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进钉点采用Weinstein定位法,术中常规行后外侧植骨。结果63例患者得到随访,都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高度恢复,植骨愈合满意,出现断钉、迟发感染以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处理后痊愈。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简便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AF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对28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行AF钉内固定术。结果:3例出现并发症,l例AF钉穿透椎体前缘,l例早期深度感染,l例断钉,其余均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维持复位满意,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准确置入AF钉,行有效植骨融合,配合C臂X线机检查;术后应注意护理,避免过早过度负重活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AF钉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后路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分析手术失误原因及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应用AF系统对我院40例胸腰段骨折患进行治疗,总结随访结果并分析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术后随访,FrankelA级的3例,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改善;27例随访时无明显疼痛,4例中度疼痛,9例轻度疼痛。随访X线摄片复查,38例椎体序列正常,腰椎生理前凸存在。无神经根损伤体征,无断钉现象。结论:后路手术不能减压、去除病灶、复位、植骨重建前中柱结构及内固定一次完成。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应用可靠的内固定材料成为骨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AF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断钉的原因。方法统计117例使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术后断钉的病例,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术后获得随访10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术后发生断钉现象共23例,占总数的22.3%。其中爆裂型骨折20例,骨折脱位2例,压缩性骨折1例。断钉点均位于椎弓根钉与角度螺栓结合部。结论 AF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发生率较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及弯曲松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3例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病例进行分析,就骨折类型、器械类型、植骨及减压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断钉、弯曲松动33例,发生率为12.5%.弯曲松动10例,断钉23例.Dick钉组1例,RF钉组15例,改良RF钉6例,AF钉组11例.植骨组7例,未植骨组26例.减压组23例,未减压组10例.爆裂型骨折21例,屈曲压缩型骨折8例,骨折脱位型4例.结论严重爆裂型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断钉率高,后路椎板减压、操作不当及器械本身缺陷都可增加椎弓根螺钉断钉、弯曲松动发生.  相似文献   

6.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目的:探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失误及预防。方法:采用后路减压AF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结果:43例手术中7例术后出现骨折复位不满意或固定失败。结论:进钉错误、复位原理错误、过度牵张或张力不平衡等不做横突间植骨融合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进钉错误可以通过术中透视加以避免,而后3种错误属于认识上的错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术后断钉的原因。方法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后10例发生断钉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产品设计、螺钉负荷、椎弓根螺钉置入情况、术后活动情况以及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10例术后断钉患者中,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2例,术后4~6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7例,术后30个月复查时发现断钉1例。T11断钉1例,T12断钉4例,L1断钉3例,L2断钉2例。未减压24例(其中含Chance骨折3例)中断钉4例,减压未植骨5例中断钉3例;减压植骨16例(其中含骨折脱位型4例)中断钉3例。45例中椎弓根螺钉预留骨界面过长4例中断钉3例。结论骨折类型与植骨、术中操作、撑开后螺钉负荷过大、术后活动不当、内固定取出过迟为螺钉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13例.术中误入椎管或穿出椎弓根外壁6例,螺钉断裂3例;定位失误3例;内固定未固定牢固、术后第一次X线片发现松动3例;误诊1例,1枚螺钉断裂,1枚螺钉误入椎管.[结果]2例放弃再次手术.11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7例去除内固定,其中有1例椎体内断钉未取出,骨折椎体的情况无明显改变,另4例2次手术、重新固定植骨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固定安全路径狭小,术前要认真阅读分析影像资料,术中透视确认,尽量避免2次置钉,可以有效地减少内固定失误.  相似文献   

9.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AF系统进行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手术时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本组37例病人,按骨折部位:T10-12:11例,L25例,L3-4 2例手术时机:伤后1天到10天,平均3.5天。结果 术中定位错误2例,明显复位不良3例,断钉1例,术后根性痛7例,松动1例。结论 椎弓根植入技术欠佳、复位原理错误、过度牵张、不作后路植骨融合是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发症的常见原因:术前术中定位(拍片或电透)、暴露硬脊膜囊对复位效果直接监测、正确植入椎弓根螺钉和正确安装AF系统、有选择地后路植骨融合是减少AF系统常见并发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AF内固定失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AF内固定失败后断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植骨及截瘫等因素对断钉的影响,指导临床在较为准确的时间取出内固定。方法 对33例行AF钉内固定的患进行随访,用Cox回归对断钉的失效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断钉发生在术后400-500d内,而且本研究中断钉率较国内其它相关报道高,可能与植骨率较低有关。结论 AF钉内固定后,大多数在术后400—500d开始疲劳断裂,因此,AF钉在术后一年取钉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使用AF钉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32例T11-L3不稳定性骨折,其中女21例,男11例;年龄58~72岁,平均62岁。采用AF钉固定加椎板、横突和椎体内植骨。术前后均行X线和CT检查。观察脊柱稳定性、植骨融合以及脊柱高度、椎前骨片凸出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32例AF钉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或疼痛需行内固定折除。术后3个月开始骨折植骨融合。X线片显示椎体后突角从22°恢复到8.5°,前缘高度从50%恢复到86%,后缘高度从94%恢复到98%。CT显示6例骨片凸入椎管内,术后骨折完全恢复。结论:早期使用AF钉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能提供早期坚强固定,椎体良好的三柱稳定,植骨是AF钉力求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75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后路采用AF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8例,后路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40例,后路用钉棒系统固定、前路采用钛网植骨27例。结果手术时间150~270 min;术中失血量750~2 100 ml。术中无大血管、硬脊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前路切口感染1例,脊神经根激惹1例,交感神经激惹1例,均在3个月内恢复。75例均获随访,时间20~60个月。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为91.5%,术后1年为100%。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B级6例均恢复至D级,C、D级37例均恢复至E级。两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术前经过充分准备,以规范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化疗)为基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失误及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弓螺钉植入失败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椎弓根螺钉手术技术失误及并发症,分析手术技术失误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提出预防椎弓根螺钉失败的措施。结果:本组127例。术中操作失误主要是:错位固定2例,椎弓根定位错误5例,复位欠佳3例,骨折过度复位2例,神经损伤2例,术后并发症;螺钉断裂6例,连杆断裂2例,假关节形成2例,矫正度丢失4例,切口裂开2例,占25.2%。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要求术者具有良好的脊柱解剖知识及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技术要求,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定位及准确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配带支具及扶拐功能锻炼,恰当的植骨技术,可减少断钉率及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4.
AF钉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后路AF钉内固定装置间接减压对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后侧入路,AF钉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椎板植骨。结果:术后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面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3个月,无断钉及骨不愈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AF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对椎管内干扰小、椎管扩大间接减压效果好、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手术时机以伤后1—2周间为佳。  相似文献   

15.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156例,其中T1230例,L186例,L222例,L316例,多节段2例,均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伤后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2 h。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36个月,术后6例发生断钉,3例连接棒松脱,2例螺钉松动,1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熟练掌握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固定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失误,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胸腰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6.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8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用自制植骨推注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术后卧床2—3周,腰背肌锻炼、腰围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2个月—2年3个月,优良率达81%,全部患者均在术后2—3周活动,无断钉、断杆、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评价有两个方面:①影像学评价:包括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侵占率的恢复,脊柱矢状面的Cobb角。47例患者椎体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远期复查椎体高度无丢失情况。②神经功能和临床评价:41例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人Franke评级平均提高1.51级,脊柱无明显畸行,无严重腰痛和下肢疼。结论 RF、AF、SF椎弓根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钉棒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钉棒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均得到9~46个月随访,75例症状缓解,恢复体力劳动。术后椎体间植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术后并发脑脊液漏5例、神经损伤4例、钉棒螺钉松动1例、螺钉折断1例。结论采用钉棒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术中规范操作,神经根充分减压,术后密切观察,积极分析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获随访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植骨融合方式、取内固定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或不稳症154例.[结果]术后26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56%.12例发生断钉者中胸腰椎骨折9例(8.2%),腰椎滑脱或不稳症3例(2%);椎间植骨3例(1.9%),后外侧植骨2例(4%),未植骨7例(11.7%);内固定术后7 ~12个月断钉2例(2.3%),12 ~18个月断钉2例(2.1%),18 ~30个月断钉8例(9.7%).[结论]胸腰椎骨折比腰椎滑脱或不稳症断钉率高;未植骨者的断钉率高于植骨融合者,椎间植骨融合者最少断钉;取内固定时间超过18个月断钉率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有效植骨融合,避免早期活动负重,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19.
侧前方减压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椎管次环状侧前方减压植骨的基础上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不全瘫的疗效。方法:对19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不全瘫患者行次环状侧前方减压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经术后6~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畸形矫正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症状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占84.2%(16/19),未发现断钉、松动。结论:次环状侧前方减压植骨加RF/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胸腰段骨折不全瘫,具有减压充分、能纠正后凸畸形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好、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RF或AF复位固定骨折推体,结合前路经胸腹膜外途径椎体减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32例。结果 32例均能耐受手术,并获6~24个月的随访,X线片复查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突角消失,RF或AF螺钉无松动断裂,CT复查椎管减压彻底。32例均在术后2~4周内恢复排尿功能,6个月内两下肢均有Frankle 2~3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①后路RF或AF复位、固定满意,前路手术减压彻底;②后路RF或AF复位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