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Cu~(2+)诱导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PM)共同孵育以及紫外线(UV)照射的方法都能够导致LDL的氧化修饰,表现在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相对电泳迁移率(REM)、在420nm的荧光强度和经清道夫受体的降解速率等的增加。LDL的脂质过氧化修饰,除用作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外,还是一种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比较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维生素C(VC)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及对已受到氧化修饰LDL的作用。在Cu~(2+)与LDL温育前加入VC,能使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生成及琼脂糖电泳迁移率增加,使荧光物质的强度受到抑制,防止维生素E含量减低。但当Cu~(2+)与LDL温育3h后加入VC,再继续温育24h,与不加VC相比,TBARS 含量和琼脂糖电泳迁移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VC对LDL氧化修饰有抑制作用,对已受到氧化修饰的LDL(O-LDL)无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文中旨在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e)对人LDL体外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共分为6组(每组6份样品):LDL组;LDL+Cu2+组;LDL+Cu2++二甲双胍组,将加入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又分为10μmol/L组;20μmol/L组;5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二甲双胍对Cu2+介导LDL氧化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含量和电泳迁移率(relativ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REM)的变化,分析二甲双胍对LDL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LDL在体外铜离子介导下,24 h后其TBARS含量和相对REM增大,表明铜离子可诱导LDL发生氧化修饰。当加入二甲双胍后,氧化LDL的TBARS含量和相对REM较对照组低,2组相比,P<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24 h,随二甲双胍浓度增加,其氧化LDL的TBARS含量和相对REM变小,抑制加强,二甲双胍降低LDL的TBARS值以及减慢LDL的REM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铜离子在体外能介导LDL氧化,二甲双胍能抑制铜离子介导的LDL氧化,能有效地降低LDL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抗脂质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修饰的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体外丙二醛(MDA)修饰的脂蛋白(a)[Lp(a)]结构与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酶活性物质实验(TBARS)和脂蛋白琼脂糖电泳显示经MDA修饰后,Lp(a)脂质过氧化程度增高,负电荷增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实验和对125I-MDA-LDL降解抑制实验揭示,丙二醛修饰的Lp(a)较天然Lp(a)更明显提高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胆固醇酯的蓄积和对125I-MDA-LDL降解的抑制,证实了Lp(a)经丙二醛修饰后易被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识别和摄取,导致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此外,通过比较MDA-Lp(a)与MDA-LDL氧化修饰的难易度和对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提示Lp(a)分子中载脂蛋白apoB-100在丙二醛修饰Lp(a)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说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与 AS 的发生呈正相关。同时,随着对 LDL 可以受到脂质过氧化修饰(简称氧化修饰)这一性质的了解和对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LDL)特性的研究,表明 AS 的某些病理过程和环节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根据新近文献和我们的工作说明 O—LDL 在 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对Cu2 + 、Fe2 + 介导的体外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LDL并与CuSO4 及FeSO4 在 37℃温育不同时间 ,使LDL在体外氧化修饰。抗氧化组在温育前加入不同浓度的Tf。检测各组LDL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①LDL与Cu2 + 或Fe2 + 温育后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并呈明显的时间效应。②在Cu2 + 或Fe2 + 修饰前加入不同浓度 (10 0、2 0 0、4 0 0 μg ml)的Tf能使LDL中MDA生成明显减少 ,VitE含量下降明显减缓 ,并显著提高SOD活性 ,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当Tf浓度为 4 0 0 μg ml时 ,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 71.6 5 % ,79.86 % ;SOD活性提高率分别为 14 1.5 5 % ,14 6 .6 9% ;VitE降低减缓率分别为 6 9.5 2 % ,85 .10 %。结论 :Tf对Cu2 + 或Fe2 + 介导的LDL氧化修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而可能参与机体对AS的防治。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Cu2 + 或Fe2 + 诱导的自由基生成 ,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质SOD、Vit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血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OMI患者及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各 32例 ,空腹 12h后查血清脂质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OX LDL、内皮素 (ET 1)和一氧化氮 (NO)水平 ,老年OMI患者给予血脂康 0 .6 g ,每日 2次 ,8周后复查OX LDL、ET 1和NO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老年OMI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脂质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血清中OX LDL和ET 1水平升高 [(1171.1± 5 0 4.2 )对 (4 14.9± 10 7.8) μg/L和 (10 4.48± 32 .30 )对 (6 4.40±18.0 4) pg/ml) ],NO水平低于对照组 [(4 4.78± 15 .40 )对 (77.78± 2 5 .79)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经血脂康治疗后 ,老年OMI患者OX LDL和ET 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874.2± 30 5 .0 )对 (1171.1± 5 0 4.2 ) μg/L和 (89.15± 2 0 .78)对(10 4.48± 32 .30 ) pg/ml],NO水平升高 [(5 6 .6 0± 13.6 2 )对 (4 4.78± 15 .40 )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血脂康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低OX LDL水平 ,保护老年O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程度相关的指标:LDL的维生素E含量、游离氨基减少百分率、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和荧光物质的产生量,比较了槲皮素、芦丁与BHT的抗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槲皮素、芦丁抗氧化能力近似,二者均优于人工合成的酚类物质BHT。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一种快速提取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其氧化修饰的方法,获得的LDL可达电泳纯。用CuSO_4催化LDL氧化修饰,其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为作用前及用EDTA保护(200mmol/L)的LDL的5倍(P<0.0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将修饰的LDL与自然LDL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转铁蛋白 (Tf)对体外已受到Cu2 、Fe2 修饰的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分离正常人血浆HDL、LDL和VLDL ,在 37℃分别与CuSO4 及FeSO4 温育 6小时 ,使脂蛋白在体外氧化修饰。转铁蛋白组在氧化修饰后加入4 0 0 μg ml的Tf作用 8小时。检测三种脂蛋白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维生素E(VitE)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①HDL、LDL和VLDL与Cu2 或Fe2 温育后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 ,并呈明显的时间效应。②在Cu2 或Fe2 修饰后加入 4 0 0 μg ml的Tf能使明显降低HDL、LDL和VLDL中MDA生成 ,阻止VitE含量下降 ,并显著提高SOD活性 ,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结果提示Tf能显著逆转Cu2 或Fe2 介导的血浆HDL、LDL和VLDL氧化修饰 ,可能为一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断Cu2 或Fe2 诱导的自由基生成 ,保护内源性抗氧化物质SOD、Vit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聚β-羟基烷酸酯作为一种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的微生物合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成本高、质脆,特别是加工温度区间窄,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就宾结构特点,质脆的原因,共混改性的手段、尤其是近几年混改性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密度1.025~1.050mg/L)的组成和抗氧化性。方法:用超速离心提取正常人LDL,再运用密度梯度离心将LDL分成不同亚组份,并观察体外Cu2+氧化LDL不同亚组份氧化产物234nm处吸光度的变化(氧化曲线)。结果:密度越高的亚组份,电泳迁移率越快,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比值越低。TG/CH比值越高的亚组份抗氧化修饰的能力越低。若在氧化体系中加入刺梨汁,能明显起到抗氧化作用。结论:抗氧化剂能提高LDL抗氧化能力,提示刺梨汁中有关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铸造陶瓷的表面着色是一个依赖技术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经黄色、橙色着色剂着色后的铸造陶瓷盘应用薄层同色着色剂及红、绿、蓝、紫色着色剂后的色度测量,发现同色着色剂的应用使饱和度增加;红色、绿色可使其色相偏红、偏绿;蓝色、紫色可有效地降低饱和度,但使色相有不同程度地偏绿偏红。  相似文献   

14.
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高度协调的表观遗传调控,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以激活或沉默基因的转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可以抑制造血干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增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多种HDACIs,如曲古他汀A、丙戊酸钠等,被用于在体外无血清培养中与细胞因子组合联合处理造血干细胞,尤其是脐血造血干细胞,促进与干细胞自我更新相关的多能基因的转录表达,抑制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扩增,抑制分化,获得数量更多的长期重建细胞。小分子HDACIs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有望改变脐血干细胞数量不足、造血及免疫重建延迟的缺陷。大规模高通量筛选出扩增作用强的HDACIs、选择不同通路表观修饰剂协同作用、筛选高选择性HDACIs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聚烯烃类分离膜表面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介绍了高能辐射接枝、光引发接枝、等离子体接枝、表面臭氧处理、以及超临界CO2状态下接枝等表面改性方法的特点,分析了改性后聚烯烃膜的性能,并对聚烯烃分离膜表面改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PU)预聚体,用该预聚体对已合成的三官能度环氧树脂(TEP)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力学分析(DMA)表征了交联物(TEP-PU)的基团变化、断面形貌、热性能和动态性能。研究表明:PU链段成功连接到TEP分子链上;当m(PU)∶m(TEP)=5%时,TEP-PU固化物的巴氏硬度为41.4 HBa,冲击强度为23.32 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明显提升,改性的TEP断面呈现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评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酰化,醚化,酯化,接枝和交联等化学改性方法,简要介绍甲壳素衍生物在化妆品,医学和环保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发其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泪囊鼻粘膜单瓣吻合、吻合瓣固定于切口鼻侧皮下、延迟拔除引流导管在泪囊鼻腔吻合术(DCR)中对慢性泪囊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7月~2003年8月接受传统或改良DCR患者150例(160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改良DCR与传统术式在手术结果、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0.5~3a(平均18.5个月)随访,改良术式治疗64例(67眼),其中治愈65眼(97.10%),好转1眼(1.45%),无效1眼(1.45%),总有效率达98.55%。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肿胀轻、拔管简单、无出血,患者无痛苦;传统术式治疗86例(93眼),治愈79眼(84.95%),好转4眼(4.30%),无效10眼(10.75%),总有效率达89.25%;11例术中出血影响手术进行,19例术后拔除油纱条时明显出血,需要再次填塞鼻腔,患者疼痛明显、紧张不安,术后肿胀明显。两者治愈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率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表观遗传修饰对神经发育、神经干细胞命运决定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异常升高的DNA甲基化修饰抑制了一些修复基因的表达,影响亨廷顿病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H3K27ac和H3K9ac组蛋白修饰增加,影响神经变性;RNA甲基化修饰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两种疾病动物模型中呈现差异化的改变。因此,表观遗传修饰可能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参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及其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常州市有螺环境改造现状,为螺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有螺环境资料,对所有有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环境分类,建立数据库分析各类环境特点,并应用Google Earth软件绘制分布图.结果 常州市有螺环境共计6 174个,面积3 911.97万m2,分布于7市(县、区)的51个乡(镇)、414个村.根据环境分类,Ⅱ类环境最多,Ⅰ、Ⅱ、Ⅲ、Ⅳ类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24.8%、54.4%、11.3%、9.5%.金坛市、武进区、溧阳市的有螺环境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0%、24.4%、24.0%.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以现况Ⅱ类环境居多,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以现况Ⅰ类环境居多.Ⅳ类环境主要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分别占68.3%、25.9%.江湖滩、内陆和山丘3种类型流行区有螺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9%、49.8%、40.3%.3种类型流行区均以Ⅱ类环境居多,面积分别占52.3%、50.1%、60.2%,Ⅳ类环境所占比例分别为22.5%、14.1%、0.7%.结论 常州市有螺环境分布广,面积大,应重点加强对Ⅲ类、ⅣV类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