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结直肠手术后病人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32例结直肠中等以上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试验组病人于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 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粪链球菌(菌品名:金双歧),每天2次,每次4片,直至出院.对照组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病人术前及术后4~8 d的胃肠道症状、生命体征、粪便性状及量和菌群比例等. 结果:①胃肠道症状: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腹胀天数、总腹痛天数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腹泻及腹泻评分:两组病人在术后第6天腹泻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腹泻天数、总腹泻人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人腹泻评分在术后第6天有显著性意义.③菌群比例:试验组病人菌群比例(杆菌/球菌)术后3次均比对照组高,术后第2次监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结直肠术后病人中,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改善病人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严重程度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体肠道内定植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调节肠道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饮食结构及环境变化导致的肠道菌群丰度及结构的改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可能性致癌菌株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降低大肠癌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微生态系统,在结直肠癌(CRC)的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学科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地从不同层面认识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对CRC治疗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CRC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溧阳市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新确诊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提取新鲜粪便中纯化基因DNA后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同时将粪便样本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培养,对菌群进行鉴定及计数.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对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氨的影响,并讨论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2例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治疗前1d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氨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及血氨水平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肠道菌群水平和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氨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乳杆菌属(9.68±0.85)lgCFU/g和肠球菌属的菌落数(11.06±1.11)lgCFU/g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患者酵母样真菌菌落数(3.51±0.43)lgCFU/g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亦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氨水平(38.9±9.7)mmol/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亦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微生态制剂可增加肝性脑病患者肠道乳杆菌等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肠源性血氨的产生,从而减轻血氨对大脑的损害,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在四川地区长期生活的33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和33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粪便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Shannon指数较健康人低(P<0.05),而ACE指数、Chao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厚壁菌门(P<0.001)、放线菌门(P<0.01)降低,梭杆菌门(P<0.01)、疣状菌门(P<0.01)升高。在属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毛螺菌属、瘤胃球菌、粪球菌、霍氏真杆菌等相对丰度降低(P<0.01或0.05),UBA1819、毛螺菌科UCG.010、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P<0.01或0.05)。属水平肠道菌群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多尔菌属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四川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呈现有益菌较少、有害菌增多的特征,其发生可能与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颤螺科UCG.002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微生态制剂对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分布、血浆内毒素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菌落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酵母样真菌菌落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肠道菌种菌落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和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和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微生物制剂能够显著改善CLF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降低其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延缓病情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腑汤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例给予常规肠道准备;研究组患者例给予通腑汤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菌群改变状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中计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后Ⅲ度肠道菌群失衡9例,Ⅱ肠道菌群失衡12例,Ⅰ肠道菌群失衡7例,而研究组分别为2例、7例、6例.在Ⅲ度肠道菌群失衡率方面,两组各自占比30%、6.67%,两组患者菌群失调状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1例,占比3.33%,常规组8例发生并发症,占比26.67%,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针对结肠癌患者予以通腑汤肠道准备,有助于减少术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起到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肝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保肝、补充白蛋白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相同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分别在治疗前1d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肠道菌群及变化、血浆内毒素变化、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肠道菌群、内毒素、IL-1、IL-6、TNF-α均在相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属的菌落数,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酵母样真菌菌落数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毒素(30.66±23.2)pg/ml、IL-1(93.3±11.4)ng/L、IL-6(70.4±12.8)ng/L、TNF-α(130.4±22.8)ng/L,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血浆内毒素与IL-1、IL-6、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调整慢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减轻血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的损害,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我院2011年5月至7月共70例限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于术前5d至术后7d每日分别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制剂和安慰剂,于术中采集结直肠组织标本,超微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紧密连接结构,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RT—PCR技术分析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采用UssingChamber技术评估肠上皮通透性。术后第7天收集患者粪便标本和血标本,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粪便菌群多样性,并采用细菌培养方法对特定细菌进行定量检测。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泻腹胀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及术后感染并发症等临床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结直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明显改善,Western blot和RT—PCR均证实试验组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蛋白:P均〈0.001;mRNA:P=0.005、0.001、0.006),跨膜电阻增加[(28.3±5.2)Ω·cm2比(22.1±4.7)Ω·cm2,P=0.002],对大分子物质甘露醇的通透性降低[(0.91±0.17)%比(1.65±0.33)%,P〈0.001];肠道菌群的T—RFLP及细菌培养检测发现,试验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P=0.006),肠道双歧杆菌[(143.4±35.9)比(100.0±0.0),P=0.002]和乳酸杆菌[(111.3±52.9))比(100.0±0.0),P〈0.001]生长增加,产气荚膜梭菌生长减少[(66.2±23.7)比(100.0±0.0),P〈0.001]。临床观察发现,试验组术后排气[(2.5±1.7)d比(4.5±2.0)d,P〈0.001]和排便时间[(5.0±1.3)d比(6.3±1.1)d,P=0.002]显著缩短,腹泻(20%比40%,P=0.005)和腹胀发生率降低(35%比60%,P=0.02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增强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维护肠道菌群稳态,显著缩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降低腹泻和腹胀发生率,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态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均较同组术前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IgG、IgM和IgA均较同组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CRP、TNF-α和IL-6水平均较同组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为23.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微生态肠内营养有助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平顶山市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流行特征及其肠道菌群分布特点。方法 以平顶山市某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在同期以1∶1选择年龄±0.5岁、性别相同的同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并采集粪便用于肠道菌群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2组人群的主要肠道菌群分布及菌量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141例和健康体检者141名,病例组男性83例,女性58例,男女性别比为1.4∶1,病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3.21±7.24)岁,以50~5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汉族病例占88.65%。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9.72%。病变部位多在直肠(占51.77%),临床分期Ⅱ期病例最多(63.83%)。对照组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4.01±7.68)岁,男性83人,女性58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新确诊结直肠癌病例的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临床分期的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Ⅲ期患者乳酸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更少,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更多。结论 平顶山市新确诊结直肠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男性多于女性、50~59岁患者居多、病变多见于直肠,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提示可根据流行特征及菌群分布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中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正常人的肠道内定植大量的细菌,它们不仅可以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而且与多种疾病有关。然而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减少相关致癌代谢产物,同时可以改善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无论对于健康人群还是疾病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相关疾病进行微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初步总结,为较全面理解和推广微生态制剂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微生态群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边缘科学。人体微生态学的许多基本规律是从消化系统微生态学研究得出的。胃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理生理和药理过程。近年来,由于临床上一些治疗手段的应用,如感  相似文献   

15.
肝脏与肠道微生态不但在解剖位置上,而且在功能上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可清除来自肠道的各种毒素,包括内毒素、氨、吲哚、酚类、短链脂肪酸、假性神经介质前体等,还能清除肠源性细菌、真菌等。但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微生态可发生显著地变化。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细菌易位途径大量进入内脏器官(包括血液) ,产生腹腔感染、内毒素血症、脓毒血症等。内毒素血症、胃肠功能不全等又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肝脏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胆汁在正常状况下是无菌的,在胆汁内发现的细菌被认为是来…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微生态制剂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蒜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或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10余种病原菌.大蒜素(或叫蒜素)它主要是以蒜氨酸前体存在干部分蒜瓣细胞中,经过别的蒜瓣细胞中的一种蒜酶作用转变而成.因此,制备中通过切碎捣浆可使蒜酶激活并释放出来,增加蒜酶与蒜氨酸接触机会,作用于蒜氨酸,从而产生大量蒜素.本研究旨在以蒜素对“整肠生”和“乳酶生”以及“三株口服液”几种有代表性的微生态制剂中的主要菌群影响进行探讨,为微生态制剂的正确使用与作用机理提供依据,同时为人体内正常菌群或各有益微生物繁殖创造一个适合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能比较。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42例,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22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情况、肛门排气和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对照组中发生低位直肠吻合口瘘2例,发生腹腔感染1例。实验组术后电解质紊乱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P<0.05)。以肛门排气时间计算的肠功能正常恢复率,实验组为86.4%,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实验组术后与肠道准备前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性(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重、上臂肌围等指标均较肠道准备前下降,差异有显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纽纯素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并可改善患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联合微生态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比较两组的肠道菌群数量、肠道屏障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AO、 ET、 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 AST、 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联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在重型肝炎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型肝炎的发病中,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细菌易位、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益生元、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带来治疗感染新观念。本文就微生态制剂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4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分析与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治疗的对照观察。方法对我院40例确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粪便涂片染色及菌群检测。治疗过程中将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及治疗组B(加用微生态制剂),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达67.5%,对照组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26,P<0.05)。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B为90%,治疗组A为7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48,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相关性。IBS治疗中加用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IBS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胃肠解痉药或胃肠动力药,建议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