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是一个过程 ,不仅是一个结果 .最初对死亡的界定是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的标准 ,但是人造呼吸器使心脏和肺可能似仍在工作 ,后来就有了脑死亡的概念 ,一旦脑的活动停止 ,就不能恢复知觉 ,以后器官移植的发展 ,使对脑梗死的界定就更重要了 ,脑死亡者是理想的器官损献者 ,但是如果心脏跳动停止 ,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能够用于移植的唯一器官就是肾脏了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涉及法律的问题 ,它将涉及道德利益和文化 ,大部分国家在法律上都承认了脑死亡这一概念 ,但也有些国家对抗 ,有人认为这一脑死亡的标准 ,仅是保证从死亡捐献者体内摘除…  相似文献   

2.
脑死亡“死亡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先涛  舒升凡 《医学信息》2009,22(5):761-762
目前对“死亡”概念的界定通常有三种情况,即呼吸死、心脏死和脑死亡。呼吸死即以呼吸停止为确认死亡的标准,是一种最传统、最古老的死亡诊断标准。但人工呼吸机的出现使这种死亡观逐渐被人们所抛弃。Black法典给死亡的定义“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只要有心跳,哪怕极其微弱,就表明人依然活着。  相似文献   

3.
据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7日报道,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日前透露。卫生部已经起草完成了脑死亡相关标准,但是,距离真正施行还有一段路要走,也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脑死亡和呼吸、心跳停止的死亡标准并行,让人们自己来选择适用的死亡标准。据介绍,“脑死亡”的判定要有严格的程序,对医师的资质有很高的要求,进行“脑死亡”判定的医师不能参与器官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以一颗已经停止跳动的实验鼠心脏为“框架”,培育出了一颗重新开始怦怦跳动的活体心脏。这一成果在未来将有望实现“定制器官”的梦想,不仅解决移植器官的来源问题,更有望免除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以一颗已经停止跳动的实验鼠心脏为“框架”,培育出了一颗重新开始怦怦跳动的活体心脏。这一成果在未来将有望实现"定制器官"的梦想,不仅解决移植器官的来源问题,更有望免除排斥反应。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在研究中首先从一只死亡的实验鼠体内取出一颗完整的心脏,利用一种名为“去细胞”的方法去除了其中不需要的细胞,但完整地保留了心脏基本的胶原结构。之后,科学家向其中注入从新生鼠体内提取的未完全发育的心脏细胞,并供给营养,让其在实验室中生长。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巴马小型猪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死亡作为移植物延迟性功能恢复和慢性失功的潜在影响因素,对移植器官的损伤有待于深入研究。这就要求建立稳定的脑死亡实验模型,并制定客观性强、简便易行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本实验拟利用巴马小型猪的脑死亡模型,初步探讨动物实验脑死亡的判定标准。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和分组: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巴马小型猪31头,随机分为:脑死亡组(B组,n=26),建立脑死亡模型并维持24h;对照组(C组,n=5),持续麻醉维持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1.2脑死亡模型的建立和维持:经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1],多道生理记录仪…  相似文献   

7.
在心脏移植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心脏是停止跳动的,只有手术结束,主持医生才能重新"激活"心脏,让它重新跳动起来。现在不一样了,美国TransMedics公司研制出一套装置,可以让切下来的心脏一直保持跳动,移植手术的实施过程也变得更为容易。  相似文献   

8.
陈少珍  周春燕  张建 《医学信息》2010,23(17):3174-3175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脑死亡作为新的死亡判定标准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但在中国,受医学知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脑死亡仍然存在许多不解和误解。脑死亡立法更是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其实,脑死亡立法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本文将从医学基础、伦理原则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1 新型植入式除颤器医学电子学中一个特别活跃的领域是新型的植入式除颤器,当出现心率紊乱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这种称作“个人医助”的除颤器就发挥了作用。自1985年以来,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们不断地改进这种体内植入式除颤器。这种除颤器工作过程是发放电击,使心脏停止不正常搏动,并恢复正常跳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终方法.脑死亡患者越来越多的成为器官供体.由于脑死亡后儿茶酚胺类物质急剧释放,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影响供心质量.本文就脑死亡后儿茶酚胺类物质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 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包括脑干在内全脑功能完全、不可逆转地停止后进行器官捐献。各种原因致供者脑死亡而身体器官功能可用于器官移植,这一类供者是器官移植供者的主要来源之一。 胰肾联合移植术:是同期进行胰腺和肾脏移植,将供肾置于腹膜外,胰腺置于腹腔,是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不仅能治愈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背景: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供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者的手术安全及长期存活,但是国内目前对于胰肾联合移植供胰评估标准并无统一规范。 目的:总结分析6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胰的评估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潜在供胰的评估、获取及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胰和供肾来源于器官获取组织主导的公民器官捐献,脑死亡供者根据《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进行判定。通过胰肾联合移植供胰评估的主要标准、次要标准和禁忌证,对供者进行严格评估和筛选。结果与结论:对168例供者进行严格评估,共成功完成63例胰肾联合移植供胰的评估、获取和手术,供胰的冷缺血时间为145-320 min。手术方法均采用改良的同侧胰肾联合移植术。6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例受者术后需口服降糖药,1例受者恢复胰岛素使用,余受者血糖正常,均成功摆脱降糖药和胰岛素,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作者所在移植中心胰肾联合移植前供胰评估标准,可以简单有效地进行供胰评估,提高了供胰利用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ORCID: 0000-0003-2967-2233(刘路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所谓猝死,就是在事先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出乎意料之外地突然死亡。有的正在伏案看书或尚在睡眠之中,心脏即停止跳动;有的发病后拖延6~24小时才死亡。 由于病者和家属对猝死都没有精神上的准备,所以就带来了不少问题。 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一些猝死的实际病例,多发生在下列情况中: 剧烈运动:运动本是对老人健康有益的,但运动过度,也会发生不良后果。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在跑步、游泳等运动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脑电分析的脑死亡判定方法,对于早期发现非脑死亡患者和避免脑死亡误判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脑死亡判定的一个指标,近似熵被引入到对疑似脑死患者脑电信号的分析中.本研究首先将现有的静态近似熵分析法扩展到动态近似熵分析法,并用来识别昏迷患者与脑死亡者,观察患者病状变化的过程.由于在采集脑电信号的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所以在动态近似熵分析之前,引入小波分析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噪的前处理.通过对实测患者数据的分析和验证,使疑似患者的不同状态和病状变化过程得以观察和识别.结果表明:昏迷患者与脑死者的脑电信号存在特征差异,昏迷患者的动态近似熵小于脑死者的动态近似熵.  相似文献   

14.
一个心脏电活动的相对简单的模型,可以有助于解释突然冠心病死亡的原因当大学篮球明星。Gathers在一次比赛中倒下并在两小时后死去,人们震惊地意识到,心肌梗塞甚至会发生于处于很好状况下的青年人和运动员。在报刊上心肌梗塞被报道得不象艾滋病或癌症那样多,但是它在这个国家中导致死亡的人数——每年多于50万美国人。许多这种死亡。是由受损伤的心脏中电活动的紊乱而引起的。这些电活动紊乱引起心脏不规划地跳动或心室纤颤。不幸  相似文献   

15.
脑死亡又称为不可逆性昏迷,是指全脑功能呈不可逆性丧失,虽然暂时患者心跳还未停止,但脑功能永不恢复,在一定时间内心跳也必然停止。因此如何在脑死亡发生前进行积极抢救,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脑电图电静息在诊断脑死亡的价值,多数学者都持肯定意见。世界各国如美、英、日、法等对诊断脑死亡虽然都有各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背景: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和选择以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的方式对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和选择以及心肌细胞的保护研究进行分析。心脏移植的实施,需要有合格的供体器官。首先,要做好供体的管理和选择,其次,需要供体心肌保护和转运,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与结论:对于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国家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制定标准和规范,使器官移植更加公开化、规范化、合法化,提高供心功能保护的效果,延长供体心脏的保存时间。心脏移植的全过程普遍应用低温停搏法,供心运输期间常用冷浸法保护心肌。随着脑死亡标准等相关规定的出台,供心保护的深入研究,边缘供体的拓宽,会使器官移植供体数量有所增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早在1775年欧拉对脉搏波的传播进行了研究。直至1914年,其他研究者开始强调了动脉顺应性和血液的惯性对脉搏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临床生理学的角度作一概述。一、脉搏波传播的概念: 祖国医学认为,“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心脏是一个搏动泵,血液随心室收缩而间歇地流入动脉。心脏每舒缩一次,在动脉系统中就产生一个脉搏波。心室收缩射血时,血液流向血管使动脉扩张;心室舒张而停止射血时,动脉便弹性回缩,使血压时高时低产生脉动,动脉管壁也时张时缩发生振荡,这种脉动能量犹如水面的涟漪波及和影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中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还以每年超过10%的增量扩大,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供体短缺问题。导致目前中国器官供体短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公民究竟如何看待遗体器官捐献,他们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公民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实施?目的:了解中国传统观念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900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①有55.16%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他人,有24.22%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11.94%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其实是自己生命的延续。②有70.00%的民众认为捐献的器官应该用于器官移植事业,以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其平均得分为 2.53 分;而建议将捐献器官应用于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比较接近,平均得分依次为 1.72 和 1.75。③有65.01%的民众支持采取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24.33%的民众支持采取脑死亡的标准判断人死亡,还有10.66%的民众认为不清楚采取什么方式。④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大部分民众认为以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为最佳方法,认为捐献器官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别人,捐献的器官应首先应用于器官移植,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心脏是人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个形成的器官,在原肠胚形成后不久,胚胎前缘脊索前板前面的中胚层细胞密集,形成前后纵行、左右并列的一对生心脊(心脏形成的原基),它们继续发育,中央逐渐变空,沿着胚胎腹侧中线形成一对跳动的心管。接着发生心管融合、环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死亡状态对巴马小型猪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 (PKC)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为脑死亡组与对照组,每组5只。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对照组仅开颅麻醉维持。于脑死亡后6、12和24 h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T(cTnT)、IL-1β、IL-6及TNF-α水平,24 h开胸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结构变化,电镜观察心脏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KC-α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PKC-α mRNA表达。结果: (1)心肌组织学变化:脑死亡后24 h可见心肌结构改变,光镜下见心内膜下片状出血,心肌溶解,断裂;电镜下见线粒体水肿,肌纤维模糊融合,嵴部分消失,膜部分融合。(2)血清cTnT变化:脑死亡组血清cTnT自脑死亡后6 h开始升高,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各时点两组相比脑死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炎症介质变化:脑死亡组IL-1β、IL-6、TNF-α水平自6 h开始升高,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各时点两组相比脑死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心肌细胞中PKC-α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脑死亡组PKC-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死亡导致巴马小型猪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损伤,炎症介质水平升高;脑死亡时心脏PKC-α 表达水平升高。PKC-α的活化可能参与了脑死亡状态下心脏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