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光棒联合直接喉镜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6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应用光棒联合直接喉镜(联合组)、直接喉镜(喉镜组)和光棒(光棒组)进行气管插管,比较3组间插管所需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联合组插管时间低于光棒组和喉镜组(P <0.05)。3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Mallampati分级1、2级患者首次插管全部成功,联合组改良Mallampati分级3、4级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喉镜组(P <0.05)。联合组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直接喉镜组(P <0.05)。 结论  光棒联合直接喉镜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插管后并发症少,在急诊抢救紧急气管插管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管理。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气道畸形患儿7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1月至10岁,按年龄将患儿分成<1岁组(A组)25例,≥1岁且<4岁组(B组)23例,≥4岁且≤10岁组(C组)23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结合滴定式静脉注射丙泊酚行麻醉诱导,并以泵注丙泊酚10~12 mg/(kg·h)维持麻醉。采用2.4%利多卡因气雾剂行声带表面麻醉。比较三组患儿麻醉后呼吸暂停、喉痉挛、呛咳和低氧血症等发生率,并记录患儿清醒状态时(T0)、置入硬质喉镜时(T1)、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时(T2)的生命体征指标。结果 三组患儿麻醉后呼吸暂停、喉痉挛和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丙泊酚诱导用量较B组和C组显著减少,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5)。A组患儿T1和T2时间点心率(HR)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B组患儿T2时间点HR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三组患儿T1和T2时间点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 保留自主呼吸的全凭静脉麻醉技术可用于儿童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但需注意1岁以下婴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年长儿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I-gel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组和O组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M组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O组采用I-gel喉罩辅助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观察麻醉插管不同时间点血压(BP)和心率(HR)、喉部暴露情况的Cormack/Lehane(C/L)分级、插管时间,并计算收缩压(SBP)与HR乘积(RPP)。结果 O组C/L分级为(1.30±0.47)级,低于M组的(1.80+0.62)级(P<0.01)。O组气管插管时间为(74.2±11.1)s,建立有效气道通气时间为(18.2±4.9)s,M组分别为(34.4±10.5)、(34.4±10.5)s,两组比较,P均<0.01。两组诱导后的BP、HR和RPP值均较诱导前的基础值下降(P均<0.05),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3 min内BP、HR和RPP较诱导后增高(P均<0.05),但O组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1 min的BP、HR和RPP比M组低(P均<0.05),且M组气管插管后4 min的BP、HR和RPP较诱导后仍较高(P均<0.05)。结论 I-gel喉罩辅助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于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GlideScope视频喉镜为一种新型视频气管插管器械,前端安装有高清晰度微型摄像头,通过纤维光缆传递,咽部结构可以被清晰放大到显示器上.摄像头距镜片前端仅3cm,避免了舌咽部结构对声门的阻挡,使声门结构清晰可见.另外,其镜片厚度仅为1.8cmn,并且前端弯曲60度,有利于声门显露及气管插管操作,可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和减轻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对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需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别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在抑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诱导,插管前1 min给予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组给予0.5 mg/kg艾司洛尔稀释于生理盐水10 ml中静脉注射。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和3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T1时,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的MAP[(76±13)mm Hg,(75±12)mm Hg]及HR[(65±9)次/min,(64±8)次/min]较T0时的MAP[(87±12)mm Hg,(86±12)mm Hg]及HR[(75±12)次/min,(74±12)次/min]明显下降(P<0.01),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和T4时,对照组的MAP[(103±23)mm Hg,(106±21)mm Hg,(89±19)mm Hg]和HR[(85±7)次/min,(83±8)次/min,(79±9)次/min]较T1时MAP[(75±12)mmHg]和HR[(64±8)次/min]明显升高(P<0.05),而艾司洛尔组的MAP和HR在插管后升高不明显[插管后MAP:(89±15)mm Hg,(86±14)mm Hg,(74±12)mm Hg,HR:(66±13)次/min,(74±12)次/min,(72±5)次/min;插管前MAP:(76±13)mm Hg,HR(65±9)次/min,P<0.01]。艾司洛尔组有8例患者在插管后HR下降到60次/min以下,最低为53次/min。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0.5 mg/kg艾司洛尔与瑞芬太尼合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和清醒程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F组)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F组)。静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RF组给予瑞芬太尼单次剂量2μg/kg,意识丧失后行气管插管,随即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75μg·kg^-1·min。和瑞芬太尼0.16—0.21μg·kg^-1·min。F组给予芬太尼3哕kg,意识丧失后行气管插管,随即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75μg·kg^-1·min以及芬太尼0.04—0.06μg·kg^-1·min。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RF组相比,F组在术中SBP、DB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R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40例需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和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基础值T0)、给药后(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5和10 min(T4、T5、T6)时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丙泊酚的用量。结果:对照组T3、T4时HR、SBP和DBP均比T0时显著升高(P0.05,P0.01)。试药组T3~T5时HR、SBP和DBP分别与T0时比较无显著差异。试药组T3、T4时HR、SBP和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P0.05,P0.01)。试药组在T5时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P0.05)。诱导时试药组丙泊酚用量(113±22)mg显著低于对照组(140±25)mg(P0.01)。试药组T1时BIS值(73±4)显著低于C组(97±2)(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能显著抑制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反应,减少诱导时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Glido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和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及其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48例心肺复苏患者按其就诊顺序分为视频喉镜组及直接喉镜组,记录每例患者插管所用时间、患者1次吃插管成功率、记录每例患者因配合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中断时间、插管成功2、5、10分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及恢复自主循环例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使用视频喉镜组明显缩短平均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由插管所造成的按压中断明显减少、视频喉镜组插管成功2、5、10分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平均数值明显高于直接喉镜组、恢复自主循环例数视频喉镜组明显多于直接喉镜组。结论视频喉镜在心肺复苏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阿片类药物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阿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肌钙蛋白I水平及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HR、MAP、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HR、MAP、CV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MAP、CVP分组与时间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TnI含量有差异(P<0.05),两组TnI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研究组的TnI含量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7.5%(15/40),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5.0%(14/4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7.5%(7/40),15.0%(6/40)(P<0.05)。结论阿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与芬太尼相比,对心肌保护作用更为显著,可改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赵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51-2952
老年手术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往往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大,应激反应更强烈,造成循环系统指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1〕。所以,维持老年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成为麻醉治疗的重要内容。本文观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的平衡麻醉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气管导管前端角度对模拟颈椎制动患者视频喉镜(GlideScope)插管成功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气管导管弯曲呈60°)、G2组(气管导管弯曲呈90°),配戴颈托模拟颈椎制动,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1 min(T1)、3 min(T2)、6 min(T3)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结果 G2组插管时间较G1组缩短(P〈0.05),两组各时段血浆E、N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GlideScope并将气管导管弯曲成90°有助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提高插管成功率,但在插管时所致的应激反应方面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8组,各30例。Ⅰa、Ⅰb,Ⅰc组分别于0.6mg/kg罗库溴铵注药后印、90、120s行气管插管;Ⅰd组于0.6mg/kg罗库溴铵注药后四个成串刺激引起的第1个肌颤搐(T1)完全消失时行气管插管;Ⅱa、Ⅱb、Ⅱc组分别于0.9mg/kg罗库溴铵注药后60、90、120s行气管插管;Ⅱd组于0.9mg/kg的罗库溴铵注药后T1完全消失时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评价患者声门暴露程度及气管插管条件,记录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从注射肌松药毕至T1完全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结果Ⅰc,Ⅰd组声门暴露程度和插管条件均优于Ⅰa、Ⅰb组(P〈0.05)。Ⅱb,Ⅱc,Ⅱd组声门暴露程度和插管条件均优于Ⅱa组(P〈0.05)。起效时间Ⅰd组为(125±30)s,Ⅱd组为(90±17)s,两组比较,P〈0.05。Ⅰa、Ⅰb、Ⅱa组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其余各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推荐临床单次静脉注射0.6mg/kg罗库溴铵后120s、0.9mg/kg罗库溴铵注药后90s行气管插管。0.9ms/kg比0.6mg/kg罗库溴铵更适宜快速诱导插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目标浓度2μg/kg靶控输注(TCI)组和对照组。拔管后用改良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监测。结果 TCI组患者拔管前后镇静程度良好,而对照组镇孽程度下降,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拔管时TCI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抑制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组,采用常规方法行气管内插管;B组:硬膜外阻滞+全麻组,先于胸6~7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再采用常规方法行气管内插管,术毕前20 min接止痛泵。分别于拔管前15 min、10 min、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 A组拔管前各时段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舒张压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尤以拔管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最高值,B组苏醒期恢复过程平稳,血流动力学各观察值均接近术前基础值,只在拔管时稍高于基础值。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病人,苏醒过程平稳,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注对老年高血压,尤其是未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未控制和控制良好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各40例,ASA均为Ⅱ级。分为4组:D1组(血压控制良好组,术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140—160/80—90mmHg,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0.7gg/kg,输注时间10min),D2组(入院后方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60mg,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0.7gg/kg,输注时间10min),C1组(入选标准同D1,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和C2组(入选标准同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20例。分别记录人室(T0)、用药前(T1)、全麻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5min(T5)患者的肱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各组基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在T0和T1时间点,各观察指标亦无差异俨〉O.05)。与T0相比,右美托咪啶组(Dl和D2)在T2和T3时间点SAP和HR降低(P〈0.05),插管后(T4)血流动力学基本没有变化;C1和C2组插管后(T4),SAP、DAP和HR较插管前(T3)上升(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啶,不仅能使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对血压未经控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且有利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好地进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杨军  夏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4,(6):1147-114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4例行喉镜下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例)采用1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组(n=37例)采用2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期间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行麻醉诱导时血压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间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均高于插管前即刻(P0.05),HR则无显著性改变(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率及麻醉诱导时异丙酚使用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注诱导可明显降低插管反应发生率及异丙酚用量,是一种良好的联合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18.
20 0 1~ 2 0 0 2年 ,我们采用 HP2 10 91型心功能监测仪 ,观察异丙酚与咪唑安定麻醉诱导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 ASA ~ 级、择期手术患者 2 4例 ,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35岁~ 5 0岁 ,平均 4 1.5岁 ;平均体重5 7.8kg。食管癌和胃癌患者各 12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和咪唑安定组 (M组 ) ,两组患者麻醉前半小时肌注哌替啶 1mg/ kg,安定 7.5~ 10 m g及东莨菪碱 0 .3mg。麻醉诱导 :P组给予异丙酚 1.5 m g/ kg静注 ,M组给予咪唑安定 0 .5 mg/kg,两组入睡后静注琥珀胆碱 1mg/ kg,肌松后行气管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AL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IV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5 min时、切皮后1 h、切皮后2 h、术后第1天测定血清IL-6、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DR)的浓度和血压、心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清IL-6浓度无明显变化,而术后第1天血清IL-6浓度均增高(P〈0.05)。BAL组手术中和术后第1天血清ADR、NADR浓度升高,而TIV组切皮后2 h的血清ADR浓度降低,切皮5min时的血清NADR浓度降低(P均〈0.05)。与BAL组相比,TIV组手术中血清ADR浓度和NADR浓度降低,切皮5 min时的心率降低(P均〈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更有效地减轻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ADR、NADR浓度的升高,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开腹手术40例(ASAⅠ~Ⅱ级),按序列号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啶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6μg/kg泵注10min,继以2μg/(kg·h)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1mg/kg诱导后100μg/(kg·min)维持,2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复合瑞芬太尼0.25μg/(kg·min)和维库溴铵0.1mg/(kg·min)麻醉维持。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T3)、打开腹腔时(T4)、冲洗腹腔时(T5)以及关腹时(T6)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T0时点比较,丙泊酚组T1时点除HR无明显变化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T3~T6时点CO显著下降(P<0.05),T2、T5、T6时点SVI显著下降(P<0.05),右美托咪啶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与T1时点比较,丙泊酚组T2~T4时点除HR外各指标显著上升(P<0.05),T5时点DBP、CO、SV、SVI显著上升(P<0.05),2组患者T2~T6时点HR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多于右美托咪啶组;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多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开腹手术,麻醉过程平稳,镇静深度充分,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