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人院时血糖正常的对照组和血糖增高的观察组,入院时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21天后复查血糖和NIHSS评分,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重于对照组(P〈O.05);治疗21天后,两组血糖值和NIHSS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与NIHSS评分问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血糖值越高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选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评定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郭红梅 《大家健康》2016,(4):266-26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例研究对象分成循证组和常规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循证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施护理后循证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 <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 <0.05)。循证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0%和9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9.3%和74.7%(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梗死(C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观察组更明显(P <0.05)。结论:在 CI 患者中采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流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于早期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63.8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分析(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2):1138-11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及空腹血糖水平,并评定2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S评分为80.5±5.3,空腹血糖≤7.0 mmol·L-133例(82.5%),对照组患者ESS评分为61.4±4.8,空腹血糖≤7.0 mmol·L-125例(58.1%),观察组患者ESS评分和空腹血糖≤7.0 mmol·L-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t=17.26,P<0.05;χ2=5.8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5.24,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优质护理,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6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1%,两组对比(P<0.0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控制孕妇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生的发生,临床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8.
赵玉娟 《重庆医学》2015,(9):1226-122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疗程为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7.59±4.46)分,ADL评分为(63.44±9.35)分;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4.34±6.17)分,ADL评分为(54.46±9.06)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为44.64%,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为23.21%,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可进一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前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溶栓治疗和护理后,优质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13%,优质护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组的NIHSS评分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BI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为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减轻了家属和社会的压力,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在临床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林澳(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克林澳,治疗组使用克林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ESS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MS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中65例MS患者列入研究组,55例非MS者列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发病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S临床发病率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与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关联性,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1.05±3.37)d与对照组(14.92±4.81)d比较相对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12±5.08)分少于对照组(17.94±6.55)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放 《大家健康》2014,(7):232-233
目的:观察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性常规护理,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计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i指数比较,治疗组总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i指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处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w后进行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显效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改善,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咯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及42例TIA患者各随机分为2组,脑梗死组每组40例,TIA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咯雷(75mg),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75mg/d或阿司匹林首剂300mg,以后100mg/d,2组均治疗10天。比较TIA组治疗前后疗效;脑梗死组在治疗前后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残障功能即mRS评分变化,并检测患者凝血机制变化及对2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治疗TIA方面有明显效均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mR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凝血功能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临床试验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结论: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李敬华  王启林 《黑龙江医学》2014,(11):1312-1314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专科门诊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专科门诊护理可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DS 及 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29%,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钩藤天麻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火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钩藤天麻胶囊治疗。两组共治疗14 d,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4 d 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 <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钩藤天麻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火痰瘀互结证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