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7岁,腰痛8年,加重6个月,双下肢酸痛、乏力1个月余,于2012年8月6日入住我科。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弯腰受限、伴大汗,夜间翻身时疼痛明显,晨僵不明显,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及苏州同济医院等。  相似文献   

2.
陈睿  宋恒平 《淮海医药》2013,31(5):415-416
目的探讨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依据及门诊治疗措施。方法本组20例中门诊患者18例,住院2例,以不明原因的胸腰背疼为首发症状,急性发作时均有症状性骶髂关节炎发生,类风湿因子全为阴性,HLA-B27检测19例阳性(强阳性1例,阳性4例,弱阳性14例),阴性1例。采用非甾体药物+雷公藤多甙治疗,密切观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及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本组20例,2例失访,18例随访半年~2年,结果未见急性发作。结论长期间断的不明原因胸背、腰骶关节痛,症状时轻时重,有症状性或影像学骶骼关节炎表现,HLA-B27阳性或弱阳性,抗AS治疗有效,间歇期长,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控制病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中25%以外周大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用药后症状缓解5 3%,明显改善31.7%,减轻15%.发病年龄小、血清IgA明显升高、出现髋关节损害、症状重的病人,容易发展成脊柱强直性改变.用小剂量激素晨服,长效非甾体抗炎药晚上服,加甲氨蝶呤等慢作用药,灵活应用,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副作用少.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灵活使用控制病情及控制症状的药物,可防止病情发展,防止致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控制病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方法 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中25%以外周大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用药后症状缓解53%,明显改善31.7%,减轻15%。发病年龄小、血清IgA明显升高、出现髋关节损害、症状重的病人,容易发展成脊柱强直性改变。用小剂量激素晨服,长效非甾体抗炎药晚上服,加甲氨蝶呤等慢作用药,灵活应用,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副作用少。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灵活使用控制病情及控制症状的药物,可防止病情发展,防止致残。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控制病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对6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中25%以外周大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用药后症状缓解5 3%,明显改善31.7%,减轻15%.发病年龄小、血清IgA明显升高、出现髋关节损害、症状重的病人,容易发展成脊柱强直性改变.用小剂量激素晨服,长效非甾体抗炎药晚上服,加甲氨蝶呤等慢作用药,灵活应用,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副作用少.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灵活使用控制病情及控制症状的药物,可防止病情发展,防止致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颈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AS合并颈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侧块螺钉钢板治疗此4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结果经过平均38.0个月,随访40例中3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情。1例死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容易并发神经损伤,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可稳定脊柱、解除压迫及早期康复锻炼,可减少长期应用外固定及卧床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王娜  冉翔 《北方药学》2012,(10):107-10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潮湿的环境和感染会诱发强直性脊柱炎。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可预防AS的反复发作,减轻疼痛减少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男,39岁,既往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0年,自服中药治疗;3年前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呈钝痛,间断发作,1个月前症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查体:脊柱生理曲度消失,腰椎活动受限,腰椎侧凸时可见弓旋征,右侧腹股沟区压痛及扣击痛,右侧"4"字征阳性,右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外展15°、内收5°、内旋10°、外旋30°.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X线平片示双侧骶髂关节及下腰椎椎小关节间隙消失,可见骨小梁通过,骨性连接,符合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骶髂关节炎的放射学分级标准Ⅳ级:严重异常,关节完全骨性强直;右髋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边缘可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右侧髋臼顶可见圆形透亮影,边缘清晰,可见薄的硬化边,中间可见横形条状高密度影,病变紧邻关节,左髋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中,显效25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 AS患者在症状出现早期,X线难以发现骨质侵蚀,CT扫描结果可清晰显示。所以在临床上X线片结果正常或可疑而又高度怀疑AS的情况下,进行CT检查非常有必要。慢作用药物加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见效快,疗效稳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深入研究分析,总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以供日后作为参考。方法提取在我院医治的86例疑似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资料,均为全面检查后确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再经我院采用后依那西鲁和非药物综合治疗。结果在86例患者中均确诊患有直性脊柱炎,对其进行依那西鲁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隐袭性,难以诊断,通过依那西鲁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1岁.因腰痛、关节肿痛3个月,面色苍白、乏力、发热2个月,于2001年8月25日入院.患者近3个月持续腰背痛,以夜间为重,有时痛醒,适当活动后可减轻,腰椎前屈、后仰、侧弯均受限,伴双膝、左髋关节肿痛,来我院检查,HLA-B27(+),双骶髂关节X线片示:双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未见异常.血沉63mm/1h,血、尿常规正常,RF(-),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自服消炎痛及中药治疗,症状减轻.近2个月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发热.查体:体温37.7℃,脉搏10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6/9kPa.营养不良,神志清,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异常,心音有力,心率10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侧骶髂关节压痛,双侧"4"字试验(+),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辅助检查:血白细胞(2.9~3.1)×109/L,血红蛋白(50~64)g/L,血小板(46~51)×109/L,RF、ANA、抗ENA均阴性,胸椎、腰椎拍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醋甲唑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骨形成和骨吸收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2个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研究已经表明,碳酸酐酶阻断剂可以抑制骨吸收,本实验室也发现碳酸酐酶1(CA1)在AS滑膜中高表达,并可以促进碳酸钙沉淀导致新骨形成。醋甲唑胺是一种抗碳酸酐酶的药物,本文探索醋甲唑胺治疗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名处于AS活动期患者(分别称为S和L)每天口服甲醋唑胺片2次,25mg/次,共3个月。每个月进行常规血检、尿检、血生化检测和CT检查。同时根据AS疾病的活动指标(BASDAI)和AS功能性指标(BASFI)进行临床观察。2名患者均经历过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但无明显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2名AS患者在疲劳度、晨僵和全身关节疼痛度方面均明显好转。患者S的BASDAI从5.4降到4.4,患者L的BASDA1从2.4降到2。患者L的BASFI从1.2降到0.2。患者S的红细胞沉积率(ESR)明显降低,而患者L的ESR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处于正常范围。患者S的IgM从2.32g/L明显下降到1.86g/L,尤其是治疗1个月时IgM的水平显著性下降。患者L的IgM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仍然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虽然患者S在治疗第1个月时IgG和IgA有所降低,但是这2名患者的IgG和IgA总体水平上升。患者S的钙浓度从3.05mmol/L降到2.39mmol/L。CT结果表明,治疗后被侵蚀的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变得清晰,炎症区域、钙化沉积面积开始缩小。患者用药后没有表现明显不良反应,虽然患者S和L的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升高,但是仍处于正常的范围。结论醋甲唑胺对AS有一定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醋甲唑胺可能通过抑制CA1活性来抑制AS新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2例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使用给予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22例患者对照组只用甲氨喋呤,药物用量、用法、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均详细记录身高,胸廓扩展范围,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数值,关节疼痛[VAS法测试]。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4个月Schober、VAS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上结果说明益赛普与MTX合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单用MTX治疗效果不好的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发病年龄在10~40岁,以男性多见。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发病年龄在10~40岁,以男性多见。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出现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主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调,逐致肾肝亏虚,督脉失荣,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髓、脊柱所致。故以温经散寒、强腰壮肾之法,祛邪补虚,整体协调,调节患者虚实寒热,力求达到“治病求于本”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2例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结果:13例病情得到控制,显效45例,好转50例,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缓慢隐袭,常不为病人所注意,但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中轴骨骼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其附属组织。晚期常导致脊柱僵硬、驼背、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型强直,使患者“坐不能。卧不平,站不直,行不成”。属于中医的“龟背”、“背偻”、“大偻”等,完全不能活动者称为“僵人”。以往对此症尚无良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磁共振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从未正规诊断,无银屑病、结肠炎及尿道炎)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和MRI检查。结果发现骶髂关节X线异常12例,检出率52.2%,骶髂关节MRI异常20例,检出率87.0%,MRI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并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8例(22个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术后的18例患者随访,均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假体移位,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患者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65°提高为术后的平均192°,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0.2±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的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应予以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