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血瘀的病因病机、兼夹血瘀的不同证型的治法与方药等方面总结国医大师张学文对血瘀证的论治经验。张学文认为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外邪致瘀、七情内伤致瘀、气血阴阳虚致瘀、痰饮内阻致瘀、各种出血致瘀,临床常见兼夹血瘀的证型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热毒瘀结证、风痰瘀阻证,治疗上当予理气祛瘀、补气化瘀、温经化瘀、化痰活血、清热解毒化瘀、祛风化痰与活血通络,全面认识血瘀证对于临床上诸多疾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可夫 《中医药学刊》2004,22(3):389-390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瘀为患,因而其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但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临床上少见慢性萎缩性胃炎单纯血瘀证。多并见他证,故应根据辨证,分别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方法,如益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理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瘀为患,因而其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但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临床上少见慢性萎缩性胃炎单纯血瘀证,多并见他证,故应根据辨证,分别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方法,如益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理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4.
王永炎院士认为,活血、化瘀、通络法虽同治血瘀证,但作用层次不尽相同,活血、化瘀、通络是针对3种血液瘀滞状态而采取的三步法。临床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各种脑病时,常根据瘀滞状态之轻重,病变病位之浅深,采取不同层次的祛瘀治法。血气不和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宜调气活血;血聚成瘀者,病程相对较长、病情较重,宜活血化瘀;血瘀络脉者,病程更久、病情缠绵反复,宜化瘀通络。用药层层深入,疗程逐渐延长,使药达病所,瘀疾可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研究的深入,科研和医务人员对本病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认识,相应建立了针对性强、简便、有较好疗效的治则治法。其总体思路“以法立方,随证加减”。从报道看,取得了较好疗效。1 活血化瘀法一般认为血瘀是本病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法乃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弓文忠[1]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100%。陈雨恒[2]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效果满意。王建新等[3]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中风病本质为血瘀,治疗以祛瘀为要,无论是缺血性中风,抑或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并根据临床…  相似文献   

6.
肾血瘀证广泛存在于肾系疾病中,近年来临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血瘀型肾系疾病疗效颇佳,但对于肾血瘀证的相关理论在教材中却未见论及。通过对1987-2014年肾系疾病迁延所致肾血瘀证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各型肾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处方用药,为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血瘀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天谊  姜惟 《吉林中医药》2014,(2):130-131,156
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阻脑络证,药用红花、川芎、桃仁等;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常用大黄、胆南星等;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证,选黄芪、党参等;针对痰瘀互结,毒损脑络证予清热解毒法,配伍夏枯草、野菊花等;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证,常用制何首乌、淫羊藿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血瘀症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瘀证在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对此主要从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基础,客观诊断指标,治法及方药等方面论述了糖尿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进展,糖尿病血瘀证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前者可从舌脉症辨别,后者则无宏观表现可察,运用现代科技善于血流变性,微循环,血小板和内皮功能及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揭示糖尿血瘀症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量化诊断指标,指导血瘀证分期分级论证,识别隐性血瘀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瘀论治糖尿病是近年治疗糖尿病的一大进展,血瘀证常和它证相兼存在,治疗亦为活血化瘀和它法并用,目前临床中应用的治法有:补肾活血法,健脾活血法,益气养阴活血法,化湿行瘀法,温阳化瘀法,泻热逐瘀法等。  相似文献   

9.
化瘀法治疗面部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化瘀法治疗面部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行阐述。结果:自拟理气化瘀清肺汤治疗证属气滞血瘀之痤疮,自拟化瘀祛痰消疹汤治疗证属痰瘀互结之酒皶鼻,自拟健脾理气化瘀汤治疗证属脾虚湿蕴、气滞血瘀之黄褐斑,自拟理气化瘀散结汤治疗证属肝郁血瘀之扁平疣,均获满意疗效。结论:以化瘀法为主,随证加减治疗面部皮肤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门波  陈建设 《辽宁中医杂志》2010,(12):2439-2440
血瘀证是妇科常见的证候,见于多种妇科疾病中。《金匮要略》中记载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对妇科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中师仲景之法,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癥积、闭经、月经失调、产后腹痛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程师认为甲状腺结节的病机主要在于气滞、痰凝、血瘀,采用疏肝健脾、化瘀活血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预防癌变,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采用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体会。方法通过整理临床相关病例资料,总结本人采用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12周)的临床体会,并附验案举隅。结果肾虚血瘀证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补肾活血法为基本治法,酌情加用健脾、益气、清热等药物,灵活掌握用药时机、用药剂量,可取佳效。所附验案为人工流产后继发复发性流产,根据症状、舌苔、脉象,辨属"滑胎病、肾虚血瘀证",采用补肾安胎、活血化瘀基本大法,保胎成功。结论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郝峻峰 《河南中医》2014,(10):2003-2003
笔者治疗男性不育,无论有无血瘀证候,在辨证的基础上审瘀论治和审因化瘀,同时灵活运用益气活血、养血活血、行气活血、清热活血、破血活血、化瘀止血、化瘀止痛等中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气虚血瘀和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益气化瘀法是作者提出的论治妇产科难治性疾病的大法,作者认为气虚,水蓄、血滞是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益气化瘀,水血同治是治疗盆瘀征的有效方法;通过益气增加静脉张力,化瘀改善盆腔循环,益气化瘀,调整6-Keto-PGF1α、TXB2平衡为治疗取效的主要机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病机是气虚邪积,积邪伤正,因虚致瘀,而成症瘕积聚;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月经量多是气虚证的证据,有形症积,经血夹块,痛经等为血瘀存在的依据;益气摄血而固本,活血逐瘀而消症,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月经量,降低肌瘤或囊肿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等为治疗取效主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是气虚,血瘀,因虚致瘀,故论治上应以祛瘀调经为主,益气补虚为次,慢性盆腔炎的病机是气虚无力御邪祛邪,血行瘀滞,阻于胞宫;宜益气行血与化瘀祛邪并重,因此,提出气虚血瘀是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化瘀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手段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益气化瘀法是作者提出的论治妇产科难治性疾病的大法。作者认为气虚、水蓄、血滞是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益气化瘀、水血同治是治疗盆瘀征的有效方法 ;通过益气增加静脉张力、化瘀改善盆腔循环、益气化瘀 ,调整 6—Keto—PGF1a、TXB2 平衡为治疗取效的主要机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病机是气虚邪积 ,积邪伤正 ,因虚致瘀 ,而成瘕积聚 ;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月经量多是气虚证的证据 ,有形积、经血夹块、痛经等为血瘀存在的依据 ;益气摄血而固本 ,活血逐瘀而消 ,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月经量 ,降低肌瘤或囊肿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等为治疗取效主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是气虚、血瘀、因虚致瘀 ,故论治上应以祛瘀调经为主 ,益气补虚为次。慢性盆腔炎的病机是气虚无力御邪祛邪 ,血行瘀滞 ,阻于胞宫 ;宜益气行血与化瘀祛邪并重。因此 ,提出气虚血瘀是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益气化瘀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手段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冠心病病因病机,并运用现代医学研究冠心病与血瘀的关系,阐述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并设益气活血化瘀、行气活血化瘀、养血活血化瘀等九法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病机,是现代中医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根据中医“异病同治”思想,不同疾病出现血瘀证,均可采用活血化瘀治法进行治疗。中医对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法的认识历史悠久,在中医学理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萌芽于先秦西汉时期,初建于东汉时期,成长于隋唐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当今,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其理论渊源,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会进一步推动血瘀证理论的创新研究和活血化瘀中药及复方的临床精准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活血化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 ,水病可致血病 ,而血瘀亦可导致水肿 ,血、气、水三者相互影响 ,瘀血是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把肾病综合征分为阴亏血瘀和阳亏血瘀两种 ,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达到改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恢复肾脏功能、促使疾病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痹证是临床顽病,害人尤甚。脉痹为五体痹之一,西医学静脉炎、大动脉炎及雷诺病等疾患属"脉痹"范畴,中医药对此具有独特优势。李艳教授传承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痹思想,认为脉痹发病内有气血不足,外受风寒湿热之邪,基本病理改变为虚、痰、瘀。初期偏于祛邪,后期多予扶正。临证时予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疗阳虚血瘀证,除湿化痰、活血通络治疗痰湿阻络证,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治疗气血两虚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络治疗热毒血瘀证。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具有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的作用,用以治疗血瘀证,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治疗原则,《内经》记载的“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已成为后世活血化瘀治则的基础。历代医家对此法有很深的认识,取得了的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炎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症状和过程,是血瘀的一个重要表现,临床上对急慢性炎症配合采用活血化瘀法,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