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降纤酶治疗 6 4例UAP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依据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联合考题组诊断标准入选 130例心绞痛患者 ,其中劳累性心绞痛 37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3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 0例。将 130例UAP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二组 ,观察组 6 4例 ,男 4 0例 ,女 2 4例 ,年龄 4 5~ 72岁 ,平均6 0岁 ;对照组 6 6例 ,男 4 8例 ,女 18例 ,年龄 4 6~ 70岁 ,平均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1号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病1号方,连用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冠心病1号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芹  王思予  白杨 《当代医学》2022,28(2):39-41
目的 探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各38例.联合组采用常规西药+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单一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  相似文献   

4.
曹慎华 《中原医刊》2001,28(8):31-3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尿激酶静脉点滴及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所有病人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诊断,9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性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 1.2 分组:96例中,男…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预后较差。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我院对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肝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平 《吉林医学》2009,30(6):540-54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需积极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极易发展成AMI。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获得满意疗效,并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原则进行分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2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4 d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14 d后整体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14 d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5±1.1)次/周,持续时间为(2.1±0.3)min/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用药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注射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33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结果2wk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3.75%,治疗组为90.91%%,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78.13%,差异无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9.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采用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4 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 80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4 7例 ,女33例 ,年龄 (5 4± 7.5 )岁。均符合WHO关于UAP诊断标准 ,除外严重的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性疾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 4 2例 ,对照组 38例。1.2. 治疗方法  80例患者住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 (吸氧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5 0mg ,1/d ;胸痛发作时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 .3~ 0 .6mg止痛 )。观察组 :血塞通注射液 2 0ml入葡萄糖液(糖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宁心方治疗中青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自拟逐瘀宁心方治疗.对比两组心率震荡的TO、TS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  相似文献   

11.
普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根据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硝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的同时加用普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用一次,重症患者可渐增加剂量至20mg/d,疗程2个月;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越早使用他汀类药物就会越早获益,这些获益来自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与内皮功能改善及促使斑块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8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1.1%,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35.0%,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脂项目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郭景源 《求医问药》2011,9(2):38-39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丹参对照组和丹红治疗组,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心肌耗氧量及血小板计数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二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又一危险症侯群 ,曾被称为濒临心肌梗死和冠脉堵塞 ,可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内出现猝死或AMI等冠心病事件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非常重要。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按 1977年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诊断 ,将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恶化劳累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归为UAP。 1996年 3月— 1999年 1月我院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 1例 ,男 38例 ,女 2 3例 ,年龄 40…  相似文献   

17.
戎菊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35-383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续治疗7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临床治疗价值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初始剂量10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症状每4周调整1次剂量,最大40mg,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们用黄芪注射液治疗UA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依据 1979年WHO关于UA的诊断标准 ,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 (ECG)检查均符合UA诊断标准的 6 9例住院患者 ,包括初发劳累性、恶化性、自发性 (包括变异型和混合型 )心绞痛。 6 9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4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4 5~ 6 7岁 (平均 5 4 5岁 ) ;对照组 35例 ,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4 6~ 6 6岁 (平均 5 4 2岁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上差异无显著性 (P …  相似文献   

20.
康蓉 《海南医学》2011,22(5):28-3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强化治疗组53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一次;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