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45岁以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与45岁以上年龄组(B组)85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占同期内膜癌患者总数的21.30%,44.0%的患者合并未产、不育、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23.0%合并多囊卵巢,较145岁以上患者明显增高(分别为15.0%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少(P〈0.01),细胞分化好(P〈0.01),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月经失调、内膜增生、多囊卵巢,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少于45岁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45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好发于绝经期后的妇女,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相对较少,但其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总结了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2月~200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5例(≤4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平均年龄为41岁.以不规律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临床分期:I期14例,Ⅱ期4例,Ⅲ期7例.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23例,腺棘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组织学分级:高中分化1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9例,低分化2例,分化不详1例.3例失访,1例术后10牟盆腔及双肺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45岁及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高分化多见.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高危因素少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范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适宜手术范围.方法 对39例年龄<45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对病人进行分类,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或不保留卵巢)为Ⅰ组,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行或不行盆腔淋巴解清扫术)者为Ⅱ组,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统计5年生存率,随访时间以月为单位.结果 39例随诊率中,5年内存活人数29例,存活率74.35%.结论 对于I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深肌层浸润,有较好的随访条件的年轻患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予以保留单侧或部分卵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他类型者以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以≤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27例为试验组,以同期收治的>60岁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试验组高分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R阳性率及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以全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为主。随访5年,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化高,及早发现并治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因素、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10年间收治的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6.29%,多发年龄在31-40岁,占84.21%。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多在主诉症状出现1年以上诊断占78.95%。细胞分化程度高,肌层浸润少,与>40岁组比较差异有显性。<40岁组5年生存率与<40岁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较少,以月经紊乱、不孕为主要表现,症状出现早期诊断率低,细胞分化好,浸润肌层少,5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8.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常被忽略,但在临床病例中并非少见。本文对收治的39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病率为14.13%。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2岁,月经紊乱、不孕。病理特点:分化好,有时骓于与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区别。本文强调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主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有利于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32例住院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2组。A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B组: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9.91%(23/232),平均发病年龄35.13岁,A组伴有月经失调、不孕及多囊卵巢者明显高于B组(P均=0.000),A组手术-病理I期患者占69.57%,明显高于B组的58.37%(P=0.0048),A组预后明显好于B组(P=0.0217)。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9.91%,平均发病年龄为35.13岁,多合并月经失调、不孕及多囊卵巢,床期别早,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12.
45岁以下子宫内膜场常被忽略,但在临床病例中并非少见。本文对收治的39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病率为14.13%.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2岁,月经紊乱、不孕.病理特点:分化好,有时难于与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区别.本文强调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主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小于或等于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治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小于或等于40岁年轻妇女12例,占8.16%.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和原发不孕,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对诊断价值较高.1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至2009年底仍健在.结论 40岁以下年轻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月经不调或不孕的妇女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预后比老年患者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ras及PTEN在45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子宫病变行子宫全切的标本66例,其中子宫内膜腺癌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K-ras及PTEN在45岁及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K-ras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降低,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6.67%、66.67%和85.7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②K-ras及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无关.③在子宫内膜癌中K-ras与PTEN表达无显著性(rs值=0.187,P>0.05).K-ras阳性表达与PTEN阳性表达不一致.结论 K-ras及PTEN的异常表达发生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保留卵巢功能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精确概率检验法,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 病理类型、子宫病灶大小(>2 cm)、深肌层浸润、CA125水平及腹水癌细胞阳性是发生卵巢转移的高危险因素(P<0.05);患者年龄,宫颈受累,子宫病灶部位与是否发生卵巢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并未增加年轻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P>0.05).结论 年轻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在进行彻底手术病理分期,确定无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以选择保留卵巢功能,并应对保留卵巢患者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6.
邓朝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2):157-158,161
目的:探讨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3例行(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未行手术,29例同时辅以放、化疗。对≤35岁、36-45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31例平均随访6个月-10年,3例失访,5例≤35岁患者中2例死亡,1例复发,26例36~45岁患者中有8例死亡,2例复发。≤35岁者和36~45岁者在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期别较早,病理类型主要为子宫内膜样癌,35岁以下者预后较好。分段诊刮是诊断内膜癌的有效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有高危因素者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年轻化的发病趋势,严重危害育龄期妇女健康。保守治疗越来越多地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但仍面临着肿瘤复发及耐药等问题。近年来,为避免以上问题及寻找新的保守治疗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该文将有关年轻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年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8例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68例中,高血压120例,占71.4%;有家族性高血压史的105例,占62.5%;既往有TIA史或急性脑血管病史的21例,占12.5%;有严重饮酒史的42例,占25%;吸烟每日20支以上的40例,占23.8%,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发病率高。结论:在45岁以下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并与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1952~1984),并选择同期病理类型、临床期别和治疗方法相同的40岁以上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配对分析结果提示40岁以下患者占同期子宫内膜癌总数的6.6%。近年来年轻患者的实际发病数有增加,年轻患者多数以往有月经失调、原发不孕等病史。患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或多或少(95.3%)。远期随访结果提示两组5、10、15、20、2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年龄无关,而是与临床期别和肌层浸润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本病好发于更年期及绝经后的妇子 ,生育年龄妇女较少见。本院自 1992年以来共收治了经病理证实 4 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 2 0例 ,其中 12例曾在外院误诊为其它疾病并治疗 4个月以上 ,误诊率为6 0 %。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并就其早期诊断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年龄 2 5~ 4 0岁 ,平均 3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月经紊乱且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不孕、卵巢异常增大 ,下腹胀、腰酸等。其中 2例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量正常 ,是在常规检查及治疗中发现。误诊时间为 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