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解在职护士工作中现存的主要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寻求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提供依据,通过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60名临床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及压力源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属中度,现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认为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较多,应制定有效措施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稳定护理专业队伍;护士应通过自我调节、积极应对以释放、缓解工作压力,来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源,找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针对ICU护士护理工作中产生的工作压力找出主要压力来源,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分析ICU护士工作的压力来源,并提出应对措施,可以尽可能地减轻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结论 ICU护士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环境、超负荷工作、人际关系、知识更新、社会地位、人力资源不足,要从多方面入手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幸福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所二级甲等医院护士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幸福指数调查表,职业倦怠因素调查表调查护士所感知的幸福指数及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幸福指数需求依次为重视护理工作,尊重护士的劳动,打造护理文化,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创新先进的护理模式。护士职业倦怠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压力、医患关系、专业知识、专业地位及组织氛围。结论医院管理者要全面掌握分析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幸福指数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护士是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是复杂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护士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护士繁重的工作量、快节奏的工作、医患之间的误解或冲突、经常面对患者死亡现象刺激等,均可能会导致紧张、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及睡眠质量不良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剑护士生活质量,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  相似文献   

5.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4):388-388,371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现将我院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出并分析血透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因素,让血透室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工作上、思想上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在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引起血透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因素有工作环境、工作负荷、职业风险、病人等因素。从这些方面入手改善护士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护士的心身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梁菊英 《吉林医学》2008,29(2):124-12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为提高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采取既往研究资料和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的方法,总结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发生的原因。结果:临床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主要有:工作竞争激烈,面对患者的压力,工作环境的压力,工作繁忙、琐碎、风险大、待遇差。结论:要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应关注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为临床护士提供一个宽松、愉悦、团结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较成人更为突出。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现将我院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和身心健康状况,釆取适当对策,减少压力,以便提高护理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方法釆用问卷调查法,对60名助产士及60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心理压力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工作压力源中除夜班多,护患、医患关系较难处理二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以外,助产士所占的工作压力比率均高于普通护士(P〈0.05)。2)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方面均比普通护士差。结论建议管理者关注助产士身心健康,合理人力资源配制,并对助产士进行业务培训及心理减压训练,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助产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对象护理人员的压力及程度,特别是精神科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为减轻护士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并与综合科护士相对照。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主要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共同的压力源,但精神科护士的压力表现得更突出,其它几个方面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结论:护士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视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对象护理人员的压力及程度,特别是精神科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为减轻护士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并与综合科护士相对照.结果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主要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共同的压力源,但精神科护士的压力表现得更突出,其它几个方面综合科护士压力程度较高.结论护士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视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压力源,探讨改善供应室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方法:对2012年我市3所三甲医院供应室在岗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该岗位护士的压力源,并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结果:供应室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结论:医院管理者针对供应室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而改善供应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黄荣英 《柳州医学》2007,20(2):95-96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1]。特殊的工作压力是影响血透室专业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取既往研究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方法,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 临床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主要有工作负荷、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职业压力风险、职业暴露等等.结论 要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首先要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为护士创造轻松、愉悦、团结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是体现一所医院综合水平高低的重要窗口,在急危重症的患者救治中起重要作用。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升高,医患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急诊护士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缓解急诊护士压力,保护或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杨柳 《中外医疗》2012,31(18):81-82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探讨解决或减轻护士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院6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负荷、管理因素、不良工作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健康状况以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并根据排序影响依次减轻。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建议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是患者诊断、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当中,工作紧张繁忙,时间随机性大,技术更新快,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使手术室护士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疲溃感,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为了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笔者从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压力来源情况,以分析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临床护士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为紧张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人手短缺的压力、福利待遇的压力、护患关系冲突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等。同时,临床护士身心感到疲劳和紧张的占80%以上。结论:临床护士因长期处于紧张、高压力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非常的不利,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以改善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了解临床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工作压力,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本文对临床护士主要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压力逐渐增大,应对缺乏针对性,导致工作懈怠、医患关系紧张、离职等现象的发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近期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综合国内医院各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力源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当今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主要特点包括:①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是医护人员压力最为频发且程度最重的科室,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最大,各临床科室面临压力受到各自科室特性的影响;②护士面临压力表现出的职业倦怠较医生而言更为明显;③医护人员面临时代特征——医疗卫生改革所带来的压力,医护人员随着工作重心变化需要经常调整,缺乏稳定的医疗工作环境。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主要来源包括职业风险、工作负荷、社会环境、医患沟通、认知方面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而从改进医院管理模式、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合理情绪疗法、巴特林小组、正念减压疗法、专家辅导、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分析、减压瑜伽等多方面),提出积极应对策略,以期解决医护人员因职业压力产生的工作倦怠,提高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减少离职现象,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