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考察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共发性。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问卷、传统受欺负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5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发生网络受欺负的青少年中,同时发生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比例依次为23.8%、54.4%、42.0%。2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发生模式分为三类:所有类型受欺负类(10.3%)、网络/言语/关系受欺负类(47.5%)和非受欺负类(42.2%)。3三类群体的抑郁、自杀意念依次显著降低(F=19.27,P<0.01;χ2=28.64,P<0.01)。结论: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尤其是言语、关系受欺负具有较强的共发性;共发性越强,其抑郁和自杀意念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工作场所欺负与员工抑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明确工作场所欺负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对效果。方法:以工作半年以上的企业全职员工为调查对象,采用团体匿名施测的方式发放负性行为事件问卷修订版(用来考察工作场所欺负,包括工作相关欺负和个人相关欺负2个维度)、自编欺负应对方式问卷(包括自我提升、反欺负、问题解决和回避4个维度)、抑郁问卷和密歇根组织评估问卷工作满意度分量表(MOAQ-JSS),共获有效问卷240份。结果:欺负总分及工作相关欺负、个人相关欺负分量表分均与抑郁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29、0.26、0.27,P0.01),而与工作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r=-0.23、-0.20、-0.22,P0.01)。自我提升型应对方式在工作场所欺负和抑郁(ΔF=9.79,P0.01)、工作满意度(ΔF=5.57,P0.05)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提升得分越低,欺负对抑郁、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越强(β=-0.52,P0.01)。结论:工作场所欺负的存在可能会损害员工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使其抑郁水平上升、工作满意度下降,但自我提升型应对方式可以缓冲欺负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移情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武汉市773名初、高中生为被试填写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基本移情量表和网络欺负量表,并用SPSS和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和青少年网络欺负显著相关,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180,0.155;P0.001),父母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显著负相关(r=-0.136,P0.001);(2)父母拒绝通过认知移情间接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欺负(ab=0.01);父母情感温暖不仅对网络欺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c’=-0.02,P0.001),还通过认知移情间接预测网络欺负(ab=-0.01);父母过度保护只能直接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c’=0.05,P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欺负有显著预测作用,认知移情在父母拒绝、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对946名7、8年级中学生进行了欺负、受欺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问卷测量.结果:参与欺负学生(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显著高于未参与学生;其中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最高,并显著高于受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但性别与欺负/受欺负身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学生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都显著高于未参与学生,应特别重视并合理干预参与欺负学生的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亲子依恋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对520名学生进行了欺负问卷和依恋问卷的集体测量。结果: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与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对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预测性,双重安全依恋型儿童欺负、受欺负频率最低。结论:母子依恋与儿童欺负、受欺负行为有密切关系,但父子依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思维方式特点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与中国人思维方式问卷对783名初中与高中学生施测,并对思维方式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青少年思维方式问卷得分高中组高于初中组(59.1±8.6/56.3±8.3,F=19.88,P=0.000),单亲家庭高于双亲家庭(57.6±6.5/54.5±9.1,F=3.89,P=0.049);高辨证思维得分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的五个维度得分较辨证思维得分低者高(F=5.1106-39.88,P<0.01)。低辨证思维得分学生中,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少地使用自我感受的应对方式(2.0±0.8/2.1±0.7);高辨证思维得分学生中,非独生子女则比独生子女更多地使用自我感受的应对方式(2.5±0.8/2.3±0.8)。低辨证思维得分学生中,下岗职工子女比在岗职工子女更多地使用自我感受的应对策略(2.8±1.0/2.0±0.7,P<0.01);辨证思维得分高的青少年则正好相反。结论:青少年思维方式对其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影响;思维方式与家庭情况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6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1-3 ] (PIU ,pathologicalinternetuse) ,又称网络成瘾[4-8] (IA ,internetaddiction)、网络成瘾障碍[9] (IAD ,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强迫性网络使用[8] (compulsiveinternetuse)等 ,每个术语均反映了对过度上网 (excessiveInternetuse)性质的不同理解。纽约市精神病学家Ivan博士[9] 于 1995年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 (IAD ,internetaddictiondis order)”…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对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和心理测验选取接受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和中学生对照组被试各25人,采用空间Stroop任务的变式进行研究。结果: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557.6±93.3)ms vs.(533.9±85.3)ms,(532.1±88.9)ms,P0.001],对照组对组成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消极词[(509.5±80.3)ms vs.(496.1±72.3)ms,P0.05]。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对组成消极词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P0.05),而对组成积极词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青少年表现出对消极情感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从324名学生中用Young的网络成瘾10项诊断标准问卷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者60名.年龄12-19岁.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时间透视简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P=0.012];现在时间定向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呈正相关(r=0.38,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较高相关(r=0.42,P<0.01),可直接预测病理性互联阿使用(R2=17.5,P<0.001).结论:上网动机、人际关系和现在定向对网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联网正在成为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许多经验性的事实表明 ,适当的互联网使用可以对人的心理行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 ,过多的卷入互联网或者病理性的互联网使用可能引起用户的时间管理或身心健康问题 ,并且 ,可能与他人或其它日常活动发生冲突[1 ] 。尽管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词汇 ,如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互联网滥用来定义病理性的互联网使用模式 ,但是这些词汇的内涵却趋于一致 ,即错乱的互联网使用 (disturbedinternetuse)。众多研究者围绕互联网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 - 4 ] 。同时 ,研究者尝试用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1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抑郁、焦虑发生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1所,农村初中、高中各1所,整群抽取全体高一、二年级和初一、二年级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618份,采用Zung焦虑、抑郁量表和网络成瘾诊断问卷(IAT)为测试工具,筛查出没有抑郁、焦虑但有不同程度互联网使用的中学生1122名,并对其中的1041名随访9个月,之后再次测量其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组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了将近1.5倍(IRR=2.5,95%CI=1.3~4.3)。结论病理性使用互联网可导致中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压力、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广州某中学88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在学习、受惩罚、健康、其他生活事件压力和总体压力上,网络成瘾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幻想和发泄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网络成瘾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学习压力、丧失因子、其他压力有关联.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受欺负量表对8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网络受欺负的经历上,男生显著多于女生(t=6.82,P<0.01),低年级生显著多于高年级生(t=3.82,P<0.01),理工类学生显著多于文史类学生(t=3.84,P<0.01);2女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男生(t=2.99,P<0.01);3上网时间较少的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F=3.13,P<0.05);4网络受欺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1),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1);5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07。结论:网络受欺负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又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的相关性研究*刘贤臣马登岱刘连启赵贵芳李传琦孙良民**杨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生活事件是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并进而导致健康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现状,为预防与干预网络欺负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南省3所中学抽取1234名青少年,采用网络欺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率为52.19%,性别和学段在不同类型的网络欺负发生情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网络欺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4.84,P0.001),初中生的网络欺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t=2.70,P0.01),上网时长与青少年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09,P0.01)。结论:不同形式的网络欺负发生率和青少年网络欺负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段差异;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网络欺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应对方式特征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5例网络青少年(研究组)及35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等六项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83,-3.682,-2.402,-2.514,-3.220,-2.414;P<0.01或0.05),矛盾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4,P<0.05);2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3,-3.801;P<0.01),自责、幻想及逃避3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9,3.092,3.354;P<0.01);3研究组亲密度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1,P<0.01;r=0.394,P<0.05),与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4项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58,-0.406;P<0.05;r=-0.478,P<0.01);情感表达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05;P<0.05),与幻想、逃避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P<0.01;r=-0.418,P<0.05);矛盾性评分与幻想、逃避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7,0.354;P<0.05),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0.386,-0.361;P<0.05);娱乐性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490,P<0.01;r=0.381,P<0.05),与幻想、逃避、合理化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6,P<0.01;r=-0.352,-0.378;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与其采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中职生未来取向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为减少中职生学习倦怠感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方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700名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习倦怠与未来取向的3个因子未来认知、未来情感和未来意志行为均呈负相关(r=-0.10,-0.08,-0.43;P0.05),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1,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1);消极应对与未来认知、未来情感和未来意志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28,-0.25,-0.12;P0.05),积极应对与未来认知、未来情感和未来意志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40,0.28,0.48;P0.01),积极应对在未来认知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Z=-2.75,P0.01)。结论:中职生的未来认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从而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15,自引:12,他引:103  
本文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365名13-20岁的青少年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青少年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及升学压力等来自学习方面的事件发生频度较高,应激强度较大。青少年对生活事件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消极应对方式与事件应激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修订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并考察其基本特征。方法:选取了初中和高中年级的青少年1013名,使用修改后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的青少年的应对方式进行的t检验。结果:量表包括5个因素,共解释方差45.17%;验证性凶素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RMSEA=0.067:t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对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效应。结论: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并且其基本特征存在年龄、性别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与应激源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组680例年龄16~18岁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制深入访谈提纲的测评,与常模比较,并做相关分析。结果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表现突出;应激源和SCL-90得分均高于常模,(P&lt;0.05或P&lt;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应激源总分、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总分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应激源、应对方式高度相关;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之间相互关系影响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