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掌握焦作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周围辐射水平,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放射事故发生情况。方法 用统一的调查表逐户对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进行逐项调查;使用FD-3013B伽玛辐射仪对全市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使用FJ-427 AI型热释光剂量仪和HW-Ⅴ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进行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调查监测29家应用单位共244台含密封源仪表,其中17台(6.97%)超标。2000~2004年共监测含密封源仪表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225人次,5年人均剂当量为0.23 mSv·a-1。2000~2004共发生5起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源丢失事故,占同期放射事故的83%。结论 我市含密封源仪表辐射剂量水平大部分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含密封源仪表操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当量远低于年剂量限值。但水泥行业等使用含密封源仪表的单位易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应把这些单位作为监管重点,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杜绝放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聊城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周围辐射水平、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废源的处理情况。方法 对放射源的使用情况编制使用状况调查表进行逐项调查;使用FD-3013B型γ辐射仪对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使用FJ-427A型热释光剂量仪和FJ411A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对10家单位使用的53台含密封源仪表进行了调查监测,其中6台含密封源仪表的辐射水平超标准。同时,2001~2006年共监测含密封源仪表工作岗位的16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960人次,6年人均剂量当量为0.28mSv/a。结论 我市含密封源仪表辐射剂量水平大部分(88.68%)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含密封源仪表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当量远远低于年剂量限值。但某些单位的废源回收不及时,易留下安全隐患,这应引起监管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密切重视,以防放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焦作市十年来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85)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GBZ128-2002)。结果 焦作市十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逐年提高,人均年剂量当量逐年下降,集体剂量当量以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贡献为主,不同工种个人剂量水平的高低与年剂量>5mSv的人员贡献有关。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工作场所的综合防护条件是降低个人剂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朱旭  杜成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6):692-694
目的 评价昆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当量水平。方法 选择昆山市内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工人,参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3±0.02)mSv/a,医用X射线诊疗和X射线工业探伤类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较高。放射危害管理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结论 虽然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逐渐降低,但工业用X射线探伤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最高,而从事医用X射线诊疗的人数近些年增长较快,因此今后我市放射管理和监测的重点工种为医用X射线诊疗和工业用X射线探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淮安市1990~1999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方法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 1990~1999年淮安市(区)平均年剂量当量分别是2.27,1.10,0.58,0.85,0.93,0.69,0.39,0.43,0.61,0.64 mSv。1999年县级以下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为1.16 mSv,比市区高。全市各工种个人年平均剂量当量以放射治疗人员最低(0.56 mSv),工业探伤人员最高(0.97 mSv)。结论 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1990年为最高,以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1995-1997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按照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工业探伤工作人员的年均剂量相对最高。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乡、镇级医院年均剂量当量相对较高。结论 应改善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和工作条件,提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和掌握1999~2000年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个人剂量应用热释光剂量法,定期测读。结果 10年期间累计监测5 726人(a),全市实测集体剂量当量4 098.556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0.423~0.890 mSv/a,其中以医用X射线诊断和工业X射线探伤两大工种相对较高。结论 自1993年以来放射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宁波市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条件日益改善,防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医用X射线诊断和工业探伤上。  相似文献   

8.
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及军队有关规定,了解海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情况。方法 按照GB 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和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进行。结果 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1.86 mSv;医(疗养)院个人剂量监测人数和次数比基层(门诊部、卫生所、卫生队)的多;放射治疗人员年均剂量最低(0.44 mSv),其次是核医学,同室诊断年均剂量最高;医(疗养)院年平均剂量当量超标人员与基层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各单位必须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德州2004-2013年期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结果 德州市放射工作人员10年期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53±0.02)mSv/a,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市各个工种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较低,但其中核医学、X射线工业探伤及介入治疗剂量相对较高,所以这三类工种应作为放射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莱芜市小型密封源应用与电离辐射防护、安全状况。方法 整理和分析全市小型密封源使用单位监督监测资料。结果 给出了莱芜市小型密封源使用的基本情况。防护合格率达100%,放射工作场所电离辐射警示标志设置率100%,查体率96.1%,培训率95.9%,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率达96.7%,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达95.8%,全市至今未发生放射源丢失和意外照射事故。结论 莱芜市放射源使用单位总体辐射防护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