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检查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00例,对受检者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查,对比两种标本的就检验结果,对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溶血溶血标本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浓度较未溶血组发生明显增高(P0.05),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l)浓度较未溶血组发生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肝功能检测中,溶血标本对检测的准确性有显著的影响,要求在临床研究中,重视溶血的作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52例,对研究对象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各项低代谢指标的检验,并对比分析两种标本的检验结果,评价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溶血标本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浓度较未溶血组发生明显增高(P<0.05),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l)浓度较未溶血组发生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进行肝功能检验过程中标本发生溶血后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溶血的发生进行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体检者的溶血及未溶血标本各60份,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血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情况,溶血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以及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非溶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中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非溶血组(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当重视对溶血标本的检测,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晟 《吉林医学》2013,(36):7626-7626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肝功能生化检测特点。方法:对80例健康体检者溶血血清标本与不溶血血清标本中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项检测、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标本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的血清标本肝功能检测结果会受到干扰,因而,实际检测时应注意避免血标本发生溶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溶血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在我院检验科溶血标本370份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未溶血的370分标本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体检者肝功能各项检验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溶血血标本可影响肝功能检测准确性,临床检验时须尽可能的防控溶血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体检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体检者的溶血及非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检验,观察及记录两种标本的血浆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80例受检者的溶血及非溶血标本的各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显示,溶血标本的ALP、γ-GT、TBIL及DBIL等指标的浓度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ALB、ALT、TP、AST等指标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故临床检验时需注意避免溶血的出现,以有效确保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查体的受检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溶血标本组)和对照组(未溶血标本组)各25人,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的十五项指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尿酸、总胆固醇、葡萄糖、三酰甘油及血钾)的含量作检测,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血钾测定的含量值相对于未溶血标本相应的指标含量明显升高(P0.05);溶血标本中的尿酸、葡萄糖相对于未溶血标本明显降低(P0.05);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的尿素氮、白蛋白、直接胆红素三酰甘油肌酐总胆固醇的测定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标本发生溶血会对临床的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干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临床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取80例健康人空腹血各4 ml,分别注入两支2ml干燥试管中,一管离心取未溶血血清,另一管先置于-40℃冰箱冻结,再离心取溶血血清,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溶血可使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浓度增高(P〈0.01),使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浓度下降(P〈0.01)。结论溶血标本可影响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从采集标本至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各个环节,以保证发出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肝功能检验中溶血标本对检验准确性的作用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肝功能检验患者66例,选择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采用溶血标本的患者为实验组,而另33例采用未溶血标本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功能检测中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可对其进行有效避免和控制,将检验准确性提升。  相似文献   

10.
王卫 《中外医疗》2014,33(7):40-41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60例健康的志愿者,分别对其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氨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总胆红素(TBIL)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显示60例体检者溶血血清标本的ALB、TP、ALT以及AST指标要显著高于未溶血血清标本(P〈0.01),而溶血血清标本的GGT、ALP、DBIL、TBIL等指标则均显著低于未溶血血清指标(P〈0.01)。结论溶血标本能够显著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了解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探讨对应的纠正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受体检的8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标本中的16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未溶血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清蛋白、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以及钾等在溶血标本与不溶血标本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很多生化指标检验准确性有影响,且不同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影响结果程度不一样。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血,并认真做好血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等整个工作,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化检查标本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院内检查肝功能溶血的95例标本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在医院健康查体的检查肝功能的未溶血标本9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溶血标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血标本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准确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影响了肝功能的准确度,影响了临床医生对肝功能检查的准确判断,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由于标本的不合格,再次采血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的伤害,降低了患者满意度,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要积极寻找标本溶血的原因预防溶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溶血现象对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血液检测门诊患者60例,观察组为溶血样本组,对照组为非溶血样本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肝功能检验,对检查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观察组溶血样本肝功能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γ一谷氨酞转氨酶(γ-GT)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血对肝功能的各个功能指标存在显著的影响力,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溶血造成的检验误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体检者的溶血以及未溶血标本各58份,分别检测其肝功能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准确性。结果:溶血标本的ALB、TP、ALT以及AST检出浓度相比于非溶血标本的检测结果显著升高,而T-Bil、D-Bil、γ-GT以及ALP浓度则较非溶血标本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溶血将严重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全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名正常人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溶血前和溶血后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各指标在溶血前后的变化。结果溶血对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肌酸激酶(CK)影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素氮(BUN)、肌酐(Cr)影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指标在溶血后升高的可能影响因素是溶血时血液标本中酶活性增强,生化指标在溶血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溶血引起的稀释作用或相关检测试剂受溶血的影响不大。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警惕标本出现溶血现象,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来我院体检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生化项目的 3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个人血液样本备2份,分成溶血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分析影响并研究应对措施。结果两组对比溶血组的样本中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因素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制作血样标本,将86例血样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对温度、时间及溶血因素对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DBiL(直接胆红素)与TBiL(总胆红素)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血生化检验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溶血标本对血生化检测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溶血对血生化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储存时间与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肝功能检查者18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不给予溶血标本处理,研究组90例采用溶血标本处理,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清蛋白、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总蛋白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总胆红素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8.88%,明显比对照组高78.88%,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检查者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后,会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降低检验结果准确性,所以,在检验血液标本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结果中新生儿溶血样本的影响与优化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生化检验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溶血情况,再将溶血的样本与未溶血的样本进行血生化检测,观察两组样本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溶血样本中的谷丙转氨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比未溶血样本中的此类指标水平高;溶血样本中的尿酸、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明显比未溶血样本中的尿酸水平低(P0.05)。结论新生儿的溶血样本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各项生化检测指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避免或者减少溶血情况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桑国耀  姜艳  李艳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12):1663-1664,1668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前后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4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人工方法使其溶血,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前和溶血后标本中的血清钾(K)、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转肽酶(GGT)、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共12项生化指标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溶血前与溶血后K、ALB、ALP、ALT、AST、CK、CKM、GGT、GLU、LDH、TBIL、TP共1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影响检验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