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特点.方法 17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79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94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C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痛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显示,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早发冠心痛患者在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88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冠心痛组.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患者冠脉痛变较轻而且其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同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43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59例(男≥55岁,女≥65岁),对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发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早发组吸烟率、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血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晚发组(P0.05~P0.01),血尿酸早发组低于晚发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与吸烟史、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早发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预防冠心病应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方法 对146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66 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80例,对两组患者肥胖、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及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纤维蛋白原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男性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4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45例(<55岁)和晚发组(≥55岁)303例,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男性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早发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吸烟史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早发组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而早发组患者在左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第4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组(P<0.01,P<0.05).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是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早发患者冠脉病变较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41-43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诊治的124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依据其年龄及性别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指标、一般资料的差异,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所选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观察,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差异进行比较,早发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高总胆固醇、高血压、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等。早发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高血压是对早发冠心病预后产生影响的五个因素,而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以及总胆固醇四个因素是对晚期冠心病产生影响的预后因素。结论通过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早发冠心病患者出现几率,合理进行饮食指导及提升控烟宣传,多关注有阳性冠心病家族史人群,有效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56例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27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9例,统计各组患者危险因素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体重指数、Fig、血浆TG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 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结论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要积极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体重、调整营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组与晚发组。对比两组患者危险性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晚发组多为男性,多超重、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以及吸烟史,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早发组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而舒张压、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于晚发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早发足患者主要是单支病变,前降支受累最为明显,同时死亡率非常高;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均是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是主要危险性因素,男性比例较高,且此类患者多以单发病变为主,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有着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饮酒史,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及饮酒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牛海芳 《广西医学》2020,(14):1804-1807+1812
目的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收集123例早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67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性别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 (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男性、吸烟史、酗酒史、熬夜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者比例,以及三酰甘油、HDL-C、体质指数、尿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HDL-C血症是影响早发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糖尿病组有高血压病史、熬夜史者比例较对照组高,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高;男性糖尿病组有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者比例较对照组高,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HDL-C血症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同性别间早发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收集经CAG确诊的AMI患者504例,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男≤55岁,女≤65岁)288例和晚发组(男>55岁,女>65岁)216例,对比分析早发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1)早发组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明显多于晚发组(均P<0.05);晚发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早发组(P<0.05),糖尿病检出率也明显高于早发组(P<0.01)。(2)早发组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晚发组(均P<0.05)。(3)早发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前降支最易受累,左主干较少受累,但死亡率高。(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以TG升高为主的脂质代谢紊乱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男性所占比例高,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低,CAG病变部位早发冠心病AMI患者病变多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血管及左主干病变、严重、弥漫性病变少见,但累及左主干病变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阮流刚  杨洋 《重庆医学》2016,(21):3000-3001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临床预防措施和对策。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该地区2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病变组与无病变组,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情况、尿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及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病变组患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83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60例青年志愿者(<45岁)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人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结果青年冠心病患者男性、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Gensini评分、高血压及糖尿病比例显著低于中老年患者(P<0.05);青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以单支、局限性血管病变为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青年冠心病组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存在吸烟史比例多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018,95%CI 1.713~5.317)、存在吸烟史(OR=2.035,95%CI 1.191~3.477)、高总胆固醇(OR=1.262,95%CI 1.063~1.498)、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1.043,95%CI 0.704~1.545)、高LDL-C(OR=1.247,95%CI 1.005~1.547)、高纤维蛋白原(OR=1.782,95%CI 1.194~2.660)、低血清尿酸(OR=1.183,95%CI1.043~1.342)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主要为单支、局限性血管病变,男性、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总胆固醇、高LDL-C、高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尿酸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男性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成早发冠心病组与迟发冠心病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男性早发冠心病组有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者明显高于迟发冠心病组,而有高血压史者则低于迟发冠心病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迟发冠心病组(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主要累及左前降支,侧支循环的形成较少(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患者血运重建后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PCHD血运重建后的健康干预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入选2000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2 134例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晚发组),分析2组间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探讨PCHD患者血运重建后的临床危险因素。对PCHD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组进行随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或CABG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家族史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水平是PCHD血运重建后的临床危险因素,吸烟史及CHD家族史、血浆中TC偏高及血红蛋白偏低为PCHD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PCHD血运重建后患者,应针对性地对一些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加强控烟宣传及合理饮食指导,重视有阳性CHD家族史人群,对改善PCHD患者血运重建后发病及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年轻男性冠心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青年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来我院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青年冠心病组中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老年组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明显高于青年冠心病组(P〈O.05);青年冠心病组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老年冠心病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青年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无差异。结论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年轻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且年轻男性冠心病患者起病急、病变严重。预防冠心病应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46例,根据是否绝经及绝经年限进行分组,对各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前组的平均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水平以及吸烟、低血红蛋白者比例与绝经后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绝经5年内组、绝经5~10年组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者比例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10年以上组高血压和糖尿病者比例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平均水平与绝经后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HDL-C平均水平高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高尿酸血症者比例低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高于绝经后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绝经年限与高尿酸血症有相关性(P=0.031,OR=0.767)。结论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做好女性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AD)和晚发CAD的危险因素?血脂代谢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5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CAD的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另外CAG检查确定非冠心病个体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比较3组的危险因素?血脂代谢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3组总体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父亲冠心病史?母亲高血压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在3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发与晚发CAD相比,父亲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发CAD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晚发CAD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早发CAD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且冠脉狭窄程度重度者(> 90%)者少于晚发CAD?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可增加早发和晚发CAD的风险,女性和母亲高血压史可减少晚发CAD的风险?结论: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阳性(父亲冠心病史)?血脂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等可能是早发CAD的危险因素?早发CAD病变程度轻于晚发CAD,但预后差?应开展针对性的人群预防,加强早发CAD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同时加强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唐秀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62-1565
目的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共538例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103例),诊断年龄>40岁为晚发组(4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早发组较晚发组男性、吸烟、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患者比例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高,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诊断年龄低,高血压、大血管病变患病率低,餐后2 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口服药物、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30,P=0.006)。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以母亲患有糖尿病为主,占4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早发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是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严重,糖尿病家族史比例高、只有母亲有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共存。  相似文献   

19.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采用Judins法对176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08例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患者与68例对照者比较,将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不同亚组,探讨早发冠心病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血压、吸烟史和心血管病家族史高于对照组,男性更容易患早发冠心病(P<0.05)。两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没有差异,早发冠心病组发病时越年轻,病变发生在左前隆支的比例越高,40岁以下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40-55岁组(P<0.05)。随着年龄增加,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比例增加,两支以上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较多,发病时越年轻、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比例越高,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女性早发冠心病病人66例(发病年龄≤65岁)作为早发组,选取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女性4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确诊的女性晚发冠心病病人70例作为晚发对照组(发病年龄 > 65岁)。对各组间一般资料、疾病史、生化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早发组冠心病病人的吸烟史(21.2%)和高血压病史(45.5%)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8%,9.5%)和晚发对照组(11.4%,35.7%)(P < 0.05~P < 0.01);早发组病人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三酰甘油、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 < 0.05~P < 0.01)。与晚发对照组比较,早发组肌酐水平较低(P < 0.01),而尿素氮、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较高(P < 0.05~P < 0.01)。结论吸烟、高血压病史、尿素氮、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是女性冠心病发病提前的危险因素,此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异常升高还可能是中青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