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口和经鼻两种气管插管方式在新生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4例拟行气管插管患儿,院前急救中行气管插管患儿45例(院前急救组),其中24例行经口气管插管(A1组),21例行经鼻气管插管(B1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行气管插管患儿79例(NICU组),其中37例行经口气管插管(A2组),42例行经鼻气管插管(B2组).计算首次插管平均操作时间、平均留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院前急救组首次插管平均操作时间为(16.87±3.61)s,平均留管时间为(71.82±30.22)h,首次插管成功率为3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7.8%,黏膜损伤发生率为17.8%;NICU组分别为(11.81 ±2.99)s、(87.05±37.90)h、72%、13.9%、18.9%;两组首次插管平均操作时间、平均留管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比较,P均<0.05.院前急救环境下,A1、B1组首次插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14.62±3.12)、(17.33±2.69)s,平均留管时间(66.67±27.37)、(91.43±27.62)h,两组比较P<0.05.NICU环境下,A2、B2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别为24.3%、4.8%,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1%、28.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新生儿院前急救时经口气管插管效果好于经鼻气管插管,NICU环境下需长时间上机时经鼻气管插管效果好于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
郭太礼 《内科》2013,(2):142-143
目的观察程序化撤离与非程序化撤离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病情稳定且准备撤离呼吸机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程序化组、非程序化组,程序化组30例,非程序化组29例。程序化组进行程序化自主呼吸试验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非程序化组进行非程序化自主呼吸试验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情况。结果程序化组27例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90.0%),非程序化组23例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化组再插管率为6.7%(2/30),非程序化组为27.6%(8/29),两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化拔管时间明显比非程序化组缩短(P〈0.05)。结论程序化撤机气管再插管率低,可明显减少插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内插管的非计划拔管 (简称非计划拔管 )是ICU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 3%~16 % [1 ,2 ] 。它可以是患者自行拔管 ,也可以是医疗护理中的意外拔除。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患者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我们回顾分析近年来发生的非计划拔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以寻求改善预后的措施。对象与方法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 8月本医学院两附属医院收住ICU共 46 32例患者 ,其中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超过 48h的患者 16 5 6例。经口气管插管 15 82例 ,经鼻插管 74例。记录非计划拔…  相似文献   

4.
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灵聪  黄立权 《山东医药》2007,47(31):49-50
选择ICU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患者58例,随机分成经口气管插管(KC)组和经鼻气管插管(BC)组,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管径、每次口腔护理时间、主要并发症。结果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长,导管管径细;但插管留置时间长,每次口腔护理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鼻窦炎、气囊漏气、痰痂阻管及鼻腔出血发生率无差异(P〉0.05),意外拔管、口腔溃疡发生率KC组明显多于BC组(P〈0.05)。认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ICU呼吸衰竭患者应尽可能选择经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皮瓣修复术后保留气管插管ICU监护的疗效。方法38例口腔肿瘤扩大切除术后行轴型皮瓣修复患者,其中14例(观察组)术后保留气管插管ICU监护,24例(对照组)实施术前预防性或术后即刻气管切开。统计观察组气管插管及对照组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平均为24 h,对照组拔除气管套管时间平均为6 d。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7.1%,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5-16 d,中位数为11 d。对照组为9-37 d,中位数为14 d。结论口腔皮瓣修复术后保留气管插管ICU监护拔管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天数短,效果优于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110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110例(101例)。经鼻插管60例次,经口插管50例次,留管时间1~62d,平均7.8d,拔管率70.3%。作气管切开29例次,气管切开率26.3%。文中评价了不同气管插管途径的优缺点,讨论了插管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拔管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年龄、营养、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种类及选用抗生素等方面来评价气管插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住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吸入性肺炎等疾病导致呼衰的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年龄、营养状况、插管天数、细菌培养结果及选用抗生素等不同角度,分别按照每个因素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在50~70岁的患者拔管率(75%)显著高于年龄在70~90岁组(37.5%,P〈0.05);营养状况良好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营养状况不良组(25%,P〈0.05);插管天数在10天以内患者拔管率(70%)显著高于插管天数在10~20天患者组(35%,P〈0.05);选用不同抗生素预后是有差异的,细菌培养结果预后似无明显差异。结论年龄在70岁以下、营养状况良好、插管天数较短的患者预后较好,选用对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杆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预后较好,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对患者预后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三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法对ICU危重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并接受鼻胃管营养支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40例。Ⅰ组使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Ⅱ组使用传统寸带固定法,Ⅲ组使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检测对比三组患者插管前和插管后10 d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观察统计三组患者鼻胃管固定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插管前和插管后10d的血清清白蛋白、前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的有效固定时间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Ⅲ组的固定舒适度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鼻胃管脱出率显著低Ⅰ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Ⅲ组的胶布过敏率均显著低Ⅰ组(P0.05)。三组腹泻、便秘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Ⅲ组胃潴留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采用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固定鼻胃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胃管脱出率,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拔管后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5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A组(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40 mg组)36例和B组(拔管前静脉使用甲基强的松龙40 mg联合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1 mg雾化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A组咽痛发生率为50.0%(18/36)、声嘶为55.6%(20/36);B组咽痛发生率为30.8%(12/39)、声嘶为35.7%(14/39);喉头水肿发生率两组均不高,分别为2例(5.6 %)和1例(2.6%),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88、2.92、0.44,P=0.089、0.088、0.509),但B组发生率较A组呈下降趋势.结论气管插管拔管前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且拔管后即刻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能可减少拔管后患者咽痛、声嘶和喉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鼻或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28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48例)、B(40例)、C(40例)三组,A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B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C组患者行气管切开,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置管时间、肺部感染等情况。结果三组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改善时间和血气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是A组具有置管时间短、肺部感染少和降低了死亡率等优点。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对呼吸衰竭患者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交通颅脑损伤客观指征的变化,并与未行气管插管组、经口气管插管组治疗前后观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探讨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颅脑交通伤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采用多中心、随机的方法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未行气管插管组),B组(经鼻气管插管组),C组(经口气管插管组)。分别干治疗结束后观察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人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通过统计学处理后,分析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交通颅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①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均明显低于院前未经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组(P<0.05),与经口气管插管组无显着差异(P>0.05)。②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交通重型颅脑伤组和经口气管插管组明显提高病人院前的血氧饱和度(P<005)。③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交通重型颅脑伤组和经口气管插管组GSC平分明升高并明显高于未插管组(P<0.05)。结论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行之有效大大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自主呼吸试验(SBT)作为程序化拔管步骤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前瞻性研究,非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复插管率、住ICU天数及ICU病死率.对于程序化拔管组患者,比较SBT成功与SBT失败、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组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程序化拔管组较非程序化拔管组机械通气小时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4.01±0.71 vs 4.51±0.85,P<0.05).住ICU天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1.86±0.82 vs 2±48±0.92±P<0.05),VAP发生率及48 h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程序化拔管组SBT成功与SBT失败患者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f/Vt)、PaC_2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患者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拔管失败患者中3例由于痰液引流障碍导致48 h内复插管.结论 程序化拔管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ICU天数,不增加48 h复插管率.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f/Vt、PaCO_2变化对于判断SBT是否成功较其他指标更为重要.对于拔管后可能存在痰液引流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拔除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3.
何衍花  奉钦春 《内科》2013,(5):514-515
目的了解改良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入住ICU病房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经口气管插管住ICU病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口腔护理(消毒灭菌作用的过氧化氢液擦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生理盐水干棉签擦拭),观察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霉菌斑及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结果实验组口腔异味、溃疡及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改良的口腔护理可增加口腔护理效果,明显减少患者的口腔异味和霉菌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松梅 《内科》2008,3(2):307-308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和手术后呼吸辅助支持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之一,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气管插管是侵袭性操作,它破坏了上呼吸道天然的抗菌屏障,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人工气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气管插管后的护理一般着重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预防意外拔管和气道湿化。拔除气管插管是患者病情稳定好转的标志,但是,拔管操作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经鼻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患者82例的拔管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意义。方法58例严重胸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早期气管插管,28例按常规行气管插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和平均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P<0.05),但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的治疗中起着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在中老年患者肺大疱切除术中的临床应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浙江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30例中老年患者,其中17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气管插管麻醉组),13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非气管插管麻醉组)。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取第1、3天均值)、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非气管插管组无中转插管情况,无中转开胸、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非气管插管麻醉组仅手术时间较气管插管麻醉组略长(t=-1.751,P<0.05),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均较气管插管麻醉组明显缩短(t=9.995、7.256,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评分、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009、2.314、2.992,P>0.05)。 结论对于在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的中老年患者,保留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且痛苦小的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麻醉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50例危重患者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其中纤支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34例,经鼻引导气管插管16例,记录操作时间及次数。结果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为100%,均为一次性插管成功,其中经口操作时间为154~261s,经鼻操作时间为231.447s。结论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定位准确,一次成功率高,可用于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急诊气管插管的患者,常规使用胶布固定,但对于面颊部有血液、呕吐物、汗液的患者,用胶布固定的话,易受分泌物影响,而使胶布松脱。根据此现象,我科采用一种新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较好的应用于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Airtraq可视喉镜对困难气道患者全麻中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60例,MallampatisⅢ~Ⅳ级,随机分为Airtraq组、Macintosh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慢诱导气管插管,诱导后分别采用Airtraq可视喉镜及Macintosh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比较两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及气管插管后3 min(T4)的HR、SBP、DBP,观察两组声门暴露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irtraq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Macintosh组,插管时间短于Macintosh组,T3、T4时HR、SBP、DBP低于Macintos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acintosh组(P均〈0.05)。Airtraq组Ⅰ级气管插管声门暴露的比例高于Macintosh组(P〈0.05)。结论 Airtraq可视喉镜具有快速、声门暴露好、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插管损伤小的优点,适合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自主呼吸试验(SBTs)在有创机械通气(IPPV)撤离中的价值。方法对接受IPPV治疗〉48小时(经口、鼻插管)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SBTs,前瞻组每天120分钟/次,连续1~3天,满足条件后拔除人工气道(拔管);回顾组初始SBTs为每天120分钟/次,以后逐日延长SBTs时间,直至持续24小时符合条件后才拔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总SBTs时间、气管插管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拔管成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前瞻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78.1±8.8)岁;回顾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76.7±7.5)岁。原发病均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重症肺炎、心衰,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顾组比较,前瞻组SBTs和拔管成功率高(P〈0.05);总SBTs、气管插管、ICU停留时间短(P〈0.05);病死率低(P〈0.05)。两组VAP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V撤离中,采用每天120分钟/次,连续1~3天的SBTs法可能比初始每天120分钟/次,以后逐日延长、直至持续24小时符合条件后才拔管的方法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