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8例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6 7%~ 14 9% ,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居第二位[1] ,随着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 ,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治疗失败后出现骨转移。目前采用的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象探测乳腺癌骨转移具有早期、准确、安全、简便等特点而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本文通过全身骨显象对浙江省肿瘤医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2 0 8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和年龄  2 0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4~ 75岁…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较易发生骨转移。放射性核素99mTcMDP骨显像可作为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检测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拟就全身骨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及疗效判定方面的问题探讨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2年10月~1998年8月我科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的26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骨显像。平均随访时间4.8年。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分期方法:Ⅰ期患者30例,Ⅱ期90例,Ⅲ期134例,Ⅳ期15例。1.2 检查方法 静脉注射99mTcMDP740…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好发血行转移的恶性肿瘤 ,而骨转移占血性转移第二位 ;常以椎骨、肋骨、骨盆为主要转移部位 ,疼痛症状突出[1] ,严重影响病人生存、生活质量。我院 1990~ 1995年收治乳腺癌骨转移 3 0例 ,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本院或外院经根治性手术后取得病理诊断的二次入院的乳腺癌患者 ,经X线摄片、ECT或CT或MRI扫描后明确诊断骨转移患者共 3 0例。年龄 3 4~ 60 (中位年龄 41)岁。乳腺癌首次治疗时病变位于右侧乳房 2 1例 ,左侧乳房 9例。组织学分类 :浸润性导管癌 15例 ,单纯癌 8例 …  相似文献   

5.
高钙血症是常见的肿瘤外内分泌综合征,肿瘤骨转移伴破骨性骨溶解是导致高钙血症的最常见机制。乳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几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110例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给予依西美坦25 mg,每日1次,连服至少8周.结果 110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患者中,完全缓解(CR)7列,部分缓解(PR)28例,总有效率31.8%;稳定(SD)≥24周者39例.临床获益患者(CR +PR+ SD)≥24周者74例,占67.3%,病情进展(PD)12例,占10.9%.激素受体(ER,PR)阳性者获益机会较多;既往治疗、乳腺癌病理类型、骨转移及是否合并肝、肺、淋巴结转移与疗效无关(x2值分别为0.045、0.078、0.200,P均>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疗效,药物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杨静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89-1391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Coleman和Rubens对 5 87例乳腺癌致死的病例研究发现骨转移发生率为 83 % ;仅 2 7%的病例出现肺或肝转移 ,表明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1] 。乳腺癌骨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为 2 0~ 3 0个月 ,而乳腺癌软组织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 3~ 5个月 ;现有研究显示姑息性放疗和手术对骨转移的治疗并不理想 ;骨转移癌一般对激素治疗和化疗均不敏感。虽然双磷酸二钠 (bis phosphonate)用于高钙血症和骨转移的治疗近 2 0年 ,其通过抑制骨吸收而减轻并发症的症状 ,但并不能延长晚期乳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8.
骨ECT检查在乳腺癌骨转移放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确诊时5%-15%已有远处转移,死亡乳腺癌尸检,50%有骨转移。骨转移多数伴有持续且日益加重的疼痛,持续性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引起病人的严重的心理变化,特别当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逐渐加重时,病人常失去生存的希望。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结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实行放射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止痛,效果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NTx)水平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乳腺癌患者94例(观察组),依据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结果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外周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比较不同骨转移灶数量患者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结果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提示观察组发生骨转移51例,无骨转移43例;骨转移组血清CA153,NTx及AK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P<0.01),无骨转移组CA153,AKP及NTx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转移灶数量≤2个者,CA153,NTx及AKP水平明显低于骨转移灶>2个者(P<0.05)。结论血清CA153,NTx及AKP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An Exercise Intervention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Bone Lo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nice J. Twiss  APRN  PhD    Nancy L. Waltman  APRN  PhD    Kris Berg  EdD    Carol D. Ott  RN  PhD    Gloria J. Gross  RN  PhD    & Ada M. Lindsey  RN  PhD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9,41(1):20-27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骨转移特点。方法 对 5 7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 99m Tc- MDP全身骨显像 ,并对阳性结果及转移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5 72例乳腺癌患者发现 186例转移 ,转移率达 32 .5 %;转移病灶共 32 7处 ,其中 31例为单发灶 ,占总病灶数的 16 .7%。各病理类型及临床各期患者骨转移均好发于脊柱 ,与其它部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早且转移率高 ;骨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以寻求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中,2年内复发占70%(56/80),局部胸壁复发占20.0%(16/80),腋淋巴结转移占15.0%(12/80),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占21.2%(17/80),远处转移占43.7%(35/80),单纯手术后复发占42.5%(34/80);分期中以Ⅱ、Ⅲ期居多,分别占55%(44/80)、27.5%(22/80)。【结论】 加强乳腺癌自查知识,提倡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乳腺癌手术宜规范化,高危人群实施术后放、化疗,提高综合治疗的规范性、合理性,建立随访制度,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6例肺癌骨转移放射治疗止痛效果。方法采用6MV或15MV-X线照射肺癌骨转移患者36例共计50处病灶,常规分割照射32处病灶,照射剂量:21.6-60Gy/12-30次,共3-6周,非常规分割照射18处,照射剂量:29.7-45Gy/3-15次,共1-3周。结果全组50处病灶放疗止痛总有效率92.00%,且与照射总剂量、时间-剂量分割方式、照射部位、原发灶是否行局部治疗、转移灶是单发或多发无关系。起效时间与剂量分割方式有关,非常规分割照射起效快(P-0.0125)。全组有7例患者,计10处病灶在放射期间有疼痛加重.但其发生率与照射方式无关。结论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肺癌骨转移止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腺癌临床X线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对男性乳腺癌X线改变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收集男性乳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本症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肿块12例,占100%;钙化1例,占8·3%;血管增粗增多4例,占33%;皮肤增厚及收缩9例,占75%;乳头凹陷10例,占83%;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占50%。结论:男性乳腺癌X线检查具有确诊意义。诊断时需与男性乳腺发育症及假性乳房发育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去甲去氢长春碱(诺维本NVB)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诺维本为主药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2例,均为初治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证实。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4例,有效率66.7%。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NPC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乳腺癌手术淋巴结病理检查中价值。方法: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纳米炭组2组,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检获情况。结果:两组共计检获淋巴结1660枚,其中纳米炭组(24.5±3.2)枚/例,显著高于常规组(13.5±5.3)枚/例,(t=3.475,P〈0.05)。纳米炭组检获出更多淋巴结,炭着色淋巴结癌转移率更高。结论:纳米炭示踪剂提高了淋巴结检获率,确保了病理活检的准确性,是一值得推广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组,24例)与保留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治组,28例)治疗早期乳腺癌52例,术后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给予相应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10个月至5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乳组美容效果明显。【结论】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创伤小、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君  蒋国勤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80-1882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Ⅱ期-Ⅲ期可手术乳腺癌病例行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CEF方案,3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以临床体检、B超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化疗结束后7-10 d予手术。【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5%(37/40);临床完全缓解25%(10/40),病理完全缓解5例(12.5%,5/40),临床部分缓解27例(67.5%,27/40),无进展病例。【结论】可手术乳腺癌术前行CEF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使原发病灶缩小,有效率高,可降低病期;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的X线征象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系统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结果:乳腺皮肤出现红、肿、热、疼、压痛等炎性症状13例;乳腺弥漫性或局限性皮肤硬化、变厚14例;乳头凹陷7例。乳腺X线检查阳性发现率为66·7%,主要X线表现;片内见肿块影5例;乳腺密度增高、结构紊乱9例;伴有钙化4例;皮下脂肪层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11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2例;3例误诊为乳腺炎,1例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为不典型患者误诊为乳腺瘤样增生。结论:认识和掌握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特点,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