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腮腺瘤手术;实验组则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手术凹陷区域;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实验组手术区域凹陷畸形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Frey综合征得发生率为33.33%;实验组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88%,实验组在减少Frey综合征发生方面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同时对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廖晓明  杨凯  刘星和  张福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71-172,I0001
目的 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植入可吸收生物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的效果.方法 10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腮腺肿瘤切除后植入可吸收生物膜;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可吸收生物膜.术后6 ~12个月,通过调查问卷和碘-淀粉试验对患者的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Frey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发生率分别为3.8%(2/53)、28.9%(15/52)(P<0.05);客观评价的发生率分别为9.4%(5/53)、55.8%(29/52)(P<0.05).结论 可吸收生物膜植入是预防腮腺肿瘤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腮腺嚼肌筋膜重建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嚼肌筋膜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观察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出现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者占6.7%(3/45);术后1年Minor试验复查,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1.1%(5/45);其余41例无诱导反应。结论腮腺嚼肌筋膜重建可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Frey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口腔修复膜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植入口腔修复膜对Frey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4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患者在腮腺肿瘤切除后植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口腔修复膜。术后6~13个月后,所有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碘-淀粉试验对Frey综合征发生率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Frey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发生率分别为4.5%(1/22)、38.1%(8/21)(P<0.05);客观评价发生率分别为9.1%(2/22)、61.9%(13/21)(P<0.05)。结论口腔修复膜植入是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瓣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减少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腮腺肿瘤住院手术患者52例,分为试验组28例、对照组24例.试验组患者按常规"S"切口施行腮腺肿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对照组则不行同期肌瓣修复,经随访对比观察6月~3年.结果 常规手术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4.12%,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组面部凹陷畸形均不明显,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面部畸形,有效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廖圣恺  卢保全  陈静 《淮海医药》2005,23(5):352-353
目的探索腮腺肿瘤既能彻底切除,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功能性术式。方法对48例腮腺肿瘤,采用自腮腺嚼肌筋膜下翻瓣,游离面神经分支,保留导管,部分切除腮腺组织。通过6个月~5年随访,观察术后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s综合征)、面部外形、腮腺导管口分泌、涎瘘、复发等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5例口角歪斜,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月后恢复,2例味觉出汗综合征,2例肿瘤复发,1例涎瘘,患者术后颜面两侧基本对称,腮腺导管口分泌基本正常。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缺陷,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在腮腺浅叶切除术后对Frey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本科同一手术主诊组完成的腮腺浅叶切除术80例作前瞻性对照研究.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传统腮腺咬肌筋膜上翻瓣,另一组40例采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对两组基本资料、肿瘤特征、组织学病理、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面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胸锁乳突肌肌瓣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腮腺术后缺损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18例分为四组:A组52例,腮腺缺损区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并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创面;B组52例,只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覆盖创面;C组52例,仅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D组62例,腮腺术后不修复,常规关闭伤口.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A、C组两侧面部对称,术侧无凹陷,术侧腮腺区丰满,与健侧基本对称;但A组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1.9%,低于C组的7.7%.B、D组术侧腮腺凹陷较明显,与健侧不对称;但B组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3.8%,低于D组的67.7%.A组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B、C、D组.结论 自体胸锁乳突肌肌瓣联合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腮腺术后缺损区,可以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并能解决术侧凹陷畸形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治疗于我院的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组)43例,对照组(未修复组)42例,比较Frey综合征及额面部明显凹陷畸形发生率。结果结果观察组Frey综合征发生率11.6%;额面部明显凹陷畸形发生率为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瓣用于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局部组织修复当中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腺体和肿瘤后,遗留凹陷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21例,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腺体和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凹陷缺损。病例随访648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能够显著改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明显降低Frey综合征及涎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113例,肿瘤直径均〈2.3cm,在距肿瘤边界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1~7年,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暂时性面部不对称占37.17%(42/113),涎漏占4.42%(5/113),Frey's综合征占1.77%(2/113),肿瘤复发率为2.65%(3/113)。结论 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可作为腮腺浅叶体积较小的良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传统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与改良S形切口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腮腺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S形切口进行腮腺手术并且实行腮腺筋膜缝合术,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的S形切口实行腮腺手术和皮瓣转移修复术进行治疗,随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切口愈合外观的满意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有21例(5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例(73.2%),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5.021,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的满意度为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5% (P<0.05).结论 传统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与改良S形切口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后者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腮腺损伤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腮腺损伤3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急性21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腮腺损伤患者通过对腮腺或其主导管损伤进行积极处理,21例患者在10~20d,平均16d,伤口Ⅰ期愈合,没有出现1例腮瘘、腮腺导管瘘;急性损伤中进行面神经吻合的4例,面神经8~10个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另1例于1年后恢复。陈旧性损伤10例中腮腺腺体瘘及导管瘘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全部治愈,2例面神经吻合神经移植,1年后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腮腺损伤病例应在创伤早期进行细致的清创,及早发现腮腺损伤,进行急性期合理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对陈旧性损伤应判断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积极处理方法促进腮腺导管瘘、腺体瘘及面神经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部整形的新方法。方法对8例患者于胸三角皮瓣皮下脂肪浅层剥离放置组建扩张器,隔日注水扩张1个月,经延迟后形成超薄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部创面。结果所有8例的皮瓣成活良好,经1~2年后皮瓣色泽及面部对称性满意,无明显回缩。结论胸三角超薄扩张皮瓣更适宜面部病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We herein describe a case of accessory parotid gland tumor, including diagnosis and surgical approach. The accessory parotid gland is salivary tissue separated from the main parotid gland and lying on masseter muscle. It has secondary duct empting into the Stensen's duct. The accessory parotid gland exists in 21-61 % of individuals. However, the appearance of an accessory parotid tumor is rare, with a reported frequency of 1-7.7 % of all parotid gland tumors.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he accessory parotid gland tumor.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buccal branch of the facial nerve to avoid injury to the facial nerve. The tumor in our case was surgically resected without facial nerve injury. The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pleomorphic aden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预后。方法对甘孜州人民医院口腔科1998—2006年间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7例术后并发暂时性面神经麻痹2例,无腮腺瘘及Frey综合征,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及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中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切除,保存腺体功能,预防面部凹陷畸形,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额眶颧部采用骨膜下分离,同时面部采用SMAS除皱,耳前制作SMAS舌瓣及眼轮匝肌向外上、外下、外侧同时提紧以消除中皱纹。结果 本组26例术后上下面部及双眼角除皱均达理想效果。无1例并发症。结论 采用额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能够解决皮肤衰老的解剖生理的根本问题,术后面部及双眼角除皱能达到较理想状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颜面部筋膜蒂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患者,其中颜面部皮肤肿瘤20例,外伤缺损伤8例,色素痣9例,溃疡6例,瘢痕3例,瘢痕合并组织凹陷2例,缺损面积最小1.0 cm×1.0 cm,最大4.0 cm×3.0 cm,所有病例均应用颜面部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48例,皮瓣面积最大为5.0 cm×3.5 cm,最小为1.5 cm×1.2 cm,蒂宽1.0~3.0 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颜面部外观满意。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颜面部外形美观、皮瓣成活率高、供区就近取材、切口隐蔽且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王开福  门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05-406
目的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分析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及文献报道的共16例的腮腺内面神经鞘瘤患者,均进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对面神经及肿瘤入径完成探查后,再施以面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前全部病例均进行影像学检查,16例行CT检查,其中12例联合进行MRI检查。结果 8例为神经鞘瘤,5例为腮腺混合或腺淋巴瘤,3例为腮腺恶性肿瘤;CT检查提示12例患者腮腺区内均存在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其中9例病变范围内出现小面积液化影;MRI检查显示面神经形态异常,呈结节状或条索状增粗,腮腺肿物T1WI低信号,T2WI及STIR高低混杂信号,未见骨质破坏;术中所见肿瘤直径为2.0~5.0cm,包膜较为完整、光滑,且与面神经关系紧密。结论腮腺内面神经鞘瘤是发作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临床虽极少见到,但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在实施临床诊治时应密切结合影像学资料,同时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及功能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Parotitis due to organophosphate intoxic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cute pancreatitis due to pancreatic exocrine over-secretion induced by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has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but parotid gland involvement has no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ase of acute organophosphate-induced parotitis in a patient with pre-existing sialolithiasis. The patient developed bilateral facial swelling in the pre-auricular area extending to the angle of the jaw and also developed elevated serum amylase on the second day of the poisoning. Serum lipase remained normal. Autopsy confirmed parotid gland inflammation and pre-existing ductal lithiasis. This case illustrates that organophosphate-induced parotitis can occur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who have hyperamylasemia without elevation in serum lip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