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部分驻京干休所中≥63岁的离退休老干部1138例进行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检出16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976例尿酸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本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4.24,观察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三酰甘油和BMI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不仅要注重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还应重视高尿酸血症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天津市郊区中老年男性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血脂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郊区≥50岁的1424名男性居民按不同BMl分为体重正常组(388名,BMI<24 kg/m2)、超重组(630名,24ks/m2≤BMI<28kg/m2)、肥胖组(406名,BMI≥28 kg/m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脂及血压检测.结果 超重、肥胖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同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体重正常组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1);随BMI升高,血脂异常发生率以及1、2级高血压患病率均升高(P<0.05).结论 积极控制BMI对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人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关系,为超重、肥胖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山东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3个县(市、区)共计7 8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及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调查7 800名居民,相同体重指数分组内中心性肥胖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WC正常者(P0.05)。WC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甘油三酯升高患病率、血脂异常患病率均呈现随BMI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以同BMI分组的WC正常者为对照,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49(1.23~1.81)、1.50(1.25~1.80)、1.82(0.99~3.32),患糖尿病的OR值分别为1.53(1.01~2.20)、1.62(1.14~2.29)、3.55(0.85~14.83),患血脂异常的OR值分别为1.35(1.12~1.62)、1.60(1.35~1.90)、1.50(0.82~2.58),而与体重正常且WC正常组比较,超重和肥胖者中WC正常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58(1.32~1.90),2.71(1.48~4.9);患糖尿病OR值分别为1.33(0.92~1.92)、0.96(0.23~4.04),患血脂异常OR值分别为1.38(1.16~1.63)、2.29(1.30~4.02)。结论 BMI与WC均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肥胖的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BMI与W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医院体检中心1017名健康体检人群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重检出率31.37%,肥胖检出率4.92%;随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亦增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关系密切,需采取早期有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5.
社区高血压病人体质指数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它们间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全人群现场调查和血压测量发现疑似病例,2w后对疑似病例复查来确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血液的化验检查。对2015例确诊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女性的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7.2%、55.4%,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BMI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血糖的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BMI与未来10a冠心病的预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危险因素水平、异常率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高血压患者伴发超重或肥胖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及早控制并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社区≥15岁的140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等。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7%,男31.63%,女29.86%;其中≥35岁占35.4%,≥60岁为42.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率10.95%,男11.10%,女10.81%,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8岁人群体质指数(BMI)≥24的占31.3%,BMI≥28的为15.7%,男性多于女性。超重、肥胖和血糖增高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体重超重率等较明显高于国内调查数据水平,且高血压基本知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7.
中国慢性病控制中膳食关键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膳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探讨预防人群慢性病和促进健康的膳食关键因素。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根据粮谷类食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等膳食结构指标的人群分布及已有的推荐标准,将人群分为若干水平组,然后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组别在调整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后常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控制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地区、能量摄入、非睡眠静态牛活时间等)后,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随膳食结构变化的趋势及不同膳食结构下人群患各种慢性病的相对危险度(OR),进行趋势检验。结果随着粮谷类食物供能比的增加,人群体重指数(BMI)、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月日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患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显著降低,人群低体重患病率则上升;随着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的增加,人群BMI、TC、LDL—C水平下降,相应人群超重及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越低,但在粮谷类食物供能比〉75%时,人群低体重患病率则明显卜升;而脂肪供能比越高,人群BMI、TC、LDL—C水平均显著上升,相应人群超重及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也增加,人群低体重率则降低。结论保持粮谷类食物占适宜比例的膳食结构,坚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如能加以适当调整,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分布特点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参检的1343例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员,检测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并计算不同性别不同体重指数(BMI)各组的患病率。结果受检1343人中BMI不足、正常、超重和肥胖各组检出率分别为6.18%、51.67%、35.52%和6.63%。但老年人不同性别体重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6.09%、46.91%和7.45%。男性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伴随体重指数增加而升高。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伴随BMI升高而升高。结论BMI升高是老年人群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聚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198例,根据空腹血糖状态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DM)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并针对IFG组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NGT组比较,IFG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减低;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超重患病率、存在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率明显增高.与DM组比较,IFG组SBP、DBP升高程度不如DM组显著.IFG组随着年龄增高SBP、LDL-C明显增高;老年人群较青年人群血脂紊乱及高血压患病率增高.IFG组男性在DBP、TC及肥胖/超重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IFG时期已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肥胖/超重、血压升高趋势:IFG人群在年龄和性别上临床代谢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及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3-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12个街道3 905名18岁及以上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瓯海区居民MS患病率为23.46%,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2.71%,高血压患病率为37.87%,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为17.77%,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1.11%,肥胖患病率为8.07%,随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MS、高血压和T2DM的患病率均呈升高趋势,女性增加更为迅速,女性血脂异常、HUA、肥胖患病率随年龄上升趋势明显,男性血脂异常、HUA、肥胖患病率随年龄上升不明显。18~45岁组中,男性MS、高血压、T2DM、血脂异常、HUA和肥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6名MS患者中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4种组分患病率分别为67.58%、57.10%、82.97%和54.37%。全人群MS组HDL-C水平低于非MS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均高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瓯海区居民MS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较高,MS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人群血脂、血糖、体质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农村社区人群血压异常与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苏南农村社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162人。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7.8%,血脂异常率为37.3%,高血糖率为3.2%,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8%;高血压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显著上升;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均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长:超重及肥胖者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高血压患者的高血糖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中,合并代谢异常率以35~40岁最高,50.7%的人至少合并一种代谢异常.女性合并脂代谢异常、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有常吃肥肉.女性有高血压家族史及常吃肥肉。结论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和血压密切相关,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肥胖与其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省选择2个农村社区,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描述肥胖患病率的分布,并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肥胖与其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共993人,超重、全身性肥性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2.43%,15.91%和48.44%;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危险性较高(OR值分别为2.64,2.46,1.9和4.08,5.87,3.38);腹型肥胖人群高血压、血糖和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的危险性分别是2.60,1.63,4.60,和3.44。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慢性疾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5 780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女性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63.1%,高于男性的46.6%(P0.01);不同BMI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患病率随着BMI的增高而增高(P0.01);老年人血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BMI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BMI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具有相关性,提示老年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体重可能会达到预防慢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为确定高血压高危人群和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所确定的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西4个城市所辖的4个城区18岁以上1 487名城市居民和4个县12个乡镇18岁以上1 532名农村居民,分别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的测量,分析不同BMI、WC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结果 BMI从18.5,18.5~23.9,24~27.9,≥28,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15.3%、30.1%、46.5%,差异十分显著(P<0.01);男性WC从<85,85~89,≥90,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1%、28%、41.2%,女性腰围从<75,75~79,≥80,患病率分别为10.3%、16.0%、37.8%,也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发现同年龄组随着BMI增大患病率不断上升,同BMI组也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也随着上升;而男性WC除60岁以上老年组外、女性WC则除30~45岁组外,各年龄组均呈现出随着WC增大而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上升.研究还发现双重肥胖者(BMI≥28,同时男WC≥90或女性WC≥80)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6%,农村居民双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3%,是成年居民平均患病率的2.1倍.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而腹部(WC)肥胖除个别年龄组外,同样随着WC的增大患病率而上升,均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双重肥胖者更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人群.因此控制或保持BMI和或WC在正常范围内是有效防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口市美兰区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分析其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美兰区居住≥5年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系统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3 000人,查阅健康档案、体检资料、调查问卷资料。采用Excel、Epi Data 3.0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患病率为8.2%(男7.0%,女9.8%),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人群间、不同体重人群间、不同生化指标人群间其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体力活动减少、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向心性肥胖等是T2DM可能危险因素。结论海口市美兰区居民2011年T2DM现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三级预防、规范档案管理、定期筛检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提高知信行水平、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07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检出率为12.1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01);NAFLD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肝功、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除冠心病外,NAFLD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和胆结石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相对危险度依次升高,以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最高。[结论]NAFLD的发生与肥胖、男性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胆结石的患病率也高于健康人,须重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7.
某石化工业人群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石化工业人群肥胖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石化工业人群超重、肥胖诊断标准的建议,为我国人群肥胖诊断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对某石化工业人群3354例对象(男1904例,女1450例)检测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肝脏B超;生化测定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并按体质指数(BMI)分为5组。全部资料输入SPSS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BMI<23组人群相比较,BMI23~25、25~27、27~29及≥29等组人群的TC、TG、UA、SBP、DBP水平均显著增高,而GLU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BMI<23组人群相比较,4组人群的高血糖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以及脂肪肝的发生率显著性增高,心肌缺血仅在BMI≥29组人群中增高有显著性意义;危险因素聚集性研究发现随BMI增加,聚集性趋向增加。结论BMI23似可作为某石化工业人群体脂正常和超重、肥胖的分割点,BMI23~25似为超重前状态,BMI25~27似为超重状态,BMI≥27似为肥胖状态,这种诊断标准有利于超重和肥胖的临床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苏州市汾湖高新区芦墟区域入选的60~80岁3 126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查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CAS形成1 183例,总患病率为37.84%。年龄与患病率呈正相关;CAS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比例更高(P 0.001);与正常人群比较,CAS检出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正常人群与CAS检出者在性别、适量饮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群CA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是CAS患病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等CAS危险因素,延缓CAS病变,可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社区4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现患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上海市部分社区中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危险因子的现患情况.方法 于2007-2008年随机抽取社区40岁~常住居民619人进行调查,以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社区中老年居民的MS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人群中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57.7%,43.5%,16.6%,53.3%及12.0%;其中老年组的患病率高于中年组和高龄组,而中年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老年组;体质指数(MB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随代谢异常组合数目的增加而升高;BMI值与SBP、DBP、TG及HDL-C水平呈明显相关性.结论 BMI异常人群是MS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体重及肥胖的控制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20岁及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水平和高血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08年1—4月随机抽取昆明市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195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昆明市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为25.73%,肥胖率为8.09%。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居民的平均血压和血糖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同时,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高(P0.05),正常体重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08%,5.35%和4.15%,而超重者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0.38%,6.70%和8.23%,肥胖者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1.10%,6.36%和14.56%,超重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59倍、1.25倍和1.98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15倍、1.19倍和3.51倍。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