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识别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自知力丧失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有无精神病的指标之一。而自知力恢复又可作为精神病病情痊愈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知力完整程度是随病程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自知力完整程度及其变化往往被看作是判断精神病恶化、好转或痊愈的标准之一。自知力恢复对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社会心理干预措施促使自知力恢复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识别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体验哪些是属于病态。自知力在精神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定、治疗依从性、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控制之后,愈后是否理想,其自知力的恢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为此,作者就非药物治疗因素对精神病患者自知力恢复的影响进行了归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人与其他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由于缺乏自知力,不知自己有病,相当多一部分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看医生,更不愿住院治疗,令家属束手无策.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上门护送病人入院成为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一项特殊工作.  相似文献   

4.
服药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的顺从执行情况,也就是病人对规定的药物剂量是否能够定时服用情况。精神病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不知道自己有病或由于幻觉、妄想及药物副反应等原因,常会出现拒药、藏药。服药依从性改变是导致疾病得不到相应的好转或在病情好转后引起疾病再次复发的重要原因,因而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有必要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拒药以及拒药的方式,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 服药依从性改变的原因1.1 与精神症状有关 大多数精神病人在疾病好转之前由于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或仅对一些躯体的不适认为是病,因而对服药多采取较为…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对疾病缺乏认识而拒绝治疗。一般人得病后感到恐惧、悲观、焦虑,迫切要求就医,唯独精神病患者与众不同,他(她)们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否认自己有病,这为治疗带来困难。在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症状支配的影响:1.自知力缺乏:患者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例如:吴某,男,18岁,因高考落榜而引起精神失常。病人从进院到出院都有服假药的现象,每次发药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时,把放进嘴里的药吐出藏到衣袋  相似文献   

6.
精神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病人整个心理过程发生紊乱,多数周期长,病程迁延,影响家庭和社会,大多数病人无自知力,无求医行为,于是家属就成为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主宰者。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与病人家属频繁的接触和配合,因此,护士与病人家属能否配合好是能否做病人治疗、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自知力是精神科精神状态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有或无的问题,而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连续过程。准确评估自知力状态可以指导治疗,制定护理和康复措施。介绍自知力概念,自知力评定方法中的定式半定式检查,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动力评定量表(DAVID)、精神障碍缺乏认识的评定量表(SAUMD)及自知力自评量表,使自知力状态的评价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简述了自知力量表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情况,自知力和其他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自知力评分越高(自知力越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临床疗效总评项目(CGI)和治疗依从性评分越高,自知力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知力是精神科精神状态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的有或无的问题。而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连续过程。准确评估自知力状态可以指导治疗。制定护理和康复措施。介绍自知力概念,自知力评定方法中的定式半定式检查,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动力评定量表(DAVID)、精神障碍缺乏认识的评定量表(SAUMD)及自知力自评量表,使自知力状态的评价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简述了自知力量表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情况,自知力和其他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指出自知力评分越高(自知力越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临床疗效总评项目(CGI)和治疗依从性评分越高,自知力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护理工作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对拒服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对拒服药病人的心理观察。精神病人自知力缺乏,不承认自己有病或存在被害妄想,或受幻听命令而拒绝用药。有自伤企图的病人则藏药积药,准备一次吞服,达到自伤的目的。故拒绝服药、藏药或伪装服药等情  相似文献   

10.
刘广兴 《现代护理》2001,7(3):73-74
精神病人与其他病人相比 ,有其特殊性。由于缺乏自知力 ,不知自己有病 ,相当多一部分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 ,不愿看医生 ,更不愿住院治疗 ,令家属束手无策。因此 ,要求医护人员上门护送病人入院成为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一项特殊工作。 1999年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成立医疗支援组 ,又称一条龙服务队 ,由工疗室派出两名专职护士 ,病区派出一名医生 ,再加上一名司机 ,服务小队可随时随地应家属要求 ,上门把病人接回医院。本文收集了 1999年以来通过上门护送 (简称“一条龙”)入院的病人约 40 0例资料 ,以便总结经验 ,完善这一服务工作。1 临床资料病…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人的精神活动、思维和知觉障碍具有特征性,行为、情感不协凋,除外,还有一个特殊差异是自知力缺失,其他科病人很关心自己的疾病,积极要求并配合治疗,而自知力缺失的精神病人整天沉浸在病态中,各种治疗基础护理工作中被动服从,甚至强制性的,所以"慎独"修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精神疾病是一类特殊的疾病,一方面病人常丧失自知力,没有求治的要求;另一方面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伤害他人或自伤的举动。精神疾病病人的权利在住院期间能否得到维护,一直为大家所关注。为了解精神病院护理人员对病人权利的维护状况,笔者于2006年9月对山东省泰安市两家精神病院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效沟通与精神科整体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级医院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患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精神科病房由于新入院的病人大部分无自知力或自知力缺乏,护患间不能及时准确交流沟通,只能通过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做好安全护理,随着药物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渐缓解,自知力逐渐恢复。此时,病人的心理活...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疾病进入恢复期,自知力逐步恢复,此时病人对所患疾病性质有所广解,并考虑出院后将面临如工作、家庭、前途等问题,在此期间较容易出现焦虑、忧郁、消极等行为,所以出院前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关键的。1出院前病入的心理特点自知力逐渐恢复的病人大多对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此期往往有两种极端心理,一种是对未来充满自信和信心,而把未来的不利因素考虑甚少;另一种把未来人牛看得相当复杂,认为患厂精神病会被人笑话、瞧不起、低人一等,并对自己患病时的异常行为感到羞愧和悔恨…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特征性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总患病率城市为7.11‰,农村为4.26‰[1],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一般受损,绝大多数病人不能认识到自己有病,且往往不愿接受治疗,因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精神病人在急性发作期症状严重失去自知力和社会检验能力,须住院药物治疗方能控制。在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待人接物都很正常,痊愈出院后有的短期内复发再次住院,有的则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恢复,能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为什么预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除了病情不同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康复期病人的家庭护理。笔者于临床精神科护理工作近20年,现介绍护理措施如下以供参考。1 精神病人住院朋间,症状控制、自知力恢复以后,护士应积极向病人介绍有关门身疾病的知识和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其认识到哪些是精神症…  相似文献   

17.
正暴力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是精神科病人的常见症状,以攻击行为最为突出[1]。精神病病人由于自知力缺乏、不承认自身有病、多由家人诱骗而非自愿到医院就诊,因此易产生激惹冲动,以暴力行为抗拒就诊或住院,诊疗过程不合作,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最先与病  相似文献   

18.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依从性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影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的首要因素是病人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对阴性症状的自知力缺乏更为突出,阴性症状严重影响病人自知力的恢复。抗精神病药物不仅对  相似文献   

19.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依从性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影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的首要因素是病人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对阴性症状的自知力缺乏更为突出,阴性症状严重影响病人自知力的恢复[1].  相似文献   

20.
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1].由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症状久治难愈,因此,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了神经症45例,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心理治疗,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