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滨州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滨州市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和Excel。结果滨州市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45.71/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最高(42.97/10万),戊肝最低(0.35/10万)。病原学分型以乙肝为主,且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未分型肝炎发病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丙肝及戊肝发病比例呈上下波动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15—64岁,各型肝炎高发年龄有所不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2506.593,P〈0.001)。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防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江阴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江阴市1991-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10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4 2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61/10万,占病毒性肝炎发病的34.61%。2008年起,乙肝发病率下降较明显,维持在10/10万以下,但占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比有所上升。男女性别比为2.92∶1.00。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江阴市采取的一系列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并通过漏报率调查来校正乙肝报告发病率.结果 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8.51/10 万,校正报告发病率为22.21/10 万.1990-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70.78%),而急性乙肝逐年发病水平下降较慢(下降幅度为25.46%),急性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却呈上升趋势.急性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20~40岁之问的中青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乙肝已成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构成,应注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以外的其他途径的乙肝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2009~2013年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乙肝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略有下降。报告慢性乙肝占总病例数的58.37%,急性乙肝仅占22.85%。急性乙肝病例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21.72/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6.51/10万。15岁病例构成比由2009年的2.93%下降到2013年的1.51%,15岁人群急性乙肝发病率从2009年的3.55/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40/10万。结论广西乙肝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急性乙肝病例发病率有所下降,另外15岁病例发病水平下降明显。应规范开展乙肝病例的诊断及报告,进一步提高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胶南市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6年胶南市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43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4/10万。男女性别发病之比为2.06:1。发病年龄组以0~9岁发病率最高(44.95/10万),其次为10~60岁年龄组(28.90/10万),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低(21.25/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39.13%;其次为小学生,占24.10%;再次为工人,占10.06%;其他职业占26.71%。结论:胶南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男性农民和小学生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甲肝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不断提高人群免疫屏障,逐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4-2013年南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分析乙肝疫情数据,描述其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4-2013年南平市共报告乙肝病例29 5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3.81/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为15~44岁,15岁以下儿童发病呈下降趋势;农民、家务及待业者发病呈增高趋势,工人、学生、儿童成下降趋势。结论应继续强化适龄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加强重点人群、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洪泽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间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751例,乙肝占63.9%。各年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浪式变化,平均发病率为38.79/10万,总体发病趋势较平稳,最高峰在2011年,为40.00/10万。病例最多的是高涧镇,其次是岔河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5~69岁,其中55~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发病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工人。结论应制定针对农民、工人等重点高发人群的免疫方案,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1990~1999年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南省近十年来病毒性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 近十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43.41/10万-66.92/10万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于1993-1994年和1998-1999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以乙肝病例最多,占53.64%,发病逐年上升;男性发病显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4:1;3-8岁组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23.55%。全年肝炎病例分布较为均匀,而甲肝和丙肝呈现3-8月发病较多,分别占58.63%和60.55%;沿海地区发病显高于内陆,发病率分别为63.41/10万和32.06/10万。结论 海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沿海地区和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平江区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江区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江区病毒性肝炎的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2.82/10万,甲肝为4.24/10万,乙肝为18.27/10万;具有春季相对多发、青壮年相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城郊多于城区的特征;甲肝疫情具有典型的春季高峰,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比重逐渐增多。结论总体疫情呈持续下降的势态,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疫情信息系统,对2005-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乙肝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乙肝病例累计报告10 311例,发病率在41.26/10万~66.0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1.92/10万,发病例数和发病率整体成上升趋势;0~岁组发病率最低,20~50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隆阳区发病率最高,腾冲县最低;农民发病最多,占所有发病的68.76%,其次是学生。结论 2005-2012年保山市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因此,应加大对该类人群乙肝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绵阳市涪城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发病特征,为制订乙肝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2—2021年居住于绵阳市涪城区人群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涪城区共报告乙肝5 165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87.41/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0.08%,不同年份乙肝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1,P<0.01)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3.63,P<0.01)。乙肝发病占各型病毒性肝炎的63.99%(5 165/8 07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季节发病高峰(r=0.04,P>0.05);城区发病率为91.10/10万,乡镇发病率为77.73/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χ2=24.15,P<0.01);男性发病率为110.96/10万,女性发病率为63.54/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3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泰兴市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有关特征,分析现有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报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泰兴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所有病毒性肝炎病例有关病例临床分类、实验室分型,以及分类、分型证据等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泰兴市2005~2009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在31.01/10万~46.63/10万之间;成人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在不同年间有明显波动,乙肝未分类报告发病率在6.25/10万~13.40/10万之间,占全部乙型肝炎报告病例的31.0%~70.2%。甲型肝炎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趋势χ2=6.10,P<0.05),而丙型肝炎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χ2=82.04,P<0.01)。未分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中所占比例在16.6%~23.0%之间。报告病例的复核诊断显示,甲肝和戊肝的病原分型诊断符合率为66.7%(12/18);乙肝急、慢性分类符合率为51.35%(19/37);报告的丙肝病例主要为无症状抗体阳性人群占68.42%(13/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分析河南省近十七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探讨OM(1,1)模型在细菌性痢疾分析中的作用,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河南省1996—2012年细菌性痢疾的报告发病率数据,应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外推预测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发病率。结果1996-2012年河南省菌痢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58.68/10万降至19.56/10万。求得预测模型为:Y(t+1)=-750.89e^-0.0717t+809.51,模型拟合精度合格,外推2013~2015年菌痢发病率分别为1649/10万,15.36/10万,1429/10万。结论QM(1,1)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趋势,预测河南省菌痢发病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蓟县地区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传染病防治措施,我们对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5.01/10万,死亡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0.09%,发病率与2002年比较上升了4.40%,死亡率下降了7.69%,病死率下降了10%;传染病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45.54/10万)、痢疾(35.56/10万)和肺结核(33.56/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染疾病发病虽呈下降趋势,但淋病为较2002年多发生病种,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发病数仍占总发病数的18.67%;2003年发生了2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此结果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各县历年传染病月报表、年报表及全市“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资料,计算传染病发病率及流行趋势。结果16年全市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238.38/10万,平均每年按17.77%的速率递增,甲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增24.33%,丙型肝炎所占比重近年明显增多。结论传染病报告率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年份间重复报告是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医院消毒及血源、血制品的管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周志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886-888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矿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西省某矿区2000年-2008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2008年山西省某矿区乙肝年均发病率为81.68/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62.3,65.1,56.6,78.0,85.2,101.4,94.0,89.4,83.9,男性为65.76/10万,女性34.27/10万,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03:1。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结论乙肝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仍高于以前发病水平,还应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5~2013年宜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13年宜州市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乙肝个案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宜州市共报告乙肝病例4 147例,年均发病率为71.77/10万,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集中在15~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8.39%(3 251/4 14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6.05%(2 739/4 147)。庆远镇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宜州市乙肝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应实施综合性防控措施,尤其要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高发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乙肝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近9年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科学评价肝炎流行状况,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in7.5软件对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13 501 863例,年均发病率为112.960/10万,死亡数9 225例,年均死亡率为1.007/10万,在5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11 088 434例,占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总数的82.125%。其次为丙肝发病数1 097 768例,占8.130%。每年3月和11月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比上一年降低几率较多且幅度较大。结论:乙型肝炎发病数远远高于其它类型,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次丙肝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百色市近3年来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掌握乙肝的发病规律,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百色市2013~2015年的乙肝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5年百色市乙肝发病率分别为109.47/10万、91.64/10万和93.49/10万,年均发病率为98.1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例呈散发状态,2013~2015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1月份为发病高峰。靖西市和那坡县乙肝年均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县(区),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集中在20~60岁组,年均发病率均大于110/10万,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32.81/10万和61.41/10万。结论近年来,百色市乙肝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为降低乙肝发病率、控制乙肝的流行和发生,应继续重视乙肝防控工作,规范乙肝的诊断和报告标准,加强乙肝防控知识的宣教力度,抓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加强新生儿、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疫苗免疫范围,确保乙肝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0754例,年均发病率79.02/10万,死亡35例,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乙肝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0.44%,年均发病率为63.78/10万。丙型肝炎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为4.03%,至2007年已升至10.67%。南宁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结论南宁市2004-2007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形势严峻。在做好新生儿和低年龄组儿童甲、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病毒性肝炎预防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