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查了各种无机、有机氮源和黄豆饼粉酶解液对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mediterranei)C_(?)-8菌株生物合成利福霉素SV的影响。结果以蛋白胨、硝酸钾的效果为最佳。通过均匀设计的实验,获得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使利福霉素SV的产量提高30%.  相似文献   

2.
利福霉素SV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福霉素作为一类抗生素,由地中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现在称为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i)产生,它首先在1959年为Sensi等报道。有关利福霉素的生产、生物合成和发酵方面的综述已经发表。我们对于利福霉素SV的研究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主要集中在它的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方面。本文主要侧重报道了近来的进展。一、硝酸盐和无机磷的调节影响 (一)硝酸盐的影响在丰富培养基中,硝酸盐明显促进地中海诺卡氏菌NG12-4产生利福霉素SV(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福霉素SV(Rifamycin)是广谱抗生素之一,也是合成利福平、利福定等抗结核药的重要的中间体。它是由地中海诺卡氏菌经液体发酵、提取、纯化而得。而地中海诺卡氏菌为多核的放线菌,稳定性较差,负变率较高。因此在原有生产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要坚持不断的进行菌种选育工作以提高发酵水平。为此我们以S25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处理进行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4.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是各国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半合成抗生素。利福霉素SV(Rifamycin)是广谱抗生素之一,也是合成利福平、利福定等抗结核药的重要中间体。它是由地中海诺卡氏菌经液体发酵提取纯化而得。目前国内利福霉素发酵水平低,为了提高发酵水平和生产能力,就得降低成本。本文就是以S36做出发菌株,在选育过程中降低糖含量获得的生产所需的高产菌株S36 10^#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产生抗生素新衍生物的放线菌研究中,采用遗传操作创造新遗传型的有效法有三种,即突变、重组和质粒转移。已有研究指出,地中海诺卡氏菌(N.mediterranei)突变后得到许多生物合成障碍突变型菌株,这样的菌株只能合成利福霉素B的各种前体物利福霉素SV、W和I,而不能合成利福霉素B,这些前体物被认为是新的利福霉素。地中海诺卡氏菌遗传重组是用两株营养缺陷型进行的,一个亲株产生利福霉素B和另一株产生利福霉素W之间的种内重组,筛选  相似文献   

6.
康乐霉素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群  姚振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20(4):246-248,264
康乐霉素属于利福霉素族,其A成份是一种新抗生素。康乐霉素产生菌1747-64是从广州康乐县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根据分类研究,菌株应归属于诺卡氏菌,是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新变种,定名为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1747-64。  相似文献   

7.
利福霉素SV(Rifamycin SV)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分枝杆菌活性,又是合成利福平的中间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地中海诺卡氏菌在发酵培养末期,发酵液突然起泡,由棕黄色转变为紫色,发酵液效价大幅降低,因此生产中要求严格控制放罐时  相似文献   

8.
利福霉素生物合成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利福霉素产生菌于1957年首先由意大利米兰 Leptit 研究室从法国南部拉斐尔植物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该菌经鉴定为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a),在普通的培养基中至少可产生5个组份,称为利福霉素 A、B、C、D 和 E,其中仅 B 可被精制。它的活性较小,但通过化学方法使其“活化”,包括氧化利福霉素 B 为利福霉素 O,然后水解为活性高的利福霉素 S,并继续还原为利福霉素 SV,它们的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9.
康乐霉素属于利福霉素族,其A成份是一种新抗生素。康乐霉素产生菌1747-64是从广州康乐县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根据分类研究,菌株应归属于诺卡氏菌,是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新变种,定名为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1747-64(Nocardiamediterraneivar.kanglensis1747-64)。  相似文献   

10.
利福霉素产生菌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超声波处理利福霉素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所得的菌丝片断比石英砂处理所得菌丝片断的敏感性高。将超声波处理所得的菌丝片断,经UV诱变处理后,菌株分别经L—色氨酸、氯化铯等类似物做耐受性处理,获得利福霉素SV的高产菌株,产量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福霉素类抗菌素的产生菌,于1957年首先是由意大利米兰Leptit研究室从法国南部拉斐尔植物园的土壤中分离而得,为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i)。此菌在普通的培养基中至少可产生5个组份,叫做利福霉素A、B、C、D和E。其中仅B可被精制,最有  相似文献   

12.
利福霉素是Sensi,P. 等于1957年首次从地中海诺卡氏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一类抗生素,其最显著的生物活性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分枝细菌有抑制作用,其半合成产物之一的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口服广谱抗生素。我厂自1989年生产利福霉素以来,生产菌株的SV发酵效价一直徘徊在4200μ/ml左右。我们从90年9月份开始,对原生产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及抗自身代谢物突变筛选,得到了产量正变株1074-105~#。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13.
1957年意大利米兰的莱佩蒂研究所Sensi等氏在链丝菌属Streptomyces Me-ditterranei发酵的培养基肉汤中发现一组天然抗菌素(利福霉素Rifamycin),其中利福霉素B活性最强,以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化学结构,先后获得O、S、SV三种衍化物,利福霉素S和SV的制菌力比利福霉素B和O强,而利福霉素SV的毒性又比利福霉素S小,故利福霉素SV在1962年就开始应用于临床。1962-1964年中已有很多学者报告了关于利福霉素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果,1965年Bergamin和Fowst两氏系统地报告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试管内的活性,药理及临床应用价值。利福霉素SV在试管内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抗酸菌的生长,尤其对结核菌和麻风杆菌显示有极强的制菌力,但口服疗效很不理想。1966年Maggi等氏又从几百个半合成的利福霉素衍化物中找到了利福平,它口服吸收很好,治疗结核病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14.
50年代末,Sensi等曾报导从地中海链霉菌得到的代谢产物的复合物,称作利福霉素(Rifomycin),由于和当时已被命名的另一个抗菌素绛霉素(Rufomycin)混淆,后重新改名为利福霉素(Rifamycin)。最初人们分离出利福霉素A至E,以后又分离并测定了利福霉素L及Y的特性。开始以利福霉素B用化学方法进行结构改造得到利福霉素O,S及SV,后又从地中海链霉菌及另一株诺卡氏菌(Nocardia)的培养液中直接分离得到。所以这些化合物不仅能人工半合成,也是代谢产物。曾命名为Nancimycin的抗菌素实际上就是利福霉素。  相似文献   

15.
3-羟基利福霉素S的结构和六种新的安莎霉素类是由地中海诺卡氏菌的一株重组体R21分离到的。三种构型区别:Ⅰ型:利福霉素S型的安莎霉素;Ⅱ型:利福霉素G型的安莎霉素;Ⅲ型:利福霉素W型的安莎霉素。地中海诺卡氏菌重组体R21菌株能产生许多新的安莎霉素,其中七种可用硅胶柱反复层析分离精制和制备TLC。这些新的安莎霉素类可分三种类型:Ⅰ.利福霉素S型的安莎霉素类:3-羟基利福霉素S;3,31-双羟基利福霉素S。Ⅱ.利福霉素G型的安莎霉素:16,17-去羟基利福霉素G。Ⅲ.利福霉素W型的安莎霉素类:利福霉素W-内酯;利福霉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均匀实验优化利福霉素SV发酵培养基氮源配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利福霉素SV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配比进行优化。研究了氮源中各成分对发酵效价的影响。确定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用实验验证,使摇瓶发酵效价提高了10%以上。并对利福霉素SV产生菌在新、老培养基中的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 补料工艺已在几种抗菌素发酵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改善培养基的物理性状、适合菌体生长,还可以补充营养成份,控制基质浓度,以延长抗菌素的分泌期,从而提高发酵单位。利用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 mediterraneiu—32)合成利福霉素所用的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的配比为10%,其它成份浓度亦较高,这样高渗透压的培养基,对稀浓度培养基所培养的种子菌丝必然要增长其适应期,也不适合菌丝生长繁殖。为  相似文献   

18.
硝酸钾对地中海诺卡氏菌合成力复霉素SV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KNO_3使菌体在发酵期中对氨的吸收量减少,使菌体内含有低浓度的NH_4~ ,减弱了高浓度氨对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阻遏作用; KNO_3菌体内含有低浓度的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减弱了它们对GS酶的反馈抑制作用, KNO_3菌体内含有较高量的ATP,也有利于SV的合成。实验结果还表明,KNO不3仅调节GS酶的合成,而且对GS酶的活性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康乐霉素 C(简称 K- C)产生菌地中海诺卡氏菌康乐变种 U1 5- S- 1建立了产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 ,确定了康乐霉素 C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还原酶系 ,可以还原 SF2 315 A成为康乐霉素 C,且阻遏了康乐霉素 C的氧化 ,而且证明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20.
力复霉素即利福霉素SV(Rifamycin SV),是一种新抗菌素。Sensi等首先发现从地中海链霉菌(S.mediterranei)产生利福霉素B。国外利福霉素SV生产初期主要是通过利福霉素B化学转化而得。我国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1972年从桂林池塘泥土中分离得到了新的利福霉素产生菌——小单孢菌S—190(MicromonsporaS—190),它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