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白术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白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载,并将其列为上品,当时称为“术”。产于浙江於潜(即今临安县)的称为“於术”,冬天采收的术习惯上也称“冬术”,且质量较优。白术因主产于浙、赣、湘、鄂等地,被美名其为南方人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术有保肝利胆、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强人体  相似文献   

2.
您刊近期在“读者园地”里相继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医临床用药经验的文章,吸引着许多人去阅读。现略举其中几种药的临床应用,谈一些感想,并希望您刊今后多登这类文章。这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总结近代中医临床用药经验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用生白术有通便之功。据我所知,古今中药学著作均未见自术通便的论述;相反地,却有较多白术健脾止泻的记载。自您刊发表了魏龙骧老中医的“白术通便秘”等用药经验(见1978年4期)以来,杜光华、余国俊同志,通过学习、验证,在“园地”发表了“白术通大便的启示”(见1982年11期),首先肯定  相似文献   

3.
白术古今产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术为常用补益类中药,俗有“十方九术”之说。《神农本草经》载:“术,一名山蓟,生山谷。”现代白术商品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均有引种栽培,而习以浙江所产质量为最佳,为有名的“浙八味”之一。安徽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淮北等地均有野生和栽培,但业界普遍认为质量不如浙江产白术,  相似文献   

4.
芍药是重要药材之一。因为栽培年限较长,致供不应求,脱销情况严重。我国各地栽培芍药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本期重点地介绍了浙江、安徽、山东、贵州等地的经验,以便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刊1956年5期刊登了“浙江白术的栽培与採制”后,又收到湖南和江西白术丰产的经验,现在一同发表出来,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术在临床配伍和现代医学应用上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志林  林香叶  翁卫青 《光明中医》2008,23(11):1817-1818
白术,别名贡术、峰术、于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安胎之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等省。是补气常用之要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就其在配伍、现代医学等各方面的运用加于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漫话白术     
<正>汉以前,苍术、白术不分。《神农本草经》载术曰:“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名医别录》载术为:“甘,无毒,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术有赤、白两种。”可见白术、苍术的分别,当从陶弘景开始。《本草通玄》说:“苍术,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大抵卑监之土,宜与白术以培之,敦阜之  相似文献   

7.
白术为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的常用药物。术之名《尔雅》即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而不分白术和苍术。梁·陶弘景则提及术有白术及赤术(即苍术)二种,宋《本草衍义》更明确说明有苍、白之分。现代中医认为苍、白二术性味功能不同,在临床应用上要  相似文献   

8.
<正> 苍术是一味临床治疗效果很好的药物。现将我临床运用苍术的经验,报道如下: 古代医书,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单写为“术”,后人在“术”前辄加一个“白”字。一般人只知用白术,不知用苍术。苍术和白术,临床效用,大有区别。如果该用苍术而用白术,效果就不理想。如《金匮要略》中的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疼者,就应该用苍术。“术”分为赤白二种,始见于《名医别录》。别录的赤术,即今之苍术。苍术、白术二味效用,其不同之处,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0,(4)
目的:评价野生白术与栽培白术的品质。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白术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进行分析。结果:野生白术与栽培白术气味差异明显;浙江磐安白术、安徽祁门引种的浙白术及阳生环境栽培的野生白术气味相近;湖北咸丰、江西修水等地白术及苍术与其它白术的气味差异较大。结论:电子鼻技术对白术气味的判别与传统经验鉴别相一致,电子鼻技术结合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中药质量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自金元医家朱丹溪首倡:“产前安胎,白术、黄芩为要药也。条芩,安胎之圣药也”(《丹溪心法》)以来,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便广为流传,各种本草著作也多有载述,如《本草纲目》黄芩条:“得白术,安胎”。尤其在我们基层工作的众多中医药人员,临证处方,安胎必用之。把“圣药”理解为“必用之良药”。笔者认为,对此种认识实有澄本清源之必要,今辨析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又名贡术,别名于术、浙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燥湿功效,主治脾虚食少,腹泻,水肿,胎动不安等症[1,2],为常用大宗药材。白术主产浙江、重庆、湖南、贵州等地,在重  相似文献   

12.
《金匮·痉湿暍病》:“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坚(《伤寒论》179条称“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对条文中白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之病机,历来争议颇多。辨析条文,细解方意,管见以为自术  相似文献   

13.
钱伯文治疗胃癌运用枳壳白术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元富 《中医杂志》1993,34(5):267-268
枳实为行气药,白术为益气药,二者配伍,由于药物用量的不同,组成了功用迥异的枳术汤与枳术丸。枳术汤出《金匮要略》,枳实用量二倍于白术,主治气滞水停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之水饮证,法在以消为主,消中寓补。枳术丸出《脾胃论》,白术用量二倍于枳壳,主治脾虚食滞之纳差、腹胀证,功在以补为主,补中寓  相似文献   

14.
对苍术白术出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1,2 ] 《中药学讲义》[3] 《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 ) [4] 等皆言苍术、白术均出自《神农本草经》;《简明中医辞典》[5] 说 :白术出自《本草经集注》,苍术出自《证类本草》;《中药大辞典》载 :白术 (陶弘景 ) ,苍术 (《证类本草》) [6 ] 。各文献对苍白术的出典说法不一 ,就此我们对苍白二术出典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神农本草经》载 :“术味苦温 ,主风寒温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 ,久服轻身 ,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7] 。未言明“术”是苍术、白术。就此 ,历代医家进行了探讨 ,古今文献有较多的论述。《用药…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教授 ,从医执教 50余年 ,学识渊博 ,擅长治疗脾胃病 ,誉满省内外。余有幸侍诊徐老左右 ,受益匪浅。兹就徐老治疗胃脘痛部分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胃为水谷之海 ,冲要之道 ,因而引起胃脘痛的病因较多。古代医家分为 :气、血、冷、火、痰、食、虫、悸、疰等九种病因分类之说。徐老认为 ,胃病发生之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为外感寒邪 ,外寒直中 ,胃气壅滞 ,不通则痛 ;二为长期精神抑郁 ,忧思不遂 ,以致肝郁气滞 ,影响脾胃运化之功而致 ;三为纵恣口腹 ,喜食辛辣 ,或过食生冷 ,或嗜饮无度 ,以致徒伤胃气 ;四为脾胃虚弱 ,中虚气…  相似文献   

16.
白术 近期市场最为活跃的品种之一,市场价格一直呈节节攀升之势。“非典”前白术(浙统)市价徘徊在7元~7.5元之间,为近三年来的最低价,而且市场连续供大于求,但随着“非典”疫情的蔓延,白术得以大量消耗,致使库存大幅度减少,加上今年罕见的气候现象,导致白术的三大主产区浙江干旱、安徽亳州雨涝受灾严重、湖南减种,给今年的白术市场增添了很强的人气,由于白术市场需求量巨大,加之多商参与囤积炒作,一时间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本品市场并不是真正缺货,大部分货源都集中炒家手中,估计随着炒作力度的减弱,价格将会有所回落。 …  相似文献   

17.
白术与于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 ■.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cm,地下有肥大根茎。茎直立,叶互生,椭圆形或广披针形,茎下部的叶有长叶柄,近茎端的叶不分裂,叶基下延呈叶柄状,叶缘生细刺毛。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冠筒状,下部白色,上部紫红色。白术主产于浙江的新昌、嵊县、东阳、临安;其次安徽黄山、宁国、歙县、休宁;湖南平江、衡阳一带,以及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区。以浙江省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是浙江特产药材“浙八味”  相似文献   

18.
白术与苍术的鉴别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焕  赵喜兰 《中医研究》2009,22(6):23-24
术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未分苍、白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方中皆用白术。陶弘景谓:“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李时珍谓:“白术,桴蓟也,吴越有之。根如指大,状如鼓槌,亦有大如拳者。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根如老姜之状,  相似文献   

19.
理中丸(汤)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干姜大辛大热,温脾暖胃,助阳祛寒,为君药。臣以甘温之人参,益气健脾,补虚助阳。佐以甘温苦燥之白术,既健脾补虚以助阳,又燥湿运脾以助生化。甘草与诸药等量,辛热甘苦合法,温补并用,补中寓燥,可温中阳,补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李冀教授临床辨证取法于古方而不泥于古方,提出“医之道,悟也;方之用,变也”之大医要旨,正如老师所言“方无至方,方以效论”。现以侍诊所见老师运用理中丸之法“变”,释析理中汤之常与变,总结李冀教授运用理中丸之经验。  相似文献   

20.
《医宗金鉴·妇科》云:“形瘦不宜过热品,体盛补气恐动痰。安胎芩术为要药,佐以他药任抽添,火盛倍芩痰倍术……”,“白术消痰健脾,条芩清热养阴。二味为安胎要药……”。此言本意在于提示瘦人多火,胖人多痰,临床宜选黄芩、白术,用以安胎。“火盛倍芩痰倍术”即说明其用意。然而亦有某些医者不理解此处选芩术安胎的宜忌,错把芩术视为仅有的安胎圣药,凡胎动不安者必用之,这无疑是失之偏颇的。是受朱丹溪“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的影响。笔者认为,朱丹溪解释当归散时提出“古人用黄芩白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