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化科门诊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门诊患者,病程为1a~30a,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8岁~70岁,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及程度(见表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符合率,以及不同萎缩程度及不同年龄组的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34例,统计一般资料、胃镜及病理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情况。结果 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534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370例,其内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9.29%。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老年人,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的萎缩、肠化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于胃角和胃体及其他部位,而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方面,胃底及贲门检出率较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萎缩的程度与肠化、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重度萎缩组中的重度肠化和上皮内瘤变比轻度及中度萎缩组发生率高。在不同年龄组中比较,老年组的肠化及上皮内瘤变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胃镜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偏低,胃窦是萎缩、肠化的好发部位;肠化及上皮内瘤变的发生与萎缩程度呈正相关,老年人的萎缩、肠化及上皮内...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别,以期探讨各年龄段的患病特点。方法:按年龄将52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岁~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胃镜下表现、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临床病理资料。结果:CAG以中老年多见(91.0%),青年组中患病女性多于男性(P<0.01),伴溃疡、息肉或结节状病变较中老年多见(P<0.05),而肠上皮化生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萎缩程度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各年龄组在病变部位、Hp感染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60岁。青年患者中女性多见,以轻度萎缩及伴溃疡、息肉或结节状病变多见且多不伴肠上皮化生;中老年组则男性多见,以中度和重度萎缩多见且多伴有肠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2.55~7.46%,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笔者认为阻断、扭转胃粘膜病变是治疗的关键。我院从1992年1月~1998年6月,在487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将病理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8例患者,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追踪观察至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7岁,平均46岁;患病时间最长29年,最短4个月,平均7年。萎缩程度:轻度14例,中度42例,重度12例。2 治疗方法以自拟益气活血化瘀为基础方,方取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甘松10g,丹参15g,田七10g,木香4g为主药进行加减。伴…  相似文献   

5.
埋线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 ,多发病给患者的心理上和生活上带来极大不便[1 ] 。我院自1 999年至今以来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萎缩性胃炎 2 64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64例均经我院胃镜室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 35~ 5 0岁者 76例 ,5 0~ 60岁者1 2 6例 ,60岁以上者 62例 ;男性 1 78例 ,女性 86例。随机双盲分入治疗组 1 67例。按病理分级 ,治疗组轻度 1 36例 ,中度 2 6例 ,重度 6例。对照组 97例 ,轻度 74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1 .…  相似文献   

6.
胃底病变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志强  胡兴国 《河北医药》2003,25(5):393-393
胃底病变是指贲门以下至胃体上部一段区域的胃内病变。我院近年来经内镜检查、病理证实胃底病变 2 2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2 3例中 ,男 15 6例 ,女 67例 ,男∶女为 2 .3 3∶1;年龄 2 1~ 81岁 ,平均 5 7岁 ,60岁以上 93例占 41.7%。常规症状为上腹胀痛、上顶感、恶心、呕吐、黑便等 ,病程 7d~ 10年 ,以 14~ 3 0d就诊的为多。结果见表 1。表 1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胃底病变比较 例 ( % )胃镜病理诊断老年组中青年组浅表性胃炎 55( 59.14 ) 10 5( 80 .77) 萎缩性胃炎 9( 9.6 8) 4 ( 3.0 8) 胃癌 8( 8.6 0 ) 3( 2 .31) 急性胃黏膜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们应用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胃炎 10 0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均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男6 9例 ,女 31例。年龄 17~ 84岁 ,平均 4 9岁。病程 1~ 15年 ,平均 7年。 10 0例患者 ,治疗前均做了胃镜检查 ,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 6 6例 (6 6 .0 % )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17例 (17.0 %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1例 (11.0 % ) ,慢性肥厚性胃炎 6例 (6 .0 % )。1.2 治疗方法 取生理盐水 10 0 ml、硫酸庆大霉素 4 0万 U、6 5 4 2 4 0 mg、2 %普鲁卡因 15 ml、地塞米松 10 mg,混匀后饭前1小时服用 …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病高发。很多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仅体检时查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常见胃部疾病。一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后,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不能恢复,病变不能逆转,故得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能治愈的结论。但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若能早期发现,及时采取"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化学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2∶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药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及病理检查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对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疗效均有显著性。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化学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对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有逆转作用,提示中药有干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方式,对患者确诊率予以对比。结果:胃镜检查中,40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病理诊断中,38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浅表性胃炎、3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即以病理诊断为前提,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5.00%(38/4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病理诊断确诊率相对较高,但不可否认胃镜检查的作用和地位,可使用联合诊断的方式,便于患者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11.
林玉仙  吴舟  陈琳 《医药导报》2001,20(5):304-304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慢性胃炎患者 5 0例 ,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17~ 76岁 ,平均 3 8.2岁。病程 8个月~ 2 6a ,主要症状 :上腹部不规则闷痛、嗳气、恶心呕吐 ,上腹胀 ,反酸等。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3 2例(64 .0 % ) ;慢性浅表 萎缩性胃炎 8例 (16.0 %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例 (2 0 .0 % ) ,全部病例均取胃粘膜组织块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查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阳性 41例 (82 .0 %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神怡唯克胃炎冲剂 (江苏南通神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5 .0g ,tid …  相似文献   

12.
陈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208-209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院用吗丁啉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0例,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43.6岁,以中年最多。均在内镜下见有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30例中残胃2例,合并球部溃疡4例,合并十二指肠炎3例,合并胆道疾病5例,无合并症者16例。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6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伴肠化生3例、不典型增生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难治病 ,给患者的心理上和生活上带来极大不便。自 1995年以来 ,作者以疏肝理气为大法 ,半夏汤为主药 ,辨证加减 ,配以合理饮食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2 7例 ,收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2 7~6 0岁 ,平均 40岁 ,病程 2~ 15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萎缩性胃炎 ,轻度 7例 ,中度 15例 ,重度 5例。1.2 治疗方法 主方 :半夏 10g ,炙鳖甲 15g ,柴胡、索罗子、桔皮各 6g ,桔梗、枳实、槟榔各 5g ,太子参 2 0g ,辨证加减 ;胃镜下见…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其感染率超过 95 %。根治 HP的感染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笔者从 1 999以来 ,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根治 HP的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4 8例患者均为 HP阳性 ,并经纤维胃镜检测诊断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 2 3例 ,萎缩性胃炎 2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1岁~ 6 5岁 ,平均年龄 4 6岁。1 .2 观察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中西药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及胃镜显示的胃粘膜变化、活检病理的改变 ,并检查血、尿、粪常…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维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66-1167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由于胃腺体部分或全部萎缩或消失 ,腺管间隙变大 ,粘膜有不同程度变薄 ,胃腺体可出现肠腺化生。笔者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5 8例CAG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5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33~ 78岁 ;其中伴肠腺化生者 4 5例。对照组 2 7例 ,男 14例 ,女 13例 ;年龄 31~ 79岁 ;其中伴肠腺化生者 2 3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病理、胃镜检查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中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将80例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每例患者病变位置的5块胃黏膜组织,先后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 :61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80例患者中,46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检查结果吻合43例,误诊3例,漏诊18例。二者总符合率为70.49%。另外,病理检查中,12例合并肠化生,19例合并非典型增生。分别对不同级别症状患者进行病理细致检查,不同症状下,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有所不同。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单纯采用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不高,要求临床检查中对糜烂和溃疡病变组织进行细致的检查,并进行活检,将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互结合以提高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大量饮酒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胃黏膜萎缩程度的影响。方法共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7月间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并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病理资料共216例,调查记录其饮酒史,并划分为长期大剂量饮酒组(96例)、小剂量组(58例)和非饮酒组(62例),然后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及胃黏膜萎缩程度与饮酒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长期大剂量饮酒组的年龄分布与小剂量饮酒组及非饮酒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大剂量饮酒者的患病年龄提前;小剂量饮酒组与非饮酒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的萎缩程度长期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及非饮酒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大剂量饮酒组的中、重度者明显高于另两组。结论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年龄提前,并可能加重胃黏膜的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及胃蛋白酶原(PG)比值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4年1至12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计算患者血清PG Ⅰ、Ⅱ的比值,对比两组患者以及观察组不同萎缩程度患者间的血清G-17、CA19-9水平以及PG Ⅰ、Ⅱ比值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水平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 Ⅰ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肺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平均水平随CAG患者萎缩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G Ⅰ的平均水平随患者萎缩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两组患者的PGⅡ水平和胃蛋白酶比值没有明显差距.结论 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高表达与胃蛋白酶原水平的下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痞满”等病的范畴 ,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的前期状态之一。现代医学虽对该病的组织形态学 ,病因学和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已逐渐深入 ,但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 1995年以来 ,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现将资料完整的 130例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0例中 ,男 76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5岁 ;30~ 5 0岁 81例 ,5 0岁以上者 49例 ,病程 1~3年者 87例 ,3年以上者 43例 ;130例均经胃镜证实。1 2 治疗方法 采用益气健脾活血祛瘀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