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用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干预前与干预后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处方不合格率、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抗菌药费用、患者不良反应等基本指标。结果经药学干预的实验组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药学干预后,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药品费用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干预的接受率为85.00%,明显高于及时干预的31.25%的接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后,能够有效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避免不合理用药,提高患者对医师的接受率。  相似文献   

2.
王尧  潘永辉 《中外医疗》2014,33(1):96-96,98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该院骨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妇科、儿科未进行用药干预前的用药记录。与临床药师参与干预后的用药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结果药学干预后,该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下降2.01d,处方不合格率下降56.3%,抗菌药使用率下降30.2%,药品费用平均降低3777.6元,抗菌药费用平均降低2185.4元,患者不良反应降低6.5%;及时干预医师接受率为53.6%,延迟干预医师接受率为94.7%。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后,能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避免不合理用药;药师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干预,可提高医师的接受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研究,调研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和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住院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58%,联合用药比例由49%降至5%,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升至9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15%升至89%;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平均抗菌药费用降低.结论 采用MTP模式干预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疾病患者6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使用药物前后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应用组)各34例,对比分析两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药物使用实践。结果:药学干预的患者在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耐药现象方面好于常规应用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不理现象,在积极药学干预后,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干预,以倡导合理用药理念,消除不安全用药隐患,提高健康水平.方法 社区确诊为COPD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79例,对照组(B组)71例,A组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方法,如系列药学知识讲座、上门督导、建立网络联系等全程药学监护方法.B组不施行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显示A组药学基础知识、专科药物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知晓率明显提高;急性期、稳定期用药品种均减少;按时服药、服药剂量、用药前说明书参阅率等理念有改善,保健品应用率下降;气雾剂应用技术掌握状况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自我效能感受能力增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家庭贮存药品管理情况比B组好转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咳嗽、咳痰、气喘、运动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表明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COPD患者合理的家庭用药和管理理念的培养有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6.
李燕 《求医问药》2014,(16):136-137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不进行药学干预。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进行药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为95.56%,而未接受药学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处方用药的合理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率,预防患者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而引起不良反应。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起实施不合理用药干预,选择我院2012年作为对照组,2013年作为观察组,各自从隶属年限内随机抽取出院病例200例,并分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单次用药剂量、联合用药例次、术后用药时间、平均用药费用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后,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过量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情况,同时节省患者的用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6月妇科科室用药记录,将该用药记录与我院2016年3至6月临床药师参与干预后的妇科用药记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8±0.7)d,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3±0.5)d,干预前药品费用为(7423±101)元,干预后药品费用为(3674±102)元,干预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干预后使用率为52.5%,干预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对临床医师用药行为起到规范作用,降低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该种干预方式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调取2012年1月-6月和2013年1月-6月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前、后儿科和妇科患者病历和临床用药方案。结果:药师干预后2013年1月-6月临床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患者不良反应率和抗菌药物费用各项指标均比药师干预前2012年1月-6月显著降低(P0.05)。结论: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规范辅助用药临床应用行为,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供各地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中使用[1]。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监管,降低重点监控药品的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成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利用美康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调取2019年1—12月(干预前)与2020年1—12月(干预后)的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数量及消耗金额。其中,脑苷肌肽注射液(2 ml)2019年消耗20 700支,总金额1 393 110.3元,2020年降低到2 384支,总金额160 443.2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2 ml)2019年消耗15 842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研2017年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学干预是否取得成效,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等分析了1 200名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医嘱,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干预前:26.83%VS干预后:16.33%),主要存在问题为用法用量错误、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证用药等。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改善,药学干预取得一定成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初成玉 《当代医学》2016,(35):137-138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 为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7~12月开展临床药师药学干预,随机抽取呼吸内科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14年1~6月(干预前)168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研究,观察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费用.结果 干预后抗生素未按PD/PK2给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剂量过大、换药过频等不合理使用率15.48%明显低于干预前25.60%(χ2=5.271,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干预前,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干预前(t=7.822,19.296,P<0.05).结论 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可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杜海燕  吴慧  严丽  杨春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0):3547-3549+3544
目的:探讨药师合理用药干预对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使用合理性与用药成本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6月收治的67例剖宫产手术产妇纳入A组,行常规用药管理;2021年7—1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7例产妇纳入B组,实施药师合理用药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其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使用合理性,并对其用药成本加以对比。结果:B组总不合理用药率、术后感染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总用药费用、抗菌药物成本—效果比(C/E)及总药品费用C/E均较A组低,差异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前>2h、术前0.5~2h给药占比更低,而钳夹脐带后给药占比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师合理用药干预能够提高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使用合理性,有助于减少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现象,并可使其用药成本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成药注射剂滴速的药学监控及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中成药注射剂滴速的药学监控及干预的3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未实施中成药注射剂滴速的药学监控及干预的360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干预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的合理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干预前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患者用药合理率为91.67%;干预后,用药合理率为96.99%。干预后患者的用药合理率要显著高于干预前患者。结论:对中成药注射剂滴速的药学监控及干预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讨论实施药学干预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抽取的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研究资料180份为对照组,未开展药学干预;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抽取的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研究资料180份为观察组,开展药学干预。针对两组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药学干预的影响。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在药学干预后,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发生明显转变,用药合理从62.2%提升到了91.7%;住院费用从2504.61±314.49元降低到了1859.09±259.68元。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针对患者的治疗,抗生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物,对此开展药学干预后,能够指导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的耐药性,将用药合理率提升,减少患者的抗生素花费,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今后的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中,将药学干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咏红 《吉林医学》2012,33(32):6949-6950
目的:了解儿科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一段时间内的全部儿科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组(A组)的100%下降至2011年组(B组)的0%,两组均100%选用抗病毒药。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者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得到控制,用药趋于合理,但抗病毒药品种过于单一,药品费用没有下降,需进一步探讨临床合理用药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应用抗生素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加强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药学干预.观察比较2组处方合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用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 试验组处方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抗生素治疗患者加强药学干预可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缩短用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30-332
目的探讨加强药事管理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药事管理干预前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为干预前组。药事管理干预后,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对比分析药事管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处方中出现频率位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头孢曲松。干预后,处方中出现频率位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唑啉、克林霉素注射液。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别为100.0%和74.5%,干预后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χ~2=12.235,P<0.001)。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1 400.0±16.2)、(1 010.0±14.5)元,干预后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均低于干预前组(P<0.05)。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9.0%,干预后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组(χ~2=8.514,P<0.001)。结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节约医疗费用,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的药学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由于2014年药师没有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2014年临床的不合理用药率为49.3%。2015年药师进行了药学干预后,2015年的不合理用药率仅为15.4%,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的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几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还可以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提高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卢洁  郑怀宇 《广东医学》2022,43(4):511-514
目的 以循证药学为指导,构建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分析其应用效果和意义,促进新型抗癌药品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361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020年5月前的186例作为干预前组,2020年5月后的175例作为干预后组。分析以循证药学为指导的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对药品使用不合理率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组抗癌药品应用不合理率为9.14%(16/175),低于干预前组的抗癌药品应用不合理率20.97%(39/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抗癌药品应用合理率为90.86%(159/175),高于干预前组的抗癌药品应用合理率79.03%(147/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不合理用药中以适应证不合理为主,占比30.91%(17/55);干预后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为91.43%(160/175),高于干预前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71.51%(133/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循证药学理论建立新型抗癌药品评价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型抗癌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