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及迁移是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的一个重要机制 ,实验探讨了宽叶缬草在这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 ,用药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3H-TOR掺入试验中 CPM值及细胞迁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 (P<0 .0 1) ,具有明显抗 VSMC增殖及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动物实验与基础研究证实胰岛素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已有研究证实胰岛素可诱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超生理浓度下,胰岛素刺激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胰岛素亦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下胆固醇聚集,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结合、长期给予外源胰岛素导致脂异常与动脉壁增厚、胰岛素输注加速了输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胰岛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导致冠状动脉性疾病的原因之一.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该临床现象目前有多种假说,其中最主要是胰岛素对内皮细胞的双相作用,生理浓度促进NO合成和释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浓度时损害内皮,表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作者的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和DNA合成,对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VSMC给予胰岛素干预后,发现高血压患者VSMC细胞教明显增高,提示VSMC的异常增殖对高血压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VSMC,以胎牛血清及白介素1(IL-1)分别作为促增殖剂,测定不同浓度PGE1对VSMC增殖、细胞内周期蛋白d1 mRNA表达、p53及Bcl-2基因表达和培养液内NO含量的影响.结果 PGE1浓度依赖性抑制胎牛血清促VSMC增殖作用;显著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含量;浓度依赖性诱导IL-1孵育下VSMC产生大量NO, 同时抑制VSMC增殖;并促进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GE1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VSMC生长有关;在炎性因子存在情况下,PGE1可诱导VSMC内大量产生NO,抑制VSMC增殖,并加速VSMC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YMⅢ对血管紧张Ⅱ(AngⅡ)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并初探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HR VSMC,应用MTT比色法、3[H]-TdR参入法、流式细胞技术、电镜技术和real time RT-PCR分别观察VSMC在AngⅡ刺激下的细胞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细胞超微结构和Agt、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观察YM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AngⅡ1μmol.L-1明显促进VSMC增殖和DNA合成;而YMⅢ0.01、0.05、0.10μ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所致VSMC增殖活性、DNA合成、细胞周期增殖指数的升高,改善细胞超微结构,并使AngⅡ升高的Agt、c-myc mRNA表达下调。结论 YMⅢ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SHR VSMC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gt、c-myc mRN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硝基乙酰青霉胺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亚硝基乙酰青霉胺300、500、800、100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在500、800、1000μmol/L的亚硝基乙酰青霉胺作用下,VSMC的3H-TdR掺入量cpm分别为1096.33±85.60、852.00±57.80、693.00±49.60,均与对照组的1270.00±96.50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亚硝基乙酰青霉胺能够抑制人VSMC的增殖,可能有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T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c- fos蛋白以及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细胞周期分析观察T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T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2 4h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c -fos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TRmRNA的表达。结果:T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 4h末达到峰值,且T浓度在0 .1~1.0U·L- 1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诱导的细胞增殖、DNA合成以及VSMCc fos蛋白的表达;高浓度(1.5×10 - 3mol·L- 1)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T诱导的TRmRNA上调。结论:葛根素能抑制T诱导的VSMC增殖,这可能与其抑制c- fos蛋白有关,并部分与其抑制TR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凝血酶受体(TR)mRNA的表达有何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的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法观察凝血酶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凝血酶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24h后,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RmRNA的表达。结果凝血酶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4h末达峰,且凝血酶浓度在0.1U/L~1.0U/L之间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细胞增殖、DNA合成;高浓度(1.5×10-3mol/L)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TRmRNA上调。结论葛根素抑制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这可能部分与其抑制TR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国内近几年中医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文献,综述了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组分等调控VSMC增殖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医药调控VSMC增殖及其机制,阐明了中医药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增殖治疗心血管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3’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在体外对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WST-1方法检测VSMC增殖,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DNA合成,western blot检测p-Akt,p-GSK(糖原合酶激酶)-3β表达。结果凝血酶显著促进VSMC增殖和细胞DNA合成,而DIM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和DNA合成。对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DIM抑制Akt/GSK-3β磷酸化。结论 DIM抑制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这个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宋蓉  罗彤  李一石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03-1907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在粥样斑块形成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调脂药,同时还有多种调脂以外的作用。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临近病变部位的中层VSMC的凋亡可能造成斑块纤维帽容易破裂,进而引起斑块不稳定和临床事件。但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且新生内膜VSMC对他汀类药物诱导的凋亡作用比普通的血管中层VSMC更敏感。因此,他汀类药物的促新生内膜VSMC凋亡作用可能对预防PCI术后再狭窄起有益作用。具体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上如何合理发挥此类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凝血酶受体(TR)mRNA的表达有何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的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法观察凝血酶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凝血酶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24h后,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RmRNA的表达。结果凝血酶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4h末达峰,且凝血酶浓度在0.1U/L~1.0U/L之间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诱导的细胞增殖、DNA合成;高浓度(1.5×10-3mol/L)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TRmRNA上调。结论葛根素抑制凝血酶诱导的VSMC增殖,这可能部分与其抑制TR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色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3种蛋白激酶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陆梁  胡书群  张光毅 《药学学报》2000,35(3):169-172
目的:研究黄色素(S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培养的家兔VSMC为材料,用细胞计数和32P-参入法,观察SY对VSMC的增殖及3种蛋白激酶活性。结果:SY抑制VSMC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 mg.mL-1作用最强,抑制率为54.6%; SY抑制VSMC的DNA合成,1.0 mg.mL-1作用2 d,抑制率为80.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SY浓度的升高,VSMC中3种蛋白激酶(TPK,PKC及MAPK)活性下降。结论:SY对VS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PK和PKC依赖的MAPK信号传导途径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栉孔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S-GAG对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分别用MTT法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SS-GAG对血管平滑肌增殖活性及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SS-GAG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细胞,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高剂量SS-GAG组TNFmRNA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减少。结论SS-GAG对VSMC增殖和由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TNF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SS-GAG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OX40-OX40L轴的激活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并传代,培养液中添加OX40L(0、0.1、1、10或20 mg/L)刺激24 h,或在培养基中加入选定浓度OX40L 10 mg/L,刺激6、12、24、36、48 h.以CCK-8法测定VSMC增殖率,以划痕法测定VSMC迁移率.结果 在OX40L浓度从0~20 mg/L范围内,刺激24 h后,VSMC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增强与OX40L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并明显大于OX40L 0 mg/L组(P<0.05).OX40L浓度达到10 mg/L时,VSMC的增殖、迁移能力已接近最大值.应用10 mg/L的OX40L刺激不同时间(6、12、24、36、48 h)后,发现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VSMC增殖、迁移能力逐渐增强;刺激至24 h,VSMC增殖能力达到最大值.结论 OX40-OX40L轴的激活可能通过促进VSMC的增殖及迁移影响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蒋红艳  王贵学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82-2283
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近期成功率在90%以上,但有30%~50%的患者在成功实施PTCA后的3~6个月内形成再狭窄(restenosis)[1],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远期疗效。有多种因素参与RS的发生,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mooth muscle cell,VSMC),由损伤血管的中膜向内膜迁移是RS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2]。如何有效抑制VSMC迁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迄今尚未找到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国内的部分实验室开始研究中药对VSMC迁移的影响,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是公认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而PTCA术后有较高的再狭窄率,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过度增殖和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重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再狭窄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GSTT)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牛VSMC,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刺激因子,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H2O2为刺激因子,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VSMC内钙离子浓度;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的牛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量。结果GSTT能明显抑制AngⅡ刺激的VSMC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GSTT也能抑制H2O2所致的VSMC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NO明显增多。结论GSTT能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此作用可能与抑制活性氧激活钙离子信号转导途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含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调节作用,以探讨缬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缬沙坦作用后VSMC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缬沙坦用药前后VSMC凋亡率并作周期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缬沙坦对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缬沙坦高浓度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的VSMC凋亡率较AngⅡ模型组明显提高,缬沙坦单药高、中、低浓度组的VSMC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ngⅡ 缬沙坦组与AngⅡ组比较,G0/G1期百分率显著升高,S期百分率显著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Bax和caspase 3基因经高浓度缬沙坦组作用24 h后表达水平增加,Bcl-2则没有改变.结论:缬沙坦对AngⅡ诱导VS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缬沙坦可能促进VSMC凋亡;缬沙坦促进VSMC凋亡可能与Bax和caspase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3β ,5α ,6 β 胆甾烷三醇 (Triol)和2 5 羟胆固醇 (2 5OH)对VSMC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和 2 5OH的培养液作用于VSMC为实验组 ,不含氧化甾醇或含胆固醇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VSMC增殖及其代谢活性以WST 1测定 ,细胞凋亡以光镜、透射电镜、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判断。结果 :在1× 10 - 9~ 1× 10 - 7mol·L- 1范围的Triol和 2 5OH对VSMC的WST 1代谢活性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 1× 10 - 6 mol·L- 1的氧化甾醇则使其代谢活性显著下降 (P <0 .0 1) ;≥ 2 0× 10 - 6 mol·L- 1的Triol和2 5OH诱导VSMC胞体皱缩变小、染色质在核周边浓集、核碎裂、空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超微结构变化 ;TUNEL呈阳性反应。结论 :小剂量氧化甾醇无促进VSMC增殖而较大剂量氧化甾醇可诱导VSMC凋亡。  相似文献   

20.
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姚玉宇  冷静  彭韬  李晶阁  冯振卿  尹航  黄峻 《江苏医药》1999,25(12):910-911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基质在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5F动脉导管损伤兔腹主动脉,采用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内膜损伤后的形态及VSMC增殖动力学改变。内膜损伤后2周内以VSMC增殖为主,在基质形成的参与下形成血管狭窄,4周后以基质增殖为主。此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PTCA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变化,对VSMC和基质的动态观察能指导临床不同时期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