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预防和矫治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选取戴矫治器的病人305只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戴矫治器的病人295只手作为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结果]戴矫治器病人的手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明显低于不戴矫治器的病人的手。[结论]戴矫治器后明显降低了病人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发生率,同时也使已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病人的手能及时矫正,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预防与矫正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掌指关节尺侧偏夹板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易产生关节畸形,以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手部功能活动.作者在给大量的患者配戴手部夹板时,采用不同材料为其制作预防或矫正掌指关节尺侧偏夹板,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早期配戴以后,不仅可以防止关节的畸形,还有助于手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且能减轻疼痛,促进水肿的吸收.由于此类夹板制作方法多样,用料简单,经济美观,患者乐于接受,容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将常用的几种夹板作一介绍.以下夹板的名称,均以夹板采用的主要材料而定,但其作用相同.一、低温热塑式夹板1.取样 ①将患手掌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约30cm×25cm),手指轻微分开,勿移动,操作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东莞市东城医院和东莞市茶山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为观察组,按照DAS28评分系统分为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名为对照组,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双侧第2~5掌指关节和第2~5指间关节,比较两组骨侵蚀、血管翳、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肌腱腱鞘炎检出率;比较两组各个关节的滑膜厚度,比较观察组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各个关节的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超声各指标关节积液、滑膜厚度、血流信号、骨侵蚀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侵蚀、血管翳、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肌腱腱鞘炎等掌指关节病变检出率3.70%、6.48%、13.89%、25.93%、4.63%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91%、4.55%、0.91%、0.00%(P<0.05)。观察组第5、第3、第2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第4指间关节的滑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第5掌指关节、第4指间关节、第2指间关节及第3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的滑膜厚度显著大于缓解期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指关节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RA的42例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双手指关节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RA患者指关节有无关节积液、滑膜的厚度、滑膜血管过度增生声像图表现及血流特点.结果 RA组共检出256个关节积液,检出率42.38%;检出223个关节滑膜增厚,检出率26.55%;检出51个关节内血管过度增生,检出率6.07%.结论 高频超声能显示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ynovial lesions of finger joi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ith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 HFUS). Methods HFUS examination of finger joints of both hands were performed in 42 patients with RA and 30 healthy volunteers. The ultrasound findings of the finger joints in RA patients included intra-articular fluid,the thickness of synovial membrane,vascular proliferation. and the blood flow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The intra-articular fluid was found in 256 joint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42. 38% (256/840). Synovial membrane hyperplasia was found in 223 joints with the detection rate of 26.55% (223/840). The detection rate of HFUS for vascular proliferation was 6.07% (51/840). Conclusions HFUS is an easy,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RA thus providing useful evidence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RA患者41例,健康志愿者41例,分别应用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测量滑膜厚度,检测有无肌腱、关节腔和骨质病变并观察血流分布情况。结果:RA患者87%(36∕41)存在滑膜增生,9例存在肌腱病变,有7例可见少量关节腔积液,6例出现关节骨质侵蚀,同时彩色超声表现25例关节滑膜血管过度形成(血管翳)。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RA早期的滑膜增生等病变,双手指关节的彩色超声检查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朱丽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203-4204
患者女,59岁,因“双手疼痛、僵硬、畸形30年”于2009年9月收治入院。患者30年前逐渐出现双手指问关节僵硬,疼痛,双手指间环节、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受限、畸形,予消炎、止痛、激素治疗,1年前复查血沉正常,入院查体:双腕关节桡偏畸形,双手掌指关节脱位,尺侧畸形。双手第2,3掌指关节骨质增生,压痛明显。双手掌指关节、指问关节僵硬,活动显著受限,双手感觉、血运正常,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手足小关节,掌指关节间隙狭窄是本病常见X线征象之一。本采用常规后前位和前后位片对其进行观察对比,从而对掌指关节间隙的判断更为确切合理。 相似文献
8.
超声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关节滑膜炎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采用高频超声及CDFI评估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掌指关节(MCP)及近端指间关节(PIP)滑膜炎情况。方法 对34例早期RA患者340个MCP关节、340个PIP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利用灰阶超声对滑膜增生程度进行评分,并利用CDFI观察血流情况,比较不同关节以及同一关节掌侧及背侧关节面受累程度差异。结果 100个(100/340,29.41%)MCP和32个(32/340,9.41%)PIP被检出滑膜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8,P<0.05)。68个MCP2中,41.18%(28/68)出现滑膜增生,68个PIP3中13.23%(9/68)出现滑膜增生,各MCP及PIP间受累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3.66、2.02,P均>0.05);MCP主要是以背侧滑膜增生为主(70/100,70.00%),PIP以掌侧增生(18/32,56.25%)明显(χ2=25.02,P<0.005);MCP(18/20,90.00%)和PIP(3/5,60.00%)均以背侧血流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结论 高频超声结合CDFI可对RA患者指关节活动性滑膜炎进行评估,临床重点观察MCP背侧滑膜炎情况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9.
手部掌指关节骨折容易产生术后掌指关节粘连,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导致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的患者,因既往Ⅱ期功能重建时采用掌指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及自体足趾关节移植等术式存在牺牲关节活动度、术后易发生瘢痕粘连以及供区并发症等缺点。现在还可以选择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但存在关节使用寿命,脱位等情况。掌指关节的活动度对手指功能影响较大,故恢复手部掌指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手部功能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回顾分析131例掌指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讨论丹参防治掌指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非个体化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多,而对个体化假体的生物力学资料尚缺乏.目的:探讨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观测个体化假体生物力学的优越性.方法:①实验将经重建及快速成形制造的人个体化钛合金示指掌指关节标本设为个体化假体组;其对侧手标本的示指掌指关节为对照组;取5侧正常人手标本为正常对照组.在个体化假体组掌指关节植入个体化假体;对照组掌指关节植入Swanson假体.②利用CSS-44020试验机来模拟对3组标本分别以50,100,150,200,250,300,350 N施加垂直载荷.③观察相应掌、指骨所受的应变变化,并绘制相应的载荷-应变曲线,观察和对比个体化假体、Swanson假体和正常掌指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结果与结论:掌、指骨被垂直加压后,所受应变随着载荷加大而逐渐增大,观察各组数据,在实验测试范围内各应变片所测得应变值基本呈正态分布;掌骨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变要大于近节指骨.掌骨与近节指骨的应变变化在300~350 N出现了平台期.在压力为50 N时,各组掌、指骨所受的应变没有差别.大于100 N时,对照组与个体化假体、正常对照组应变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个体化假体、正常对照组间应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个体化钛合金假体更符合掌指关节的解剖学形状,也就更符合正常掌指关节的生物力学,因此个体化钛合金假体要优于Swanson假体,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型理想的掌指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13.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和义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1):37-38
目的 探讨云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RA患者用云克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10例RA患者用MTX治疗后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该药总的有效率为80.4%,在改善晨僵,减轻关节疾病,消除肿胀,恢复受阻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明显,不良反应明显少于MTX。结论 使用4年多,观察到该药疗效明显,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关节炎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病因复杂,某一项诊断指标很难达到对其正确诊断的目的。如何选择检测项目及联合应用对提高RA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十分必要的。现就目前的检测项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琮镇黄家铭李卫刘金伟何藻鹏曾迪藩刘东波 《临床医学》2016,(9):37-39
目的探讨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掌指关节背侧缺损的应用解剖。方法选取2006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掌指关节背侧缺损患者共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A组行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治疗,B组行拇短伸肌半腱移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随访痊愈率和并发症等现象。结果术后3个月,A组优9例,良2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8%;B组优8例,良18例,差8例,优秀率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ASIA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改良第二跖趾关节修复治疗掌指关节背侧缺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能有效提高痊愈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早日恢复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抗-CCP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0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42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CCP的检测采用ELISA法,RF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抗-CC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3.1%、92.3%,R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6%、61.9%,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与RF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临床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自身抗体及影像学检查对类风湿因子(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60例RF阳性和252例RF阴性RA患者,分别进行血清学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抗Sa抗体检测和MRI、X线检查,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及RA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RF阳性组APF、AKA、抗RA33抗体、抗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72.69%、48.85%、47.69%;RF阴性组阳性率分别为69.84%、68.65%、54.76%、42.8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RI、X线检查对RF阳性组和RF阴性组的检出率均为100.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F、AKA、抗RA33抗体、抗Sa抗体检测对诊断RF阴性RA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将上述抗体选择性的与RF进行联合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RF对RA诊断的不足。此外,X线和MRI检查对发现RA相关骨与关节损害均较灵敏。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多从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起病,晚期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严重受损,致残率达10%~20%。2009年9月~2010年2月,我们收治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并探讨骨流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102例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男性RA患者及经年龄、性别匹配的47例对照人群腰椎、前臂、股骨颈、全髋关节四个部位的BMD,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根据病程分为早期RA组(≤6个月)及非早期RA组(〉6个月),比较对照组、总RA患者、早期RA、非早期RA各部位BMD的变化情况及各组间骨质疏松症、骨量低下的发病率,并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早期RA患者ESR、DAS28评分、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使用量等明显高于非早期RA患者组,而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率等则显著低于病史长者(P〈0.05)。(2)除对照组与早期RA患者OP率、骨量低下率和早期RA与非早期RA患者OP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RA总体及非早期RA患者各部位BMD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早期RA与对照组相比,仅前臂BMD下降明显;两组RA患者除前臂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部位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程、绝经年限、ESR、CI心、活性维生素D及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与各部位BMD变化相关,DAS28与股骨颈、髋关节BMD变化相关,而糖皮质激素、DMARDs使用等因素与BMD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开始于四肢骨逐渐发展至全身,疾病活动度和关节功能障碍造成的活动障碍等是骨流失的危险因素,应用骨营养剂及骨吸收抑制剂能有效防治骨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离情况、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住院≥2次的RA患者835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未感染组(619例)和感染组(21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感染的菌群种类、感染部位等。结果 835例患者合并感染发生率为25.87%,例次感染率为31.02%,多重感染率为5.56%,多次感染率为14.81%,严重感染率为4.17%,病死率为0.93%。呼吸系统(40.54%)、泌尿系统(27.80%)及皮肤组织(15.44%)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多部位感染以呼吸系统合并其他感染为主。共分离病原菌170株。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4.1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2.9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株占16.07%)、金黄色葡萄球菌(18.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5%)、肺炎克雷伯菌(7.06%)和铜绿假单胞菌(6.47%)。感染组患者年龄、病程、男女比例、合并糖尿病的例数均大于未感染组,9例严重感染者均为混合感染且有激素使用史,88.89%同时有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