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来健  徐伟  王浩  陈志  蒋蕾  郑义诚 《口腔医学》2011,31(10):596-599
[摘要]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的手术方式,切口选择、固定部位、固定方式与骨折类型的关系。方法 5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口内前庭沟切口+头皮冠状切口+睫毛下切口、头皮冠状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原始创口入路、口内前庭沟切口+眶周小切口、单纯前庭沟切口和颞部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采用微型钛板、钛钉行骨折固定,单纯涉及颧弓的粉碎型不稳定骨折采用口内切口复位+个性化外固定模板辅助固定。结果 58例患者过3~6个月的随访,外形满意度95%,无开口受限,无遗留上唇麻木,CT片示骨折对位线良好。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应考虑骨折类型、术者对各种术式适应证的理解、患者的偏好,做好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功能和外形双标准的前提下,个性化治疗方案应是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颧-眶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头皮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5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手术通过头皮冠状切口入路、睑缘下和口内前庭沟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骨折断端进行钛板坚强内固定,眶底缺损用人工替代材料medpor进行重建,术前及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和头颅三维螺旋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面中份及眼眶外形明显改善、咬合关系和张口度明显改善.陈旧性骨折的恢复相对较差.结论:多个切口入路能充分暴露骨折断端,有利于骨折段解剖复位,颧-眶复合体骨折应把握手术时机及时治疗、进行准确复位和应用替代材料重建眶结构.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7,(4):356-360
目的探讨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过程中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口腔颌面外科15例使用局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5例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面形理想,面部对称,开口度恢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消失。结论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位置隐蔽、复位精确、固定可靠,对于非粉碎性或非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31例,分析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31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患者面型恢复满意,张口度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128例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病例的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下颌骨切口;20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即皮肤小切口、睑缘下切口或上颌口腔前庭切口+下颌骨切口;固定方式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有70例,坚固内固定联合钢丝固定28例,单纯钢丝骨间栓结30例。经出院时临床观察和术后6~72个月的随访,失访23人,在随访的105例患者中:甲级25例(占23.8%),乙级65例(占61.9%),丙级15例(占14.3%)。结论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局部小切口可以充分暴露骨折区,利于解剖复位和骨折固定;坚固内固定效果确切,是临床上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良好且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骨折,使颧骨骨折病人有效恢复面部外形及功能。方法 本组16例颧骨及复合骨折的病人,对开放性的颧骨骨折采用软组织开放创口手术进路,闭合性骨折采用口内前庭沟黏膜切口、眉弓外三分之一切口联合睑缘下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线,使颧骨各断端达到解剖复位。选用适合的微型钛板在颧牙槽嵴、颧额缝及眶下缘处行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16例病人15例一期愈合,经3—6个月复查,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1例开放骨折的病人,术后伤口感染,经治疗伤口二期愈合;另1例并发颧弓骨折的病人,术后轻度张口受限。结论 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骨折,可以有效地恢复病人的外形及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 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采取半冠状切口,按顺序复位固定的方法,由后向前做颧弓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核查眶外壁颧额缝和颧蝶缝的衔接无误,最后完成颧额缝处骨折的固定。不需做下眼睑、口内切口以及眶下缘颧上颌缝的固定和口内颧牙槽嵴的骨折固定。结果 本组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与固定。术后CT扫描显示各个骨折断端,包括上颌窦后外壁、眶外壁等,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两侧面部宽度和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未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视力损害及面神经额支损伤。结论 应用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可恢复颧骨、颧弓的解剖位置。  相似文献   

8.
颧骨骨折复位径路与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复位的径路与钛板固定部位。方法 总结 6 5例 (6 5 / 70 )颧骨或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软组织切口、钛板固定部位、钛板数目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其中包括面形和功能的恢复 ,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术后X线片 ,统计钛板的固定部位、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软组织切口均一期愈合 ;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 18例 (2 5 7% ) ;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 ,开闭口功能正常 4 6例 (6 5 8% ) ;面形恢复两侧不对称 ,开闭口功能基本恢复为 6例 (8 5 % ) ;头皮下血肿 5例 ,钛板外露 1例 ,头皮有不规则瘢痕且宽度 >0 5cm 6例 ,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 8例。结论 应用冠状切口 (包括口内联合切口 )对 5 1例(5 1/ 6 5 )进行颧骨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 ,具有术野显露广泛、在明视下解剖复位、精确固定的优点。 6 5例共用钛板 179块 ,坚固内固定具有精确固位、外形稳定的优点。单纯颧骨骨折下端内陷或外翘移位可做一点固定 ,其他骨折尤其是复杂或陈旧性骨折均应做二点或多点固定  相似文献   

9.
经眶周小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经眶周小切口复位同定颧骨复合体骨折(ZMC)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治疗93例ZMC骨折,其中单纯经眶周(眉弓外侧和下睑缘下)小切口复位58例(62%),眶周小切口+上颌前庭沟切口复位35例(38%)。术后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随访半年。结果:84例(90%)痊愈,面部畸形与眼球功能障碍完全恢复,眶周无明显瘢痕;9例(10%)明显改善。结论:ZMC骨折经眶周小切口入路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可同期进行眶底探查与眶底骨缺损重建,对复杂性骨折还需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0.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术中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8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应用单纯冠状切口为36.9%、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为32.1%、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6.7%和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4.3%。术中患者均使用微型钛板或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于眶底骨折出现眼球内陷的患者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眶底重建。结果84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术后所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达到功能性咬合。通过训练后张口度得到满意恢复。8例患者术后患侧颧弓处仍稍显膨隆。术后眼球内陷只有1例仍大于3mm,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使用头皮冠状切口时,熟练掌握颞部的解剖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仔细保护神经及血管结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耳颞切口联合可吸收板治疗颧弓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耳颞切口,显露复位颧弓骨折段后应用可吸收接骨板对8例单纯颧弓粉碎性骨折病例进行坚强内固定,通过面形、张口度、伤口愈合情况及X线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8例患者除1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形对称,切口甲级愈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耳颞切口入路,可吸收接骨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颧弓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从1990年11月至2002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210例颧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 210例中,有152例手术复位,其中有108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18例采用Gillie's切口,微型切口17例,口内前庭沟切口5例,其余4例采用其它小切口.152例中,118例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5例钛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钢丝固定,22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术后随访平均2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颧骨骨折的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伤为主,治疗原则已经由"改善功能,兼顾外形"发展到"功能与外形双项标准";坚固内固定效果优于并且已经替代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13.
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方法和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法和部位特点。方法:对从1990-11~2004-12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手术复位固定患者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44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有123例采取钛板坚固内固定,22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固定部位:共应用328块钛板,其部位分布为颧额缝96块、颧颌缝及颧牙槽嵴45块、颧颞缝92块,骨折断端95块。术后随访平均3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候,附加小切口)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式:坚固内固定逐渐替代了钢丝固定;固定部位主要集中于颧骨复合体区的水平力柱和垂直力柱上。  相似文献   

14.
Closed reduction is applied in most cases of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hrough a coronal incision have to be performed in other comminuted arch fractures. The authors introduced an endoscopic-assisted approach via a small preauricular incision to achieve reposition and osteosynthesis of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s. The endoscopic-assisted surgical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in 7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s. Endoscopically controlled management of the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was feasible in all 7 patients.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 year. All preauricular scar and facial lateral contour were aesthetically satisfactory. The endoscope-assisted approach via a small preauricular incision can achieve in situ reduction and fixation in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and it shoul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solated zygomatic fracture repair, assum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improvements in endoscop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早期手术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方法 :根据颧骨骨折临床研究计划 ,本文对 1996 .1~1999.8收治的 40例颧骨骨折临床资料 ,着重手术复位和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中 36例早期手术复位和固定。 36例中 2 9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 ,7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及其与钢丝骨间栓结联用占76 .4% (2 6 / 34 ) ,单纯钢丝骨间栓结为 14.7% (5 / 34 )。结论 :早期手术复位固定者达 90 % (36 / 40 ) ,较陈旧性颧骨骨折二期复位容易、效果好。坚固内固定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评价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14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A骨折54例(38.5%),B型骨折65例(46.5%),C型骨折21例(15%)。有11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8例进行了眶的重建。81例采用了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必须及时治疗,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坚固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途径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病例132例,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采用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开放性软组织切口入路,对照组行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观察两组术后X线下骨折处接合情况及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神经症状、视觉情况、张口开合度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观察患者在年龄、骨折发生原因、受伤距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仅一处骨断端未接合良好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两处及以上未接合良好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5例;张口开合度异常治疗组3例,对照组6例;复视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神经症状治疗组2例,对照组6例;面部畸形治疗组2例,对照组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稳定,采用开放式软组织切口入路具有安全、高效、切口小、部分患者可利用原面部创口手术的优势,费用相对较低,经六个零超细线面部美容缝合,可使术后疤痕最大限度减少。虽经头皮冠状切口入颅具有切口隐蔽、美观等优势,但具有切口相对较大,手术耗时长,需全麻,费用较高,有时暴露不足,操作不便,易损伤面神经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5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面部小切口切开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愈后面部无明显畸形,面中部突度恢复,无复视,无睑外翻、溢泪,张口度恢复正常。5例遗留面中部麻木。结论:采用下睑缘外眦小切口配合口腔前庭沟切口可以达到三维立体固定颧骨复合体的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过程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65例颧骨得合体骨折作临床分析,经眶下径路作开放整复加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1)眶下径路术野暴露充分;(2)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3)微型钛板固定坚固;(4)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5)疗效优良率达96.9%。结论:眶下径路适宜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