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57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与经验。方法统计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底徒手锥颅抽吸引流的脑出血576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存活率为82.29%,62.87%的存活者出院时ADL可恢复至Ⅰ~Ⅲ级,生活自理或半自理。结论手术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1~3d,其次是7~24h。徒手锥颅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简便经济,适合有CT的基层医院开展。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诱发再出血,并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2.
3.
4.
孙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2)
目的探究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CH)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HCH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45例,实施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统计2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临床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及术后1周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hs-CRP、IL-6、NSE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1.11%(41/45)远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H患者予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进一步提高血肿清除率,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8收治的72例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以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7d优良率、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量表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术前和术后7d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观察组术后7d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dNSE、hs-CRP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机体炎症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取呼定位锥顿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2例,具有准备时间短,损伤小,安全易行的优点,且疗效较内科保守治疗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3-72岁,平均55.86岁。入院时(发病当时至8天)均做头颅呼,并测量计算血肿量(即血肿毫升数。1/2长轴×短轴×层次高度[1],血肿量为20-110ml,平均52.72±24.57ml。血肿部位:丘脑一内囊型13例,破入脑室7例;壳核一外囊型5例,破入脑室1例;丘脑出血3例,破人脑室2例;脑叶出血9例,破人脑室3例;混合出血2例,破入脑室1例。入院… 相似文献
7.
锥颅血肿抽吸、冲洗和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10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冲洗和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定位锥颅反复抽血和用生理盐水置换冲洗后放入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106 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与对照组57 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前者P< 0.01,后者P< 0.05)。结论 本疗法优点多,安全有效,适用于病情轻,血肿量< 60 m l者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高血压脑出血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42~80岁。平均63.5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5例是再次出血。1.2临床表现发病时血压均增高(22.5~33/10~17kPa)。嗜睡5例,浅昏迷17例,中度昏迷16例,深昏迷9例。1.3头颅CT检查均为幕上出血,血肿量30~90ml,出血位于基底节区36例,其中25例破入脑室,双侧脑室铸形6例,脑叶出血11例。1.4手术方法及结果20例病人发病7h内手术,16例7~12h内手术,11例在发病24h后手术。根据CT定位锥颅置管抽吸血肿量的60%以上,注入尿激酶引流,置管时间最短3d,最长11d。47例病人40例存活,7例死亡。存活… 相似文献
9.
锥颅血肿抽吸,冲洗和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106例疗效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冲洗和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头颅CT定位锥颅反复抽血和用生理盐水置换冲洗后放入引流管,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10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与对照组57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结论 本疗法优点多,安全有效,适用于病情轻,血肿量〈60ml者。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9例。本组血肿量28至127ml。平均59ml。发病至抽吸时间6小时至5天,平均2天。抽吸清除血肿量约60%-80%。根据残留的血肿量决定从植入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以溶解血凝块引流清除。结果本组有12例在抽吸后12小时有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6.8天。7天后神经功能缺损各分减少144分,12例死亡。42例存活病例随访半年,显著进步7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选内科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x~2=9.2723,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x~2=8.3824,P<0.01)。结论 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脑功能的恢 复,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230例颅内出血锥颅穿刺治疗及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亚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1):38-39
<正> 我院自1992~1997年收治颅内出血行锥颅穿刺治疗230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132例,自发性脑出血20例,外伤性脑出血78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144例,女性8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5岁。发病最常见的年龄:外伤性脑出血20~40岁,高血压脑出血55~65岁,自发性脑出血30~40岁。汉族157例、维族55例、回族15例、哈萨克族2例、克尔克孜族1例,发病后至穿刺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16天,一天内入院者最多,入院时神志清醒90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海拔地区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55例中等量(30~6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其中行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微创组)75例,保守治疗(保守组)80例。结果住院期间微创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也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生存率高,治疗高海拔地区中等量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血肿外引流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锥颅穿刺术对5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例锥颅引流术后中线仍明显移位者,后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生存49例,其中恢复良好20例,轻残19例,中残7例(含4例后来改为开颅手术者),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均为术后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家属拒绝开颅者。结论锥颅穿刺术治疗GCS评分8分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1-01-2004-12采用CT定位下穿刺置管抽吸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形成病人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云禄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5):382-382
<正>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84例脑出血患者,男49例,女35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35-50岁18例,51-60岁37例,61-70岁24例,>70岁5例。术前意识状态:神志清醒9例,嗜昏睡30例,浅昏迷21例,中深昏迷17例,有意识障碍者共68例,占80.9%。脑疝3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例。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术的预后判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建立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术后30天内预后的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3例经锥颅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影响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 ,术后 30天死亡 31例(2 7.4 % )。单因素分析表明 ,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和锥颅手术时间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意识水平P <0 .0 0 1,余均P <0 .0 5 )。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仅有意识障碍、出血量 2个危险因素可作为判别因子 ,应用建立的判别模型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 ,显示判别模型方程准确度为 72 5 %。结论 意识水平、出血量是影响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由此建立的 30天生存和死亡的判别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致残率高等特点,我院采用CT定位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中男20例,16例,年龄39-71岁,有高血压病史32例,所有均经O证实。1.2方法穿刺血肿见有陈;目性血液流出后置管,用10毫升无菌针管抽吸,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根据出血凝固情况,注入尿激酶5(XXy-1000单位于血肿腔内,固定并封闭引流管,3-wth后放开引流。1.3结果36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16.7%,对出院患者进行3月至2年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ADL)[‘1评定,AD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