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MHL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简称非精防)197名,工作年限(14.1±10.2)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务人员(简称精防)131名,从事精防工作年限(6.5±6.4)年。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和自编案例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两组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都80%(87.6%,91.6%),第2(75.6%,88.6%)、6(74.1%,62.6%)、19(36.5%,65.6%)、20(74.1%,86.2%)条目有正确率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案例调查表中,非精防医务人员疾病识别处理能力平均正确率低于精防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6%vs.75.9%,P0.001),两组均是抑郁症正确率最低,总体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工作年限与识别处理能力是负关联(OR=0.97,P0.05),女性识别处理能力更强(OR=2.02,P0.05),精防医务人员识别处理能力更强(OR=7.79,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社区医务人员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是部分知识点需要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对于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处理能力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衡水市各类人群精神卫生知识认知现状,以及对精神问题的行为趋向现状,以利于相关部门对精神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衡水市8个城区居委会、8个行政村、1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12个乡镇卫生院共计389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居委会(村委会)干部、乡镇(社区)医生、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普通人群4个群体进行比较。结果:3890人完成调查,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9.53%,城市与农村知晓率比较(63.14%vs56.39%,P0.01)有统计学意义;各群体之间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知晓率与职业、文化程度相关;网络咨询已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结论:衡水市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科普知识知晓率偏低,对精神问题的症状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选取研究对象1935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1宣教前,两组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教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1);2在干预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3,P0.01);在对照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宣教前后两组知晓情况差值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1)。结论:心理健康宣教可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水平,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此宣教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与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影响。方法:抽取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和家属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社区干预,脱落9例,最终干预99例。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及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评估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自知力。结果:(1)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t=-3.47,P0.01)对精神疾病的态度(t=-2.12,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健康教育前后PANSS(t=9.36,P0.01)和ITAQ(t=-5.04,P0.01)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社区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改变其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嘉定区常住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7-10月对抽取嘉定区2400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一般信息、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常见精神疾病识别病例测验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312份,嘉定区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74.33%;对焦虑障碍、躁狂发作、抑郁障碍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32.7%、25.1%、27.0%和7.4%;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总分为(35.75±6.29)分,持正面态度、负面态度和中立态度的占比分别为35.32%、36.33%和28.35%。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00.42,P0.001),纳入模型的受教育程度、居住类型及收入水平3个自变量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定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对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不足,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不够包容。居民受教育程度、居住类型及收入水平是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东城区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受传染病疫情报告方法培训情况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负责疫情直报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的1403份有效问卷中,知晓率合格的问卷比例为61.80%(867/1403).影响被调查对象知晓率的因素为医疗机构级别、工作人员专业、文化程度和参加培训次数等.被调查对象中,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合格率好于二级,二级医疗机构好于一级(OR=1.940,95% CI:1.539 ~2.445,P<0.05);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务人员知晓合格率高于临床、护理及其它专业人员(OR=3.293,95% CI:1.708 ~6.347,P<0.05);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医务人员知晓率高于高中及中专、初中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OR=1.691,95%CI:1.112~2.572,P<0.05);本年度参加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次数>2次的医务人员知晓率高于参加2次培训的医务人员,参加2次培训的医务人员高于仅参加1次培训的医务人员(OR=2.067,95%CI:1.776 ~2.045,P<0.05).结论 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同时改进报卡方式,提高效率,并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的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伦理干预对低龄女性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后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92例拟行人工流产术的低龄女性意外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常规干预+伦理干预的观察组(46例)和给予常规干预的对照组(46例),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人际关系敏感(t=2.32,P0.05)、偏执(t=2.44,P0.05)、躯体化(t=2.15,P0.05)、敌对(t=2.56,P0.05)、强迫(t=2.63,P0.05)、焦虑(t=2.07,P0.05)、恐怖(t=2.11,P0.05)、抑郁(2.02,P0.0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精神病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Beck抑郁问卷(BDI)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t=3.50,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9.91,P0.05);干预后,观察组意外妊娠原因知晓率(χ~2=4.48,P0.05)、性相关生理知识知晓率(χ~2=4.35,P0.05)、危险期和安全期知晓率(χ~2=4.36,P0.05)、避孕方法知晓率(χ~2=4.38,P0.05)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人工流产危害知晓率(χ~2=5.47,P0.05)、人工流产方法知晓率(χ~2=5.58,P0.05)、人工流产风险知晓率(χ~2=4.38,P0.05)、人工流产注意事项知晓率(χ~2=5.72,P0.05)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伦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低龄女性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后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还能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掌握避孕等相关知识,以防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标情况。方法:在广东、河南、内蒙古3个省(区)各选取2个地市,每个地市选取1个区和1个县,每个区(县)抽取2个街道(乡镇),每个省抽取582名城市普通居民和1355名农村普通居民,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调查地区18~60岁普通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8676份问卷中7203份有效。三地总知晓率为80.4%,农村居民4687人,知晓率为79.8%;城市居民2516人,知晓率为81.4%。城乡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域、受教育程度、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已达标,应加强对低受教育程度、老年人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区不同民族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方法:整群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区城市公职人员2046人,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MK)、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MA)进行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精神疾病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3.65,P0.001);不同民族的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态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F=2.766,P0.01)。结论: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城市公职人员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具有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汶川受灾地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为精神卫生培训提供依据,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灾后社区、乡镇卫生工作者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班学员353名为研究样本,回收有效问卷313份。使用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和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进行评估。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包含抑郁症、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5种精神障碍。结果:受灾地区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对于社区5种精神障碍准确诊断率最高的案例为抑郁症(77.0%),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为酒依赖;非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是酒依赖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培训前1月内报告未接诊过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占53.4%。不知道任何1所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院工作者占35.1%;不知道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7.7%;不能邀请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9.6%。结论:汶川地震后,受灾地区的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相对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调查乡镇医生对于精神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他们对于精神病人的态度,并分析与两者相关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知识调查问卷(MHKQ)、病例分析问卷(CAQ)以及态度调查问卷(APMDQ)对340名湖南省乡镇医生进行调查。结果:知识调查问卷的正确率为74.1%,平均误诊率为41.8%,对精神病人的歧视率为64.5%。其中乡镇医生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距离歧视程度比对精神病患者能力低估的歧视更为严重。结论:乡镇医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对精神疾病误诊率高,并对精神病患者存在歧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阳山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医护过程中锐器刺伤暴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阳山县3间县级医院及5间乡镇卫生院,于2008年9月对其57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2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9.03%,其中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98.78%;不同医院级别、职业、职称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以及是否曾参加过相关培训者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程度有不同(P〈0.05);37.24%的调查对象承认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曾经被针具利器刺破皮肤经历,不同职业、职称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不同(P〈0.05)。结论阳山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发生锐器刺伤等的职业暴露率较高,有必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探索宣传教育的重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查后,对广州市431名老年人及423名老年人照料者进行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预防知识问卷调查,比较老年人和照料者两组间对精神障碍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结果:老年人组及照料者组对精神障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4%vs.75.5%,P0.05)。老年人组对老年痴呆最常见原因及老年抑郁症主要病因的知晓率均低于照料者组(36.2%vs.47.0%,26.2%vs.43.0%,均P0.01);老年人组对过分关注身体健康、无故怀疑自己生病属心理问题及老年人抑郁症身体表现的知晓率均高于照料者组(88.9%vs.83.7%,84.0%vs.76.4%,均P0.01)。城市老年人及照料者的知晓率均高于农村老年人及照料者(77.4%vs.70.9%,77.3%vs.73.6%,均P0.05),且老年人组中教育程度高者知晓率较高(P0.01)。结论:广州市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中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而精神障碍病因或致病因素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厦门市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为今后精神卫生工作能更针对性的开展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于2010年在厦门市调查街上行人727人.结果 基本知晓率为47.3%,部分知晓率为51.6%,较少知晓率为1.1%,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趋势检验:x2=34.431,P<0.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知识、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调查表为工具,对西安市4个社区的55岁以上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00份。结果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心理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8%;男性回答正确率为78%,女性回答正确率为79%,经χ2检验,两者无明显差异;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文化程度与回答正确率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市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已达到《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达到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型思维导图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癌化疗患者10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人型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知晓、基本知晓、不知晓3个等级,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自制治疗依从性评分量表,对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Z=6.897,P0.01);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3,P0.01);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中躯体功能(t=2.773)、情绪功能(t=5.112)、认知功能(t=3.924)、整体功能(t=3.775)、角色功能(t=3.829)等各项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肺炎,1例伤口感染,研究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51(3.925%)]低于对照组[8/51(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结论:人型思维导图能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依从性,提高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保定市老年人及其照料者对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的认识程度,以利于辅助相关部门对精神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保定市老年人和照料者共960人,采用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制定的《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实际完成921人调查,其中老年人427人,照料者494人。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93.2%。城市较农村痴呆知晓率高(88.8%vs.81.0%,χ2=6.745,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与照料者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总分与年龄成负相关(r=-0.69,P0.05),与受教育年限及家庭收入均成正相关(r=0.148,0.070;均P0.05)。老年人总分与受教育年限及家庭收入均成正相关(r=0.172,0.156;均P0.01)。照料者总分与受教育年限成正相关(r=0.104,P0.05)。结论农村较城市人群对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大对农村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青年社区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103名青年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公众对精神疾病态度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结果: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总体得分为(33.62±5.97)分。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对精神疾病整体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个别问题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对待精神疾病患者更包容(t=-2.022,P=0.046),对接受精神科专业人员的帮助态度更积极(t=-2.030,P=0.045);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对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更信任(t=-2.100,P=0.038)。结论:张家口市青年社区居民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歧视和误解。尚需要大力开展基层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改善基层群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19.
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现状及特征,探讨医学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的影响。方法以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为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唐山地区两所高校(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男大学生177名作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1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吸烟率显著低于理工院校(χ2=7.589,P0.01);医学院校男大学生饮酒严重程度显著低于理工院校(t=-2.303,P0.05);2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吸烟率大一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1,P0.05),二年级低于理工院校(χ2=3.921,P0.05),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5,P0.05);医学院校与理工院校饮酒严重程度大一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P0.05),二年级低于理工院校(t=-2.872,P0.01),三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9,P0.05);3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吸烟率高于二年级学生(χ2=4.394,P0.05),饮酒行为大一新生也高于二年级(t=3.704,P0.05);理工院校一、二年级间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7,P0.05),饮酒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05);4RRSQ量表得分,医学院校的镇静分量表分最高,理工院校学生分量表分最高的是寻求刺激,医学院校依赖分显著低于理工院校(t=-2.344,P0.05);5医学院校和理工院校在自我或他人所认识到的饮酒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P0.01),在工作、社会问题(t=-1.042,P0.05)、因饮酒问题寻求帮助(t=-1.180,P0.05)、婚姻家庭问题(t=-1.292,P0.05)、肝脏疾病(t=-1.0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大学生吸烟和饮酒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9,P0.01)。结论院校环境对男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北京市老年人群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200名5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1031名接受调查并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筛查,应答率85.9%.1002名排除认知功能障碍之后进行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该人群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8.8%,城镇与农村、不同区县、年龄组、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的人群,知晓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教育程度高,居住于市区的老年人知晓率相对较高(R2 =0.091,P<0.001).结论 北京市55周岁及以上人群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但对于老年痴呆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就诊途径、早期治疗及护理等知识的教育普及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