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红霞 《吉林医学》2014,(3):657-657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5.3±0.3)mmol/L和(6.1±1.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0.5)mmol/L和(7.8±1.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缩小率、空洞闭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病灶所效率和空洞闭合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华琴 《求医问药》2014,(21):117-118
目的:探讨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23±3.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8.45±1.82)m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7.71±3.8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12.25±1.33)mmol/L。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运动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08±0.92)mmol/L、餐后2h血糖(9.13±1.27)mmol/L、HbA1c(5.63±1.1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7.16±0.86)mmol/L,(11.58±1.81)mmol/L,(6.78±1.24)%,(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保证其血糖指标的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魏红丽 《当代医学》2012,18(22):112-1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的社区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改善生活方式、培养合理饮食习惯、配合正确运动等)及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对照组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1年后观察相应的指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明显低于对照组([ 6.74±0.84)mmol/L比(7.86±0.89)mmol/L,(8.46±1.42)mmol/L比(9.28±1.3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可以有效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43±1.03)mmol /L,餐后2h 血糖(9.34±1.8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86±1.55)%,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联合个体化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35±0.91)mmol/L,餐后2h血糖(8.14±1.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4±0.12)%,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25±0.65)mmol/L,餐后2h血糖(8.35±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3±0.11)%,血糖达标时间(6.17±1.21)d,胰岛素用量(30.72±8.33)U/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1例,未出现皮肤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浓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何影响。方法: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比组,各50例,对干预组和对比组患者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血糖水平。结果:干预组FBG 6.3±3(mmo]/L)明显小于对比组7.6±3.8(mmol/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hBG相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比组。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有巩固作用,能提高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遵医行为。同时,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善,血糖水平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80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全程体征观察与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值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值(7.44±1.64)mmol/L VS(4.11±1.20)mmol/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观察与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改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病情,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彭小英 《当代医学》2016,(7):114-115
目的 观察护理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60例2型耱尿病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护理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10.1±2.1)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1 0.3±2.2)rnmol/L,2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7±1.1)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1±1.2)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教育干预在提高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4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6.5±0.5)mmol/L、餐后2h血糖(7.5±0.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2.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营养状况、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护理前皆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4.28±0.9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6.18±1.6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32±0.73)%,低于对照组的(6.63±1.36)mmol/L、(7.22±1.51)mmol/L、(7.8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前,两组患者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RS2002评分为(1.49±1.19)分,低于对照组的(1.98±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CysC、BUN、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ysC水平为(0.79±0.16)mg/L,低于对照组的(0.85±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BUN水平为(12.24±1.02)mmol/L、Scr水平为(95.23±10.14)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62±1.23)mmol/L、(88.52±11.1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饮食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肾功能,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致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出高血糖危象.将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致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服务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变化,并对比住院时间的长短,观察两组患者表现出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幅(8.5±2.1)mmol/L,低于观察组(6.4±1.8)mmol/L;观察组住院时间(4.3±1.4)d,明显短于对照组(6.6±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表现出高血糖危象的糖尿病患者,在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全面性的细致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血糖水平的下降,缩短住院时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登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1例的健康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控制、药物指导、预防低血糖、自主锻炼及合并症处理和心理护理、知识宣教等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4.05~6.35mmol/L),餐后2h血糖(6.50~8.20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7.20~11.35mmol/L),餐后2h血糖(8.45~14.67m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在本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药物治疗和基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以及自我血糖监测指导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由干预前(11.25±2.18)mmol/L、(18.94±3.15)mmol/L和(9.42±1.16)%降低至干预后的(6.35±1.42)mmol/L、(8.56±2.08)mmol/L和(6.72±0.78)%,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由干预前(11.28±2.31)mmol/l、(19.03±3.42)mmol/l和(9.38±1.23)%降低至干预后的(9.16±1.84)mmol/l、(12.92±2.34)mmol/l和(7.25±0.9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I型糖尿病患儿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抑郁得分和焦虑得分及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为(5.25±0.51)mmol/L、餐后2 h血糖为(7.16±0.77)mmol/L、抑郁得分为(13.2±3.8)分、焦虑得分为(7.2±1.8)分、糖化血红蛋白为(7.59±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行为干预对出院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治疗1年,观察干预治疗组对糖尿病知识、新发并发症、重复住院情况,以及血糖变化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干预组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比对照组丰富,新发并发症和重复住院情况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监测:1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5.84±0.6)mmol/L,餐后2 h血糖(8.05±0.62)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7.05±0.58)mmol/L,餐后2 h血糖(10.06±0.48)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施行为干预能丰富病人糖尿病知识,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和重复住院次数,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8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时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和肺结核灶钙化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时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和肺结核灶钙化的时间分别为6.73±0.09mmol/L、8.13±0.05mmol/L和72.20±3.10d,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时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和肺结核灶钙化的时间分别为8.89±1.22mmol/L、11.17±3.25mmol/L和105.60±2.50d。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肺结核灶钙化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缩短其肺结核灶钙化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罗良琦 《当代医学》2016,(24):148-149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用药胰岛素,观察组患者同步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餐前、餐后2h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餐前、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前、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7.0±0.8)mmol/L、(9.1±0.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 8±0 6)mmol/L、(10.9±0.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干预期间,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价值突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确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运动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品质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糖尿病防治知识合格率为9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值(<7mmol/L)观察组(6.13±1.12)m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6.89±1.34)mmol/L,P<0.05;观察组控烟酒率、坚持运动率、体重控制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运动及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和健全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增加血糖控制率,改善其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