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心电生理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植物神经致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不全及其预后。方法:用食管心电生理检测阿托品用药前后各生理参数,对比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及远期随访。结果:5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依据心电生理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表现分为3型:I型为窦房结功能抑制型;I型为房室传导功能减退型;II型为双结病变型。II型黑或晕厥发生率(75%)明显高于其它类型。有症状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间歇时间2.42±0.24秒,显著长于无症状者1.68±0.16秒(P<0.01),与窦房结恢复时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42,P<0.05)。经4.2±1.2年远期随访,其中6例因病情需要安装永久型起搏器,其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持续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迷走神经是影响窦房结、房室结功能的重要外源性因素,食管心电生理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起搏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远期预后影响不大;房室传导阻滞远期发生率小。  相似文献   

2.
高龄患者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李绪珍,张秀珍1994~1995年,我院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65例,其中高龄(65~77岁)患者32例。32例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  相似文献   

3.
1996年1月~1999年6月,我们采用毒毛旋花子甙K(毒毛K)控制心衰17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年龄59~81岁,平均657±55岁。其中冠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Ⅲ°AVB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Ⅲ级12例,Ⅳ级5例。治疗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病因及对症治疗,并按心衰常规处理,包括限制食盐、应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毒毛K,剂量为0125mg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埋藏式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龄老年人安装永久起搏器者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变化,安装永久起搏器手术时及术后均有特殊性,现将我们42例老年人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42例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70~92岁,平均772±55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2例(其中慢快综合征8例,双结病变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8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例。基础心脏病诊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疑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及其他不能明确原因…  相似文献   

5.
周秀红 《山东医药》2010,50(31):58-58
2002年1月~2009年11月,我们对156例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术后12例出现并发症,现讨论其护理要点。临床资料:156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男86例,女70例;年龄41~83(62.5±18.3)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2例,  相似文献   

6.
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的临床应用和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3例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单根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术中所测A波平均振幅为2.4±1.4mV;随访期间(平均11±4.9个月)A波感知阈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房室同步起搏率保持在100%,无心房感知不良、肌电干扰和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并发症。表明单电极导管VDD起搏系统具有植入简便和房室同步功能稳定的特点,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42例老年人脑出血后脑血流量的改变刘春风包仕尧傅琦赵合庆石怡珍温仲民一、资料与方法42例为1992年1月至1995年10月间住院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60~82岁,平均65.3±8.4岁。经CT确诊为幕上脑实质出血,无陈旧性梗塞灶;除外了肿瘤...  相似文献   

8.
盐酸妥卡尼的临床电生理研究李德宏闫晓梅王陆建盛秉通李运乾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3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及40例正常人静脉注射盐酸妥卡尼(tocainide)600mg前后,进行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电生理检查。1.对象:(1)SSS患者...  相似文献   

9.
对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患者进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硝酸酯等抗心绞痛药物与小剂量立止血,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1994年1月至1998年1月治疗的67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年龄60~72岁,平均(65±6)岁。从患病到接受治疗时间为1~6个月,平均(3.0±1.5)个月,不伴有双肾萎缩的肾功能不全,近6个月内无恶性高血压、肿瘤及代谢性疾病史。  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环孢素A(CYA)组、泼尼松组和安慰剂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尿红细胞及蛋白尿、血肌酸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胆固醇等基础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CYA组:24例,CYA口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经临床,动态心电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确诊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以及一年后分别程控为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模式和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模式(DDDR)。两种模式下起搏器各工作一年,动态心电图检测24h活动时心率变化,限制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动持续时间,最大起搏频率;超声心动图测定最大运动负荷时每搏量、心排出量。结果DDDR模式下。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排出量较DDD模式明显增加.[(87.32±68.877)s:(275.21±57.99)S,P〈0.001;(167.31±18.28)ml/s:(106.13±14.28)ml/s,P〈0.0013。结论: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显著改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刘志华,惠杰,汪康平我们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了心电图无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的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有效不应期(ERP)和功能不应期(FRP),并和单纯窦性心动过缓组(窦...  相似文献   

13.
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6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对象与方法对象:我科1990年1月~1998年3月,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共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6~65岁(平均38.0±11.5岁);其中心包转移瘤18例,化脓性心包炎2例,心脏术后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  相似文献   

14.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平均6.5±2.5)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个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窦房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单电极VDD起搏可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15.
继在硝苯地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之后,又进行硝苯地平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观察。观察对象共14例(Ⅲ度及高度AVB共12例,Ⅱ度Ⅱ型AVB2例)。其中10例AVB恢复窦性心律,症状消失,并维持稳定,判断为有效。另4例无效,但其中3例症状未再出现。本结果提示硝苯地平对AVB似具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硒值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硒值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姚文华王清张建忠一、对象及方法1.对象:为1994年2月至1995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1)老年糖尿病(DM)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60~72岁,平均66±8岁;病程2~17年,其中并存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右外侧剖胸法体外循环下心脏畸形直视手术37例报告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目的:介绍经右外侧剖胸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1994年10月至1995年5月,经右外侧第4肋间剖胸,体外循环下修补心房间隔缺损16例;心室间隔缺损18例(1例并发永存左上腔静脉入冠状静脉窦);心房、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并发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和法乐四联症各1例。平均年龄4.20±1.65岁(8个月~8岁);平均体重14.85±3.84(8~26)kg。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这种切口可安全有效地替代正中切口纠正一些较简单的心脏畸形,其美观效果明显优于正中或双乳腺下的皮肤切口。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们采用静滴美乐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经病史、查体、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31~78岁,平均46.3±9.4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窦性心律10例,心房纤颤11例,房性期前收缩5例,室性期前收缩8例,左束文传导阻滞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功能分级(NY…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0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88年5月至1992年7月间以Inoue单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00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6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6.5±8.8岁。经血液动力学及左室造影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左房平均压自3.34±1.22kPa(25.08±9.13mmHg)下降至1.42±0.55kPa(10.64±4.10mmHg)(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3.40±1.36kPa(25.49±10.22mmHg)下降为0.89±0.65kPa(6.71±4.87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7.04±2.86kPa(52.78±21.42mmHg)下降为5.14±2.20kPa(38.56±16.47mmHg)(P<0.001);心输出量由3.84±0.11L/min上升为4.66±0.28L/min(P<0.001);二尖瓣口面积由1.08±0.28cm2增大为2.20±0.47cm2(P<0.001)。50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本文对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适应证、方法、效果、并发症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心房起搏后双结功能的远期电生理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心房按需起搏器(AAI)植入术后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的远期转归。方法 对22 例植入AAI起搏器患者用食管心房起搏检测术后远期双结功能电生理参数,并与术前比较分析(t检验)。随访时间30~102 个月。结果 窦房结功能:SACT、SNRT、CSNRT参数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房室传导功能:心电图未发现显性房室传导障碍,术前房室传导功能障碍者未见明显加重,检测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无隐性阻滞,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房室传导2∶1 阻滞点,与术前比较(P> 0.2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AAI起搏器后,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未见有意义的减退,也未出现起搏器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