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作为原材料,从单味中药饮片中经过多道工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而制成的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专门用于临床配方使用的配方用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配方药物的效用、安全性等,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监管,并对其临床应用方面加强研究,以便使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方颗粒剂又称中药免煎颗粒、中药颗粒饮片或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技术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的单味颗粒,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常用作汤剂的代用品。中药配方颗粒主要供内服用药,也可外用,包装规格依据每一味中药的成人一日剂量确定。十余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从最初只在  相似文献   

3.
对中药饮片、免煎中药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越来越大,致使药材使用量增大,资源紧缺,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在中药配方颗粒剂使用中,临床中医处方剂量为中药饮片的1/2~2/3,利于节约药材资源。免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饮片、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等,是将单味中药材通过浸渍、煎煮或渗漉等方法,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再经浓缩、分离、干燥,加入少量辅料制成颗粒,分装而成,是有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新剂型。  相似文献   

4.
常用曲类中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类药物,也是家庭生活中所必需的必备药品。曲类中药通过发酵而制成,不同于常见的中药。本文试分析曲类中药的处方及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目前在中医临床中仍被广泛应用.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分析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和不足,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不同中药的合理临床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发展趋势,然后分别对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分别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关于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长处。结果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二者之间相比来看,中药饮片的销售情况更佳。同时,在医院中,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等科室更偏向于使用中药饮片,而在皮肤门诊、中医外科等科室则更加偏向于使用中药免煎颗粒。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中十分广泛,二者的销售情况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科室对于两种中药药方的使用有所不同,临床应用中也要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一种世界性应用广泛的重要中药之一,也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但由于传统煎剂服用剂量大,质量不稳定,煎煮、服用、携带均不方便,商品贮藏、运输相对较困难,故将其制成质量稳定可靠、剂量准确、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和贮藏运输的大黄配方颗粒,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方便、安全、有效,还可以扩大大黄的使用人群。通过制备工艺优选研究,为保证大黄配方颗粒成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根茎类中药材药物饮片制剂和中药生物颗粒剂应用效能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中药材将其制成药物饮片和中药生物颗粒,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对比,对应用效能展开分析。结果鱼腥草,川牛膝,川黄柏三种中药饮片前两次有效成分百分比分别均比生物颗粒更低,差异显著(P0.05),后三次数据不具备显著差异(P 0.05)。结论相同根茎类中药下,选择中药生物颗粒对患者展开治疗,相对比与选择红药材药物饮片制剂其有效成分更高,应用效能更大,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运用现代制药工艺,将符合炮制规范的单味中药饮片经过加工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程序,使之成为中医临床上可随机组方,即冲即饮的颗粒剂型.  相似文献   

10.
中药现代化是中国传统医药在21世纪发展的主题。要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剂型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中药配方颗粒剂是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工艺,将中药饮片中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颗粒。服用时,将各配方颗粒依法混合冲泡,即成新型的“复方中药”。与传统中药复方汤剂相比,患者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免于煎煮、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并非所有的中药复方均可通过此法制成“配方…  相似文献   

11.
"免煎中药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免煎中药颗粒”(以下简称“免煎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散剂或颗粒剂。单味定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临床医嘱随证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病人直接服用。“免煎颗粒”不需煎煮,即服即冲,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转变成为一种快捷、简单、方便的剂型,是重要汤剂改革的一项尝试。在临床应用中“免煎颗粒”剂型改革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任何药物用于临床,必须予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而此形式即为剂型。科学地讲,所谓中药剂型就是为了发挥中药的最好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临床应用及贮藏、运输,根据中药的性质、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原料药(药材、饮片)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制成适宜的一种物态形式,它是联结中医与中药,使其很好地应用于临床的桥梁,是中药制剂中不可忽视的主体部分。中药剂型的先进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医药乃至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中药剂型的研究。1中药剂型的发展概况我国的传统药物,作为剂型应用是从商代(…  相似文献   

13.
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使用情况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颗粒剂相对中药饮片有一定优点,中药颗粒剂又称免煎中药饮片,是指按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剂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经过浓缩干燥,制成颗粒,在功效上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中药饮片。今后应加强中药颗粒剂现代生产工艺的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发挥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中医临床用药以汤剂为主要剂型,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中医理论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抓戥称"的配方调剂方式以及口服汤剂的用药方法显然跟不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中药配方颗粒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  相似文献   

15.
脐敷疗法脐敷疗法是中医治疗一些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种简便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将经过科学配伍的中药制成贴剂,放置在肚脐部位的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药颗粒饮片系将中药材炮制后,根据各类药材的特点制成不同规格的颗粒型饮片,供汤剂调配使用.其最大优越性是保持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特点,且有效成分易溶出,使用时煎、泡均可,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药饮片逐渐成为中医学,特别是中医临床科学发展的瓶颈,制约了中药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中药饮片的替代研究风起云涌,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中药涂药技术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项特色,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位,在临床应用广泛。传统涂药方法是直接把中药粉末调成糊状涂抹在纱布上,再将纱布敷于患处。用药量无标准,由治疗部位大小及护士的临床经验而定,存在厚薄不均、大小不等。如果用药过少会影响疗效;用药过多会降低患者舒适度,产生不透气、闷热等问题,且造成药物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一种中药涂药盘,应用于临床起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制作中药涂药盘是由有机玻璃板制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颗粒加中药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阴虚肺热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清热颗粒口服7 d,中药代茶饮7 d,对照组给予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口服14 d,两组疗程均为14 d,并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采集中医四诊资料、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查。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疗效、生活质量及随访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颗粒加中药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补肾暖宫丸是我院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以及大量的临床资料,采用具有益气、补肾、暖宫的中药制成的水蜜丸。现将我们观察补肾暖宫丸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