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随机分为序贯通气治疗组20例和常规通气组16例,序贯通气组治疗方法: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常规通气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随后以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2例(10%)和6例(37.5%)(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3±2.3)d和(11.8±5.3)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2±9)d和(25±14)d。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治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某院接诊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具有较明显的治愈率和使用价值,可以使患者有效脱机,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衰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序贯通气组,当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直接拔管序贯无创通气。另收集30例同样患者作为常规通气组,当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继续有创通气。观察2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再插管率、死亡率及序贯通气组心率、呼吸、血压(收缩压)、pH值、PCO2、氧合指数变化。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少于常规通气组(P﹤0.05),脱机成功率高于常规通气组(P﹤0.05),再插管率与常规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通气组接受无创通气后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拔管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协助撤机治疗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衰患者较之常规方法撤机,可明显缩短撤机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肺炎(VAP)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指导展开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可促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降低VAP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疗效。方法比较24例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序贯组)和22例采用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规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的差异。结果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序贯组总机械通气时间[(11±4)d]、住院时间[(17±3)d]、有创通气时间[(5.0±2.2)d]较传统组[分别为(17±8)d、(27±6)d、(13.5±5.7)d]均缩短(P<0.05),VAP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玮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72-2473
目的:观察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6例COPD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拔出气管导管,改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序贯治疗,渐减支持水平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在肺部感染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撤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5.6土2.5)d和(14.5±4.7)d,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5±2.1)d和(16.7±2.7)d,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6例(P<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1±4.4)d和(22.4±8.6)d(P<0.05).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序贯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AECOPD患者16例,治疗达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撤离有创呼吸机,改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AECOPD患者14例,以SIMV+PSV方式撤机。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等。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传周 《安徽医药》2013,34(9):1319-1320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72例C0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序贯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患者发生VAP例数分别占总数的5.6%和33.3%,再插管率分别为2.8%和22.2%,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8±2.5)d和(12.2±3.4)d,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0.5±3.6)d和(12.2±3.4)d,住ICU时间为(13.0±2.8)d和(16.0±3.2)d。结论序贯通气策略可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ICU58例重症肺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29例)和有创治疗组(B组29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气管插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IMV),当出现PIC窗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面罩无创通气序贯治疗;B组继续IMV,以SIMV+PSV模式撤机。记录两组患者出现PIC窗的时间、IMV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患者PIC窗出现时生命体征(MAP、RR、HR)和动脉血气指标(ABG),以及出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住ICU时间缩短, VAP发病率、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蕾  闫登峰 《江苏医药》2016,(4):464-465
目的比较以肺部感染控制窗和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重症肺炎并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B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行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5.20±1.16)d vs.(7.13±1.83)d]和总住院时间[(12.90±2.89)d vs.(13.61±3.10)d]均短于A组、VAP发生率(19.10%vs.28.20%)低于A组(P<0.05);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再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相仿(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比较以肺部感染控制窗及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为更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术前喷鼻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镇静镇痛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共90例,年龄2~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30例.A、B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以咪达唑仑0.2 mg/kg、Dex 1.0μg/kg或2.0μg/kg喷鼻.记录3组基础值(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5 min(T2)、给药后25min(T3)、麻醉诱导后10 min(T4)、手术开始后30min(T5)、术毕(T6)及术后30 min(T7)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于T0~3时对3组患儿进行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3组患儿与家长分离时镇静情绪评分和静脉穿刺接受程度评分.记录3组患儿术后躁动评分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A组比较,C组T2~3时OAA/S评分[(5.6±0.7)vs.(4.5±0.9),F=24.43,P<0.0001;(4.8±0.7)vs.(3.5±1.0),F=36.67,P<0.0001]均降低,且T2~3、T6~7时HR、MAP及BIS均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儿与家长分离时镇静情绪评分[(2.3±0.5)、(2.4±0.6)vs.(3.3±0.7),F=29.67,P< 0.000 1]及静脉穿刺接受程度评分[(1.9±0.6)、(2.1±0.7)vs.(3.2±0.8),F=35.19,P< 0.000 1]均升高,而麻醉诱导时间[(69.8±5.7)s、(72.3±6.8)s vs.(53.6±4.9)s,F=113.9,P<0.000 1]、苏醒时间[(15.3±2.9)min、(13.5±2.6) min vs.(8.3±1.9) min,F=77.91,P<0.000 1]和术后躁动评分[(2.9±0.7)、(3.1±0.6) vs.(1.6±0.7),F=56.92,P<0.000 1;(2.3±0.6)、(2.5±0.7) vs.(1.5±0.6),F=26.53,P<0.000 1;(2.1±0.4)、(2.3±0.5)vs.(1.3±0.3),F=64.13,P< 0.000 1]均减少.B组和C组患儿喷鼻刺激发生率均低于A组(0.0%、10.0% vs.40.0%,x2=18.720,P< 0.000 1).结论 Dex (2.0μg/kg)术前喷鼻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能提供更为满意的术前镇静效果,发挥较好的术后镇静和镇痛效应,并更有效地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有创通气早期拔管后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需要机械通气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18例,对照组18例。开始时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A/C方式,然后改为SIMV+PSV方式,逐渐减少SIMV和PSV,序贯组到SIMV和PSV分别在10次/min和10cmH2O左右,在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拔管应用无创通气。而对照组则将SIMV和PSV分别减少到5次/min和5cmH2O水平时直至脱机。观察两组中ICU留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的发生情况、撤机成功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4±7)d和(22±15)d,(P<0.05),ICU留住时间分别为(14±7)d和(25±15)d,(P<0.05),VAP的发生分别为0、9例(P<0.05)。撤机成功例数分别为16、14例(P>0.05)。病死分别为2、4例(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治疗,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以及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贺刚  刘代顺  陈代刚  胡诗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38-1139,1141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40例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分别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序贯组)与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P>0.05);发生VAP分别为1例和6例(P<0.05),死亡分别为1例和2例(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2.2)d和(14.1±3.6)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2±6.2)d和(14.1±3.6)d(P<0.05),再插管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7)d和(19±4)d(P<0.05).再插管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于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救活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疗效,并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2例(AECOPD)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切换时机为出现PIC窗,且改良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h;对照组切换时机为出现PIC窗。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有创通气总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再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小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和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PIC窗联合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 h作为AECOPD患者序贯通气的切换标准可降低再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绣琳 《安徽医药》2018,22(3):510-513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因反流性食管炎需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情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 ±0.10 vs 0.79 ±0.09 g·cm-2,P=0.708).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73±0.10 vs 0.82±0.09 g·cm-2,P =0.000)和(0.68±0.11 vs 0.79 ±0.09 g·cm-2,P=0.000)].两组研究对象入组时降钙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降钙素、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1.87 ±68.82 vs 251.53 ±58.72 ng·L-1,P=0.023)、(9.82 ±2.56 vs 11.66 ±2.88μg·L-1,P =0.001)、(10.47 ±2.18 vs 12.66 ±1.75μg·L-1,P =0.000)],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显著高于对照组(253.85 ±51.66 vs 225.39 ±52.88 ng·L-1,P=0.008).结论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骨破坏增加,进而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布托啡诺对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才堂  陈剑 《中国医药》2011,6(9):1113-1114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上肢手术成人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用0.33%罗哌卡因30ml,研究组用0.33%罗哌卡因30ml+布托啡诺1 mg.2组均记录术中15、30、60min和术后4、8、12、24 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研究组[(2.1±1.3)、(8.0±2.2)min]比对照组[(5.3±2.1)、(15.0±3.3)min]明显加快,镇痛持续时间研究组[(714.4±95.4)min]比对照组[(510.7±99.8)min]明显延长(P<0.05;术中15、30、60min,术后4、8、12、24h各时间点VAS评分研究组[(1.1±0.6)、(1.3±0.6)、(1.3±0.5)、(2.4±1.1)、(3.0±1.0)、(4.1±1.1)、(4.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1.6±0.5)、(3.1±0.3)、(6.1±1.5)、(6.8±1.7)、(7.0±2.1)、(6.0±1.1)分](P<0.05).结论 0.33%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镇痛效果明显增强,但不延长运动阻滞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动力学和胃电活动指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分别为(1.91±0.44)、(2.03±0.81)、(2.47±0.95),对照组分别为(1.22±0.35)、(1.12±0.47)、(2.05±0.59),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蠕动性收缩比、括约肌压力及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分别为(94.2±16.0)%、(19.32±1.45)mmHg、(75.8±6.6)%,对照组分别为(86.1±13.8)%、(13.42±1.38) mmHg、(58.8±6.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前及餐后的主频、主功率分别为(4.1±0.8)、(4.4±0.6)、(100.4±26.9)、(165.6±36.6),对照组分别为(3.3±0.9)、(3.3±0.5)、(91.1±28.5)、(155.1±35.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空腹、餐后的正常慢波节律为(42.8±22.6)、(66.1±2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20.0)、(50.4±21.6),而餐后胃动过缓(29.4±19.3)明显低于对照组(41.8±23.1)(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提高胃食管动力,增加收缩力,使患者正常慢波节律减少,增加餐后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改善胃排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术中应用地佐辛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龙  赵丽琴 《中国医药》2011,6(12):1524-1526
目的 探讨术毕应用不同浓度地佐辛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加气管插管,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关腹前15 min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A组,n=20)、0.1mg/kg(B组,n=20)、0.15 mg/kg(C组,n=20),对照组(n=20)不给予地佐辛.评定患者拔管后疼痛和镇静程度,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麻醉恢复室内患者芬太尼处理例数和用量及其恶心呕吐及烦躁等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A、B组及对照组[(1.4±0.7)比(2.4±0.9),(2.1±0.8),(5.1±1.3),P<0.05];C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B组及对照组[(2.2±0.7)比(1.8±0.6),(1.7±0.6),(1.5±0.6),P<0.01].C组的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明显延长于A、B和对照组[ (15.7±2.5)min比(9.6±1.4) min,(10.7±1.8)min,(9.2±1.5) min;(18.1±0.7) min比(12.4±2.0) min,(13.1±1.8) min,(13.9±3.1)min; (21.4±2.3) min比( 15.0±1.8) min,(15.6±1.6)min,(14.8±1.8) min,各项参数P<0.01].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结束前15 min应用0.05 mg/kg或0.1 mg/kg地佐辛可减轻瑞芬太尼停药后的疼痛反应,但不明显延长苏醒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陈亮清  白龙  解志波  周景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88-3189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脊柱退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均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组在植入螺钉前于椎弓根钉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醋(PMMA)骨水泥。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状况(VAS)评分、脊柱稳定性、神经症状(JOA)评分等。结果治疗组VAS评分:术前(7.21±1.01)分、术后1个月(3.12±1.65)分、术后6个月(3.08±1.10)分、术后12个月(3.09±1.25)分,对照组分别为(7.23±1.98)分、(4.31±2.13)分、(4.22±1.48)分、(4.12±1.34),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2.08、1.97,均P〈0.05)。治疗组脊柱稳定23例、不稳定1例,对照组分别为19例、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治疗组JOA评分:术前(14.12±2.65)分、术后1个月(26.76±4.36)分、术后6个月(26.78±2.10)分、术后12个月(26.96±1.89)分,对照组分别为(14.41±2.13)分、(24.13±5.28)分、(24,32±1,68)分、(24.32±1.99)分,两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3.39、3.56,均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可明显改善疼痛及神经症状,增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