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从理论上说TLIF较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有很大的优势,例如TLIF术中不需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适用于所有腰椎节段;TLIF保留了后方张力带结卡勾.可通过撑开、压缩机理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节段性前凸,有效防止Cage或植骨块后移;TLIF较完整保留了脊柱后侧大部分结构,减少了椎管内干扰、以及术后硬膜外黏连和瘢痕形成等: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途径的TLIF技术也不断涌现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微创途径的TLIF手术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椎体间融合作为治疗需要稳定的腰椎疾病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腰椎体创伤、椎间盘退变、腰椎滑脱及腰椎间隙感染等。传统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需要广泛的肌肉剥离及长时间的牵引。易致软组织损伤。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是腰椎手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原因。微创下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可避免椎旁软组织的损伤,术中出血少,可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易于被患者接受。目前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无论从观念还是技术上均有了很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椎体间融合术中所应用的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是基于“撑开-压缩”原理:利用Cage置入后的撑开力量使椎间盘纤维环和前、后纵韧带处于张力状态,而自身重力及椎旁肌肉的动态收缩,两种力作用相反,使Cage达到稳定状态;配合脊柱内固定器械,Cage能够维持融合椎间隙的高度,获得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稳定,达到满意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4.
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11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81例)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30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随访7~68个月,平均19.9个月。横突间植骨组融合率85.2%,椎间植骨组融合率9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横突间植骨融合率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植骨组优良率93.3%,横突间植骨组优良率88.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植骨与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近。对于Ⅰ度退变性滑脱,横突间植骨仍是有效的植骨融合方法,但对于真性滑脱或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应行椎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下应用异形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73例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本组获得平均38.6个月随访,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JOA术前和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少、融合率高的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MiTLIF)术对单节段腰椎滑脱症(LS)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76例单节段L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LIF组(n=38)与MiTLIF组(n=38).MiTLIF组采取MiTLIF术,PLIF组采取...  相似文献   

7.
8.
腰椎椎间融合器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它对腰椎椎体的融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外试验模型对不同种类融合器的稳定性、强度和抗疲劳特性进行的测评显示,部分学者认为融合器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与融合器制作材料和形状设计有关,有的学者则认为融合器外形对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稳定性差异主要与椎体小关节破坏程度有关.对不同材料融合器的融合效果和组织相容性进行的活体动物实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可吸收性材料制成的融合器的椎体融合率较高.该文还就前路、后路和经椎间孔入路行融合器椎间融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榷间融合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微创技术只是传统脊柱手术积极和有意义的补充,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应避免工作中的盲动与冲动,扬长避短,以使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期特邀国内相关脊柱外科专家就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腰椎椎间融合可以分为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等3种方法.TLIF是近十年来发展的新的椎间融合技术,与PLIF相比,可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获得环行融合和避免传统脊柱前方显露的相关并发症.然而,采用传统开放性TLIF常会造成肌肉广泛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腰部不适或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融合是目前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不稳及椎间盘源性等疾病的主要手段.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腰椎融合术,而随着微创脊柱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MISS)的进步,微创TLIF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传统开放TLIF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优势.作者就微创T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方式,发展与优势及微创手术辅助器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微创腰椎融合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腰椎融合术作为治疗退变、创伤、感染、肿瘤等多因素所致脊柱不稳疾患的主要手术方式,已被脊柱外科医生广泛接受。然而,传统腰椎融合术缺点在于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和长时间的肌肉牵拉。这会导致术后疼痛加重,恢复时间延长,脊柱功能受损。因此,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同时将软组织损伤降至最低的微创技术成为了当今脊柱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Wang J  Zhou Y  Zhang ZF  Li CQ  Ren XJ  Chu TW  Wang WD  Zheng WJ  Pan Y  Huang B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76-108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O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371例Ⅰ°或Ⅱ°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TLIF和腰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男性134例,女性237例;年龄37~85岁,平均50.4岁.采用可扩张通道下单节段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172例(MIS-TLIF组),传统开放TLIF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199例(OTLIF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放射线暴露时间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结果,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薄层CT扫描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7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58个月,平均32.7个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滑脱类型和融合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MIS-TLIF组平均为(310±75)ml,OTLIF组(623±156)ml,MIS-TLIF组显著优于OTLIF组(t=2.836,P<0.01).术后出血MIS-TLIF组平均为(38±13)ml,OTLIF组(184±72)ml,MIS-TLIF组显著优于OTLIF组(=3.274,P<0.01).与OTLIF组放射暴露时间(20±10)s比较,MIS-TLIF组放射暴露时间(51±19)s更长(t=2.738,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Ⅱ°以下腰椎滑脱症,MIS-TLIF安全有效,相对而言,与开放固定比较具有出血少及组织损伤轻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Mi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3月16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单节段MiTLIF和内固定治疗。男61例,女102例;年龄37~72岁,平均51.6岁。退变性腰椎滑脱97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66例;Ⅰ度滑脱135例,Ⅱ度28例;L3滑脱7例,L4 86例,L5 70例。采用经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可扩张工作通道置于关节突上,行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将163例患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分为A组(第1~55例)、B组(第56~110例)和C组(第111~163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腰椎薄层CT扫描重建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63例术中出血100~750ml,平均330ml;术后出血10~175ml,平均57ml;手术时间83~230min,平均145min;术中X线暴露时间27~126s,平均59s。B组术中出血量和X线暴露时间与A组比较及C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C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B组比较亦明显减少(P<0.05)。7例术中硬膜囊撕裂,其中A组4例,B组2例,C组1例,均在术后第2天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术后5d内脑脊液漏停止。4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根损害表现,均为A组病例,通过内窥镜下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后神经根损害症状消失。91例患者获得10~47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6.8±2.4分、1.5±0.6分和0.8±0.4分,术后3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ODI评分分别为39.4±5.1分和11.3±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96.7%(88/91)。结论:采用单节段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7年6月~2013年7月接受MIS-TLIF治疗的5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1例,女292例,年龄53.1±8.4岁(31~83岁)。其中腰椎滑脱症194例,腰椎管狭窄症128例,腰椎不稳症62例,巨大腰椎间盘脱出症59例,腰椎术后复发52例(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26例,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17例,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9例),退变性椎间盘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28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持久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术后持续大于30d无改善,短暂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在术后30d内获得改善。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523例平均随访47.5±8.2个月(24~81个月)。92例患者共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96例次,其中持久并发症2例次,分别为1例因为椎弓根解剖结构畸形在螺钉置入时造成神经根损伤和1例操作失误导致出行神经根损伤,神经功能部分恢复。90例发生短暂性并发症94例次,其中最常见为下肢麻木不适,发生率为10.71%(56/523),发生硬膜撕裂21例,表浅感染9例,局部血肿4例,神经卡压2例,深部感染1例,植骨移位1例。88例患者发生单项并发症,4例发生2项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59%(92/523)。不同疾病并发症率分别为:腰椎滑脱症17.53%,腰椎管狭窄症17.19%,腰椎不稳14.52%,巨大腰椎间盘脱出13.56%,腰椎术后翻修30.77%,退变性椎间盘病10.71%。单节段融合并发症率(17.53%)和双节段融合并发症发生率(18.42%)统计学差异不显著(χ~2=0.02,P0.05)。结论 :MIS-TLIF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切口感染和短暂性下肢麻木等,短暂性下肢麻木是最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 bodyfusion,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并发症,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和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215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110例行传统切开减压及PLIF,105例行MIS—TLIF,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16个月。MIS—TLIF组所有患者7人次(6.67%)出现并发症:硬膜囊破裂3例(2.86%);神经损伤1例(0.95%);切口浅部感染1例(0.95%);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1.90%)。PLIF组所有患者20人次(18.18%)出现并发症:硬膜囊破裂6例(5.45%);神经损伤8例(7.27%);切口感染3例(2.73%);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1.90%);椎弓根螺钉松动l例(0.91%)。2组间神经损伤和总并发症发生率,MIS—TLIF组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减少。  相似文献   

17.
后路腰椎减压融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病变的标准术式。考虑到国人椎管直径相对较小,临床实践中通常进行的后路融合是介于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之间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微创减压融合术[1],在腰椎病变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行OLIF与MIS-TLIF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OLIF治疗28例(OLIF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7~84(63.00±9.38)岁;采用MIS-TLIF治疗30例(MIS-TLIF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8岁(61.13±11.10)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4月采用微创单侧椎弓根钉棒联合单Cage固定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表现为单侧下肢神经根症状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3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观察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 mL。3例出现并发症,硬脊膜撕裂2例,术中予以修补,其中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术后6 d内脑脊液漏停止;1例术后出现神经缺失症状加重,通过及时血肿清除、神经根减压后损伤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6个月。末次随访矢状面X线片示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78±1.92)mm增至(10.35±1.21)mm,椎间融合率为94.4%。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及腰腿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改善率为84.4%。结论单侧Mi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疗效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轻中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单节段轻中度腰椎滑脱患者48例,其中22例采用OLIF治疗(OLIF组),26例采用MIS-TLIF治疗(MIS-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DH)、椎管横截面积(CSA)及椎间孔面积(FA)。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24~45个月,平均32.8个月。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MIS-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OLIF组VAS评分和ODI优于MIS-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