和肝动脉栓塞化疗(HAE)治疗原发性肝癌已取得了显著疗效 ,尤其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 1992~ 1996年 12月收治并取得随访结果的 58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 51例 ,女 7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4 6.5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体检、甲胎蛋白(AFP)测定、B超、CT或MRI检查和肝动脉造影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符合 1977年全国制定的肝癌分型、分期标准。所有病例初诊时 ,均已失去外科手…  相似文献   

5.
汪艳  陈乐 《安徽医药》2016,20(11):2163-216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患者生存率,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存活64例,死亡86例, 3年生存率为42.67%,死亡率为57.33%。(2)单因素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数目多、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时冰  陈海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9+81-79,8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43例患者肿瘤缩小,14例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有效率为92%,5例患者肿瘤增大或数目增多,无效率为8%;2年以上生存率为84%;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多于肝动脉灌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肝动脉灌注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积极有效的首选治疗,选择良好的介入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香菊 《黑龙江医药》2010,23(5):868-87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配合和护理,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心理支持等。结果:手术顺利完成,避免和减轻了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论:围术期护理是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确保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5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平  陈平 《江西医药》1999,34(3):134-136
目的 讨论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变异及其在中晚期肝癌人入导管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56例中晚期肝癌进行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和/或其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治疗胶进行肝动脉造影。结果 发现肝动脉变异85例,占15.3%。我们发现肝动脉无变异者生存期长于有变异者。结论应仔细造观察有无肝动脉变异,尽可能做到持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苑静波 《河北医药》1999,21(1):15-16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在X线电视监视下将导管选择性地插至肝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进行肿瘤组织的栓塞及灌注化疗。结果:共插管治疗154例次,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癌栓4例,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经治疗生存期超过半年者占52.5%(21/40),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是肝癌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肝癌肝外侧支供血在化疗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0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对其中可疑肝动脉解剖变异或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患者又选择性行相应动脉造影。结果:100例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解剖位置变异23例,17例均存在侧支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的98例肝癌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结果 98例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及和栓塞后肿瘤血管萎缩,纤维化。使癌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得到控制。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仅加用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观察治疗前及二次栓塞化疗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甲胎蛋白变化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及治疗后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显著,可以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分析肝动脉栓塞术对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均是观察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方法12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出年龄段相同并只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和38%,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5%和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S分别为8个月和5.1个月;OS分别为16个月和9.3个月。中位PFS和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与单纯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相比预期生存更长。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减轻肝癌介入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减轻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无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纯肝动脉栓塞组(化疗组)和肝动脉栓塞化疗加参麦注射液组(联合组),比较两组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90%,白细胞减低发生率为70%;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5%,白细胞减低发生率为3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肝癌癌患者实施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进行心里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本组肝癌患者62例经过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及相应护理后,显效38例(61.29%),有效18例(29.03%),无效6例(9.68%)。总有效率90.32%。结论加强对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和粒子丢失的发生,因此,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围手术期进行全程、有效的护理,164例患者中显效127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51%。结论围术期护理是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于士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79-280
目的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两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7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患者20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TAI)组患者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患者原发病灶均已切除,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33例原发病灶已切除,另有18例原发病灶未切除,对未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给予原发病灶区域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结果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法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法,两组患者的12个月及24个月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对原发病灶是否切除的患者做了比较,比较结果发现,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6、12、24个月的生存率较未切除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组,同样采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的疗效要优于原发病灶未切除病例。转移性肝癌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课题是在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OCE)的基础上,在CT的引导下,加用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T)来治疗原发性肝癌,期望提高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统计96例病人,男75人,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53岁。经CT、AFP、和肝动脉造影诊断为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ET术。对照组25例为行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的96例病例中,随访86例,其中有25例死亡,存活<6个月者20例(23%);>6个月者11例(13%);12个月以上者56例(67%)。而对照组20例行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病例中,12月以上的存活6例(30%)。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的治疗方法过程安全性高、经济、简便易行、还可从某种程度起到双重栓塞的作用,疗效显著,对肝功能影响亦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