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及自体移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56例全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位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38例,1~2枚甲状旁腺血管化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I期自体移植18例。结果:术中显露上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角水平,其它位置为甲状腺上极后上缘喉返神经入喉处上方。下甲状旁腺位置常不固定。多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甲状腺下极外侧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处。所有患者中,有3例原位血管化保留甲状旁腺及2例血管化保留十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患者术后48~72h内出现一过性低血钙,予以补钙,服用罗盖全4~8周后复查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中认真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及自体甲状旁腺移植可有效防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宋相红 《中外医疗》2016,(14):119-120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之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具体措施。方法方便择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20例患者,使患者的甲状旁腺在术野下完全显露,并对显露的甲状旁腺及相关血供进行保护,分析甲状旁腺的术后功能状态。结果患者甲状旁腺及其血管得到充分显露,未清晰显露的患者仅有8例(6.67%);术后低钙血症和甲旁减的发生率为33%和0.83%。结论甲状旁腺其位置和血供联系密切,术中应仔细解剖并做好原位保护,以免患者在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刘敬西  南云广  刘大林 《当代医学》2014,(4):112-112,127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全切除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暂时低血钙伴有轻微症状2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正确识别甲状旁腺、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是防止甲状旁腺损伤、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影响。方法对98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在术中显露保护甲状旁腺,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结果术后38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60例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术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组血钙浓度与未结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误切甲状旁腺组与保留组相比术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防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139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分常规手术组: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不寻找甲状旁腺;保护组: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精细解剖,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保护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勿使损伤。术后观察甲状旁腺的功能变化。结果:保护组较常规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术中暴露辨认甲状旁腺,并保护腺体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45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45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成功,术后一个月,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复查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未发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第30 d 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第5、30 d 患者的血钙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患者的血供的保护及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能有效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时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72例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和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采用精细化梯次解剖甲状腺被膜的方法,以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结果术后有18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精细化梯次解剖被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的甲状旁腺移植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评估甲状腺全切除术在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例,常规口服复方碘溶液行围手术期准备,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双侧喉返神经加以保护,同时仔细游离保护甲状旁腺,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总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为女性,甲亢术后复发时间1~7年,平均3.2年;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60~650 ml,均未输血;32例患者均能顺利显露保护喉返神经,1例术中发现1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一并切除,予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例有一过性低钙症状。结论:在熟悉解剖、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行,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褚永权  唐坚  陈亮  陈自强 《浙江医学》2016,38(14):1166-1169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肿瘤外科2011至2014年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220例,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220例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141例,发生率为64.1%;140例患者在6个月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正常,另1例遗留永久性低钙血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与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患桥本甲状腺炎、甲状旁腺损伤以及术前维生素D水平低下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行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中,正确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操作,完整保留甲状旁腺血供,是避免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永久性低钙血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中辨认、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减少甲状旁腺损伤的可能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113例,术中对甲状旁腺进行仔细辨别,并行精细化被膜解剖,尽可能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术中发现血供欠佳或误切除者,行带状肌或胸锁乳突肌内种植。 结果 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均正常者79例;血钙正常,出现一过性PTH下降者13例;PTH正常,出现一过性血钙下降者4例; PTH下降及血钙同时下降并出现临床低钙血症症状者15例。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2例。 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中,运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准确辨认甲状旁腺实施原位保护并保护其血供,必要时术中行自体移植,是避免造成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45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45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成功,术后一个月,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复查血钙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未发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第30 d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5、30 d患者的血钙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患者的血供的保护及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能有效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结果术后PTH暂时低下者19例(45.2%),低钙血症者9例(21.4%),术后30 d复查血清PTH及血钙均恢复正常,未见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例。术后第1、3、5天,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30 d,血清PTH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钙水平除了术后第1天、第3天低于术前(P〈0.05),其余时间点与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血供的保护,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的损伤,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甲状腺手术中通过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技术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在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6例,术前甲状旁腺素及血清钙、磷检测均在正常范围。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1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其中2例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例同时行中央区+单侧颈侧区清扫术。应用荧光手术导航系统在术中分别于显露甲状腺后、甲状旁腺显露后以及甲状腺切除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完成后等时间点进行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显像。 结果 6例患者的22枚甲状旁腺在显露前均未检测到自体荧光,经外科医师解剖显露后均可探测到明显的自体荧光,自体荧光显像率100%,甲状腺、淋巴结和脂肪组织都没有显示出实质性的自发荧光。1枚甲状旁腺离体后仍显示自体荧光。 结论 甲状旁腺在近红外光谱中呈现自体荧光特征。这一效应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可用于确认甲状旁腺,但不能作为寻找甲状旁腺的导航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28例甲状腺手术的术中显露、定位及保护情况。结果术中5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见上甲状旁腺共289枚,其中268枚(92.73%)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下甲状旁腺共359枚,位置变异较大,167枚(46.51%)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8枚(30.0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3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1例(为二次手术),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5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4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6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手术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甲状旁腺,引起低钙血症。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期间由同一主诊组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1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24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低于正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在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对甲状旁腺腺体的直接损伤,并注意对其血供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双侧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行甲状腺切除+颈淋巴清扫术,术后8例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顽固性低钙血症,2例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病例.68例均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平均随访时间7年2个月,无死亡及声音嘶哑病例.结论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强调双侧喉返神经显露保护,并有效识别保留甲状旁腺及即刻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是减少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甲状腺疾病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4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结果 5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手术中解剖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挫伤和误切甲状旁腺和注意保护甲状旁腺的血供是防止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重要保证。一旦发生应正确合理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并加强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中使用超声刀是否利于保护甲状旁腺避免损伤。方法 147例分别使用超声刀行或传统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比较两者在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评估超声刀在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优缺点。结果使用超声刀组84例,术后8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传统手术组63例,术后15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中合理利用超声刀有助于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显露技术在甲状腺腺叶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96例甲状腺大部、次全切除术以及全切手术患者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9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发现1例发音嘶哑,但3d后恢复如常.术后随访半年,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患者,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结论在甲状腺腺叶以上切除术时,采用喉返神经显露术可以有效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周少利 《大家健康》2014,(8):290-291
目的: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喉返神经功能,并记录患者的血清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血清钙正常12例,血清钙低于正常但无症状30例。术后后暂时性声嘶3例,2例于3个月内恢复,1例永久性声带麻痹。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的安全性比较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在手术过程中暴露喉返神经并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