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封条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慧珠 《护理研究》2005,19(7):1292-1292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存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冈此,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或专用抽屉内并加锁,保证一定基数,每天用后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取用。但上锁造成的时问延误和不上锁造成的物品、药品流失郜小利于抢救。将上锁改为封条贴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抢救车现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方法 从2010年1月起,我们对抢救车实行规范化封条管理,并对改进前后抢救车交接班所需时间和抢救物资完好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改进后抢救车交接班时间较改进前明显减少,有效地提高了交接班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保证抢救物资的完好性.结果 抢救车采用规...  相似文献   

3.
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物品的应用和管理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此各个科室根据专科的特点备有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如抢救车、吸痰盘、吸氧盘、心肺复苏盘、气管插管盘、呼吸机、除颤仪等,其中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成功与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急救意识、对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对抢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只有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一个医院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现将抢救物品的两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两种抢救物品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物品的应用和管理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此各个科室根据专科的特点备有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如抢救车、吸痰盘、吸氧盘、心肺复苏盘、气管插管盘、呼吸机、除颤仪等,其中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成功与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急救意识、对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对抢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只有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一个医院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现将抢救物品的两种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救药品、物品一览表在抢救车内的管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抢救车配备30种急救药品,其中针剂120支、液体6瓶;配备4种一次性物品,其中输液器1具、一次性吊筒1具、输氧管1具、不同型号注射器各1具、静脉留置针1颗、输血器1套。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严格的药品交接制度。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做到每周一大查并签字,当班护士每日一小查,班班交接。为了杜绝抢救车内的药品和物品无过期现象,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使得在抢救病人时,心中有数,忙而不乱,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保证了工作质量。近两年来,我科自行设制的急救药品、物品一览表深受科室护士好评,并在院内各科室得以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保证急救药品、物品、器械100%处于应急状态,确保抢救效率。方法采用封条管理抢救车。将车内各类急救药品、物品、器械统一标准和规格,放置标识明确后,用医院统一制作的封条贴封。结果抢救车急救物资均完好,100%处于应急状态。结论使用封条管理抢救车的方法使抢救车真正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1年1月设计了急救药品、物品封条,经过6个多月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于2001年10月被全院各科采用至今,现报道如下。设计及使用说明(1)急救药品、物品封条格式的设计见图1。(2)急救药品、物品封条的使用说明。①急救药品、物品封条纸质为28~30g打字纸;纸张规格为13cm×10cm。②急救药品、物品封条的有效期是指专管质量员及开封使用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条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科、眼科、新生儿科使用改进法对抢救车进行管理,与传统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花费时间、药品和物品合格率的比较.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检查花费时间及药品和物品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可减少清点环节,节约护理人力,避免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短缺现象,确保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合格率,使用抢救车时方便、快捷、准确,使抢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尤其适合危重患者少、抢救车使用频率较低的科室.  相似文献   

9.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多用于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自2008年1月以来,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同时借鉴其他医院的管理方法,采用封条式管理[1]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造抢救车内便捷抢救药品盒,便于临床抢救应用。方法:便捷抢救药品盒采用硬质透明硬塑料制作,盒体口部设有透明的盒盖,盒体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多个安瓿的安瓿槽,安瓿槽采用塑料制作。盒体固定在抢救车盖内。盒盖和盒体通过卡扣式连接。盒盖的上、左、右三边设置卡扣,卡装在盒体开口处的三个边沿,下边与盒底直接连接。结果:配备的药品保存完好,安全有效,查对、取用方便。结论:改造后的抢救车内便捷抢救药品盒,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推广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邱立  丁艳 《护理研究》2009,(8):2161-2161
急救车是医院病区必备的抢救设备,为了提高抢救效率,急救车内的药品、器材必须要基数准确、性能完好、操作便捷。我院病区内的急救车存在操作平台小、车内空间设计不合理、药品标志不明确、抢救物品多而零散、使用不便等缺点。鉴此,我科将原有急救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昱 《护理研究》2006,20(25):2329-2330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依靠高品质服务提升竞争力已成为许多医院的共识。如何将这些无形的资源变成有形的效益,如何进行服务流程再造,建立一套可测量的、比较完备的绩效管理模式是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3年11月以来,通过调整管理目标,重视病人需要,建立了路径管理模式,使医院服务品质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了星级服务的全面提升。1实施路径管理模式的思路和方法1.1流程再造1.1.1制订入院至出院基本服务质量保证流程从门诊—入院—住院—出院实行全程陪诊,护士长和护理员在第一时间内接诊病人;实行责任护士服务流程路径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全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方法]在急诊大厅开设家庭急救知识讲座,讲授急救科普知识、家庭急救技能、徒手心肺复苏术。现场模拟心跳骤停的发生场景,由急诊科医生、护士边讲边操作,并让群众参与进行初级心肺复苏的演练。[结果]现场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喜闻乐见,接受性好。[结论]在急诊大厅开展家庭急救知识培训的方式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柏艳芳  黄细霞  李风姣  周怡 《护理研究》2007,21(28):2603-2604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科学管理方法,完善手术室的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方法]通过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无菌物品质量管理,设立贵重物品专柜保管、交接制度。[结果]解决了贵重物品遗失、漏收费、误收费等问题。[结论]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可改变无菌物品间管理混乱的局面,保证无菌物品供应及质量把关,加快了接台手术开台进程及抢救物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科学管理方法,完善手术室的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方法]通过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无菌物品质量管理,设立贵重物品专柜保管、交接制度。[结果]解决了贵重物品遗失、漏收费、误收费等问题。[结论]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可改变无菌物品间管理混乱的局面,保证无菌物品供应及质量把关,加快了接台手术开台进程及抢救物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16.
赵莹  肖淑芬  张汉娣 《护理研究》2011,25(16):1452-1453
[目的]了解健康俱乐部的干预效果。[方法]比较健康俱乐部会员(观察组)和非健康俱乐部会员(对照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干预后治疗行为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对高血压的并发症知晓率、高血压常规检测项目知晓率、高血压高危因素知晓率、治疗情况及行为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俱乐部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变病人的行为,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健康俱乐部的干预效果。[方法]比较健康俱乐部会员(观察组)和非健康俱乐部会员(对照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干预后治疗行为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对高血压的并发症知晓率、高血压常规检测项目知晓率、高血压高危因素知晓率、治疗情况及行为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俱乐部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变病人的行为,在慢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临床带教老师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总结归纳管理的方法,探索推进手术室带教老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2007年-2008年临床专科小组在普外科、胸科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培训、教学、考核等都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并与2006年的护士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后各项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对临床老师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手术室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区域差别探讨我院护理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巧花 《护理研究》2005,19(8):1675-1676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律制度的健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通讯、传媒等大众的影响,人们的健康需求逐渐提高、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从简单的打针输液发展到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因此给护理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由于地区所限,我院护理队伍状况每况愈下,护士素质越来越低,给我院护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能将一支文化基础差、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低的护理队伍培养成为形象佳、服务好、技能全、素质高、让老百姓放心的护理队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