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裴新红  王芳  于湛 《山东医药》2011,51(27):71-72
目的探讨新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spin)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组织标本79份(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标本31份(腺瘤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4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Maspin蛋白、uPA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腺瘤组、正常组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67.7%、97.1%,乳腺癌组、腺瘤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乳腺癌组明显低于腺瘤组(P均〈0.05);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32.2%、26.5%,乳腺癌组、腺瘤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乳腺癌组明显高于腺瘤组(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uP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aspin低表达和uPA高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萌  袁乃芬  刘巍 《山东医药》2011,51(27):89-9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RB组织标本43份(肿瘤组)和正常组织标本6份(正常组),采用Max-VisionTM快捷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Livin阳性表达率,并分析Livin阳性表达与RB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组和正常组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0,P〈0.05;Livin阳性表达与RB组织病理学分型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Livin高表达在RB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可作为RB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喉鳞癌标本50份(观察组)、正常喉黏膜标本50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存活素(Survivin)和活素(Livin)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指标间及与喉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两两比较P均〈0.05;两者的表达与喉鳞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Survivin和Livi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urvivin和Livin的异常表达可促进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二者可用于喉鳞癌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裴素霞  齐贵胜 《山东医药》2010,50(15):58-5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yclin)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57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癌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标本中Cyclin D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Cyclin D1阳性率(54.38%)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1;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无关。乳腺癌组VEGF阳性率(61.40%)明显高于对照组(35%),P〈0.05;VEGF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与VEGF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87,P〈0.05)。结论Cyclin D1和VEGF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存活蛋白(Livin)在宫颈鳞状细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份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宫颈癌组)、32份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内瘤变组)、9份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Smac、Livin的表达,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mac、Liv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内瘤变组、正常组Sm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62.50%、0,宫颈癌组、内瘤变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阳性率高于内瘤变组(P均〈0.01);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90.63%、22.22%,宫颈癌组、内瘤变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mac、Liv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ac、Livin表达与宫颈鳞状细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表达相关性提示可能共同参与细胞凋亡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因子(FOX03a)、β-连环素(β-Caten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标本68份(肿瘤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标本20份(腺瘤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两组FOXO3a、β-Catenin、PCNA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三指标间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腺瘤组FOXO3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0%,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5%、25%,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5%,两两比较P均〈0.05;FOXO3a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腋窝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β-Catenin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CNA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乳腺癌组织中FOXO3a阳性表达与β-Catenin异常表达、PCNA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β-Catenin异常表达与PC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FOX03a低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PCNA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韩明强 《山东医药》2009,49(1):76-77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均〈0.01);乳腺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为35.0%(14/40),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阴性激素受体密切相关(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为47.5%(19/40),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阴性激素受体密切相关(P〈0.05);两者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乳腺癌中Her-2和VEGF存在相互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红梅  赵海燕 《山东医药》2007,47(36):87-88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13例乳腺小叶增生和15例乳腺纤维腺瘤及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Elf-1和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M-1、MMP-2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均无表达。乳腺癌组织中Elf-1、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3.3%,显著高于乳腺小叶增生组织的23.1%、30.8%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20.0%、20.0%,且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乳腺癌中Elf-1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1)。认为Elf-1与MMP-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L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显示,Livin和VEGF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40例BT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和60.0%,Tis~T1、T2、T3、T4期BTCC中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77.8%、91.2%和87.5%(各期相比,P均〉0.0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55.6%、83.3%和100%(各期相比,P均〈0.05);组织学分级Ⅰ、Ⅱ和Ⅲ级BTCC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90.0%和83.3%(各级相比,P均〉0.05),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60.0%和100%(各级相比,P均〈0.05)。认为Livin和VEGF在BTCC中呈高表达,有望成为有效、敏感的瘤标。  相似文献   

10.
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乳腺癌转移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zrin、Muc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组织标本中Ezrin、Muc1的表达情况。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Ezrin、Muc1的表达率分别为62.50%、76.79%,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Muc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在乳腺癌中Ezrin与Muc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Ezrin、Muc1的表达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和增殖指数抗原Ki-67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钙黏蛋白和Ki-67在100份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癌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纤维腺瘤组)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E-钙黏蛋白的阳性率(67%)明显低于纤维腺瘤组(100%),Ki-67的阳性率(59%)高于纤维腺瘤组(25%),P均〈0.05;E-钙黏蛋白和Ki-67表达与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Ki-67表达升高与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两者有助于判断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闫栋  闫新峰  常晓天 《山东医药》2011,51(22):28-29
目的观察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及其裂解蛋白聚糖后产生的新抗原表位ARGxx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浸润性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20份(观察组)及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切除标本22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的ADAMTS-4及ARGxx,并通过显微镜测量其表达强度(光密度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ADAMTS-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27.3%,ARGxx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8.2%,组间比较P均〈0.01;观察组和对照组ADAMTS-4光密度值分别为0.235 8±0.059 5、0.170 0±0.051 0,ARGxx光密度值分别为0.215 0±0.045 5、0.134 2±0.036 3,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ADAMTS-4表达升高且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MVD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HIF-1α、VEGF及MVD。结果乳腺纤维腺瘤、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无HIF-1α、VEGF表达,乳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62.22%。HIF-1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VEGF、CD34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HIF-1α、VEGF的过表达及高MVD与乳腺癌的不良发展有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上调,两者可能成为预测断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Livin、Smac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中Livin、Sma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各41例、肝血管瘤旁正常对照组织9例中Livin、Smac及PCNA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结果 41例肝癌中Livin、Smac的阳性率分别46.34%、34.14%,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分别为24.39%、56.10%,正常对照组织中分别为0%、77.8%,肝癌中Livin、Smac的阳性率与非癌肝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中Livin的表达与肝癌的转移与否有相关性(P〈0.05),二者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比均有相关性(P〈0.05);Livin和Smac在肝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60,P〈0.05)。结论 Livin的相对高表达,Smac的相对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肝癌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动态平衡,在肝癌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巧香  李冬霞 《山东医药》2010,50(45):31-3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urvivin及L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及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远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Survivin、Livin蛋白表达分别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Livin蛋白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共同作用抑制凋亡。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组)和2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组)中的VEGF。结果 A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78.3%,B组为12.0%(P〈0.05)。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增高。VEGF表达上调可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PCNA、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性钙黏素(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份IDC组织(观察组)及20份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PCNA、VEGF和E-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ID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NA、VEGF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E-cad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CNA、VEGF表达与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0.05);E-cad表达与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0.05)。观察组PCNA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E-cad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CNA、VEGF高表达,E-cad表达下调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CNA、VEGF和E-cad联合检测有助于正确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5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及6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升高,N-cadherin、Vimentin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05);观察组中高分化者与中分化者及中分化者与低分化者相比,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升高,N-cadherin、Vimentin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05)。HCC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r=-0.107,P〈0.05);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5)。淋巴结转移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08,P〈0.05);与N-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222、0.282,P均〈0.05)。结论 HCC组织N-cadherin、Vimentin表达增高,而E-cadherin表达降低。HCC细胞存在上皮—间叶转化,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份正常乳腺组织(正常组)、24份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良性组)以及50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恶性组)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恶性组VEGF表达及MVD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均〈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211,P=0.004)。结论VEGF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乳腺组织癌变。  相似文献   

20.
跨膜蛋白KAI1和FasL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4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纤维腺瘤组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AI1和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出现,KAI1 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分级成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纤维腺瘤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KAI1 基因表达下调和FasL 基因表达上调在乳腺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的表达阳性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