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研究了37例大肠癌、50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1)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分别为86.5%、20.0%,而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01)。(2)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呈高表达,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大肠息肉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36例患者的病变标本,均在电子内镜下取大肠息肉组织5块,3块送活检,另2块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增生性息肉、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息肉样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7%、18%、14%、0和88%。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大肠息肉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银染TRAP-ELISA方法检测25例胃癌组织(实验组)和25例胃不典型增生组织(对照组1)及正常胃组织(对照组Ⅱ)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胃癌组织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91.1%,对照组Ⅰ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20%,对照组Ⅱ无表达,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于两对照组(P〈0.01);实验组端粒酶活性在临床病理分期上:T4高于T3,T3高于T2+T1,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组端粒酶活性在病理分化程度上:未分化高于高分化(P〈0.05)。结论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端粒酶激活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定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及胃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和胃液中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关系及对胃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PCR-ELISA方法检测20例胃癌的癌组织和胃液中端粒酶活性,同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胃液中的端粒酶活性以作对照。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为80%(16/20),胃液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5%(15/20)。正常胃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无表达(0/20),胃液中端粒酶活性阳性无表达(0/20)。结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胃液中端粒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不同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度分化和中度分化胃癌组织(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上调可能参与胃癌的病理过程,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26例宫颈癌、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26例宫颈癌和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46%,50.00%,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粒酶表达阴性. 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相关组分 (hTER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端粒重复扩增分析法检测 8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 ;原位杂交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5 8例乳腺癌中 4 9例端粒酶阳性 (84 5 % ) ,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 ;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阴性 ,7例乳腺增生症和 6例乳腺腺瘤中分别有 1例端粒酶阳性 ,与乳腺癌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hTERTmRNA阳性表达率为 6 7 2 % (39/ 5 8) ,与端粒酶活性表达呈一致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和hTERTmRNA原位杂交检测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抑制剂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TRAP -银染法 ,检测 10 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前内镜活检标本及 2 0例正常消化道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并同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0 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活检标本有 87例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 87% ,其中食道癌端粒酶阳性率 86 1% ( 3 1/3 6) ,胃癌为 85 4% ( 3 5 /4 1) ,大肠癌为 91 3 % ( 2 1/2 3 ) ;2 0例正常消化道组织均为阴性。与病理结果比较有较好相关性 ,并能检出某些病理术前不能检出的活检标本 ( 5 /11) ,与病理活检有互补作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分化程度及体积大小无显著相关性 ,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是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应用前景较好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泌素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大肠组织、21例大肠腺瘤和70例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及Ki67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0、28.6%和25.7%,大肠癌和腺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肠癌和腺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0.0%、76.2%和82.8%,大肠癌和腺瘤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均P<0.05),而肠癌和腺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与Ki67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胃泌素和Ki67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均增高,胃泌素在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胃泌素可能有增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恶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比较,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增强、hTERTmRNA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在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端粒酶活性有助于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NF-kappaB and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tumourigene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KGROUND: Nuclear factor-kappaB (NF-kappaB)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orectal tumourigenesis, controlling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gene expression. In addition, imbalances betwee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death are thought to underlie neoplastic development.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several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and to determine correlations with colorectal tumour progress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Apoptosis was evaluated by the TUNEL assay in 48 patient samples, including adenomas, adenocarcinomas and adjacent normal mucosa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for Bcl-2 and NF-kappaB. Expression levels of p53, Bax and IkappaB protein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blotting. Cultured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NF-kappaB express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munoblotting. RESULTS:Apoptosis and NF-kappaB immunoreactiv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umour tissue compared with normal mucosa (P < 0.01), increasing in association with histological tumour progression (P < 0.01). Bcl-2 was consistently higher in normal mucosa (P < 0.01) and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sis (P < 0.01). Phosphorylated p53 and Bax levels were similar in tumour tissue and normal mucosa; however, the NF-kappaB inhibitor, IkappaB, tended to decrease in tumours. In vitro,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F-kappaB was greater in proliferative than in resting phases of colon cancer cells. CONCLUSIONS: NF-kappaB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are increased from adenoma to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tissues. Apoptosis is correlated with suppression of Bcl-2 expression, but appears to proceed through a p53- and Bax-independent pathway. Activation of NF-kappaB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orectal tumour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高尔基糖蛋白.73(GP73)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意义及在大肠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43例大肠癌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P7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48.84%;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O.05)。结论GP73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在癌组织中,分化越差表达越低,GP73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程序化死亡基因5(PDCD5)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PDCD5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肠黏膜中的PDCD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率为24.O%,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52.0%,正常肠黏膜组织表达率90.0%。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DCD5蛋白表达率降低;高分化组表达率高于低/未分化组(P〈0.01),中分化组高于低/未分化组(P〈0.05),但高分化与中分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DCD5蛋白表达率(19.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肠组织相比。PD-CD5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降低。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皮动蛋白基因在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侵袭性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皮动蛋白基因在27例正常黏膜组织,13例结肠腺瘤组织及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皮动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正常黏膜中表达率为11.1%,结肠腺瘤中表达率为76.9%,结直肠癌中皮动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动蛋白阳性表达在低中分化癌中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中表达显著高于Ⅰ期组(P<0.01);同时皮动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5年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结论皮动蛋白基因的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转移性有关,可以被用作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标志。皮动蛋白的高表达不仅可以判断结肠癌的预后而且对诊断癌前易感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提示可能在大肠腺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乃玲  陈昊  白玲  张昶  赵文海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37-4039
目的:研究结肠病变时细胞凋亡途径及线粒体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以了解其在结肠癌生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ISH)检测60例结肠癌(肠癌组)、19例结肠腺瘤(腺瘤组)组织及18例正常肠黏膜组织(正常组)中内源性促凋亡蛋白细胞色素CmRNA的表达。并对其中4例结肠癌、6例结肠腺瘤以及7例正常肠黏膜细胞线粒体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细胞色素c在肠癌组、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56/60例)、73.7%(14/19例)及38.9%(7/18例),肠癌组与正常组及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X^2值分别为27.10、4.5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癌组与腺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肠癌组细胞色素C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Duckes分期等因素无关,但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阳性表达也逐渐升高;低、中、高分化结肠癌阳性表达率次第为87.5%(14/16例)、93.9%(31/33例)及100%(11/11例)。细胞线粒体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所见.细胞色素C呈高表达者,肠癌组及正常组均为2/4,腺瘤组为4/6。肠癌组线粒体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基质不均匀,嵴发育不良且分布不均,少数线粒体膜破裂,但内质网结构良好。腺瘤组大部分细胞线粒体丰富,规则,卵圆形,大小较一致,嵴发育良好,但基质不均,少部分线粒体嵴有断裂。正常组线粒体嵴发育良好。基质均匀。少部分线粒体嵴有断裂,粗面内质网丰富。结论: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中的细胞色素C可诱导结肠细胞内源性凋亡.此种凋亡受到抑制,从而引起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Ⅱ(PKCβ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996~199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69例,手术切除大肠腺瘤21例,另取距肿瘤边缘大于5cm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法检测PKCβⅡ在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PKCβⅡ在正常大肠黏膜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肿瘤组织中PKCβⅡ阳性染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28.57%、56.52%,大肠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和大肠腺瘤组(P<0.05);PKCβⅡ在浸润不超过肌层组和浸润超过肌层至外膜及超过外膜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和67.57%(25/37),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74.19%(23/3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2.05%(P<0.05)。Dukes分期C+D期72.72%(24/33)显著高于A+B期41.67%(15/36)。PKCβⅡ表达与大肠癌大体形态、直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KCβⅡ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KCβⅡ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演进过程,是反映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MMP-2和TI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2)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大肠癌组织中MMP-2和TIMP-2进行检测,并以大肠腺瘤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结果MMP-2的表达率在大肠癌为74.1%,高于大肠腺癌瘤的35%(P<0.05)。其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TIMP-2的表达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MMP-2和TIMP-2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84,P<0.05)。结论MMP-2和TIMP-2对大肠癌浸润、转移均有明显影响。MMP-2蛋白阳性表达促进大肠癌浸润和转移,MMP-2和TIMP-2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c-met基因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met基因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癌旁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15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大肠腺瘤及48例大肠癌组织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et和CXCR4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其与肝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met和CXCR4在癌旁正常组织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均低于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与大肠腺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et和CXCR4在大肠肝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肝转移组,并与淋巴结转移及大肠癌Duke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c-met和CXCR4在大肠癌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met和CXCR4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组织cripto基因mRNA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cripto基因mRNA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提取36例人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总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cripto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Dukes’s分期相关性。结果cripto mRNA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1%(31/36),而正常肠组织未见cripto mRNA表达,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1)。criptomRNA表达与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5,P〉0.05),而与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0.05)。结论cript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侵袭痈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