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初产妇进行常规凯格尔运动训练,实验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进行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初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平均肌电压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初产妇盆底肌平均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初产妇盆底肌平均肌电压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初产妇盆底肌平均肌电压(21.08±1.46)μV高于对照组的(16.65±1.19)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初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初产妇的盆底肌肌电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护理干预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8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康复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止血时间(31.7±3.9)min、恶露持续时间(20.1±3.8)d、通气时间(30.1±4.2)h、住院时间(4.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58.9±10.5)min、(25.4±3.1)d、(38.9±4.1)h、(6.5±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5.3%(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产妇康复效果,缩短产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9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给予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身心恢复情况、产后出血率和泌乳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恶露时间(2.45±0.45)d短于对照组(3.38±0.58)d,子宫入骨盆时间(7.32±1.23)d、泌乳初始时间(15.48±2.34)h早于对照组的(11.43±2.24)d、(27.64±5.98)h,抑郁评分(7.18±2.19)分低于对照组的(9.25±2.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泌乳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精神状态、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满足产妇身心需求,改善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还能够促进产妇机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妇女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脏器脱垂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ICI-Q-SF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1.02±0.56)分低于对照组的(2.28±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为产妇提供盆底康复护理措施对预防产妇脏器脱垂、尿失禁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改善产妇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90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室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3±0.44)分低于对照组的(2.36±1.13)分,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3.51±8.45)h、(1.62±0.54)d,均短于对照组的(38.64±10.43)h、(2.87±1.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综合的改善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是一种优良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产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肌纤维水平改善率、脏器脱垂率、疼痛评分、产后尿潴留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的76.0%,肌纤维水平改善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8.0%,脏器脱垂率6.0%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3.2±0.4)分低于对照组的(6.7±1.3)分,尿潴留症状改善时间(2.5±1.1)d短于对照组的(4.5±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妇产后强化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妇肌纤维水平,缩短尿潴留症状持续的时间,减轻产妇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行宫颈癌手术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为(31.6±8.2)h、首次排便时间为(32.6±8.6)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6.5±5.1)h、住院时间为(16.3±2.1)d;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为(44.9±10.6)h、首次排便时间为(47.7±11.2)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8.6±9.3)h、住院时间为(21.2±3.2)d。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12、24 h出血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5.6%(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HAMD与HAM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产妇HAMD评分(10.5±2.2)分、HAMA评分(10.3±3.2)分低于对照组的(18.3±2.4)、(18.9±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调整产妇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57-1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产妇分娩的6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心理状况、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盆底肌肉张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肉张力在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全、便秘、产后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和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能有效维持心理情绪稳定,提升盆底康复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顺产初产妇(单胎)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仅予盆底肌功能训练。6个月后随访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1)。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4.22±0.42)分,对照组为(3.18±0.35)分(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2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其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15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aO2(83.8±1.7)mm Hg(1 mm Hg=0.133 kPa)、SaO2(91.27±1.4)%高于对照组的(73.6±5.4)mm Hg、(87.2±1.3)%,PaCO2(45.6±4.3)mm Hg低于对照组的(66.2±4.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1±1.8)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7.4±1.6)d、住院时间(9.3±2.2)d均短于对照组的(4.5±1.7)、(9.6±2.1)、(13.6±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同时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48.3±5.7)min、肛门排气时间(17.8±1.4)h、恶露干净时间(27.9±4.1)d短于对照组的(58.3±4.9)min、(22.3±2.1)h、(34.6±5.2)d,术后1 d的VAS评分(4.1±0.6)分低于对照组的(6.5±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产妇的SDS评分(11.8±2.5)分、SAS评分(12.9±3.1)分低于对照组的(19.8±2.6)、(18.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调整产妇负性情绪,有助于改善产妇康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仪配合盆底训练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2月-2019年1月沈阳都市医院收治的初次生产伴盆底功能障碍产妇9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所接受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2组产妇分娩后均接受常规产后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配合康复治疗仪SRL800辅助训练。比较2组康复效果,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及并发症(产后出血、恶露增多及情绪低落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85%(χ2=3.863,P=0.049);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7.02%(χ2=4.443,P=0.035)。结论康复治疗仪配合盆底训练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利于产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产后42 d体检的单胎阴道分娩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150例(常规护理指导),产后3个月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到3级以上的为112例(74.67%),对照组为64例(42.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产妇进行系统的、个性化的盆底功能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产妇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第3、4、7、24天)的恶露排出量、恶露排净时间、宫缩疼痛评分、泌乳量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后第4、7、24天的恶露排出量分别为(34.16±0.43)、(22.25±0.28)、(13.54±0.32)ml,少于常规组的(36.93±0.85)、(29.67±0.72)、(21.75±0.9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恶露排净时间(36.62±1.67)d短于常规组的(49.97±1.29)d,宫缩疼痛评分(4.16±0.76)分低于常规组的(6.8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泌乳量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2.00%低于常规组的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泌乳量,缓解其疼痛,缩短恶露排净时间,减少恶露排出量,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7.
张晓红  周明  吴珊  万琴 《安徽医药》2017,38(7):925-926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6~1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分娩的153例初产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75例接受产科常规监护治疗,观察组产妇78例接受产科常规监护治疗及早期盆底功能锻炼+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及产妇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31.70±60.14) min vs(298.20±66.10) min,P<0.05)];对照组8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10.67%,观察组2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有效缩短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普外科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4±1.56)d、住院时间为(6.42±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5.23±2.15)、(11.64±3.4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VAS评分为(2.81±0.6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33%(12/90)、(5.01±0.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DS评分为(35.29±4.13)分、SAS评分为(36.72±4.5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20±4.55)、(46.72±4.9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开展科学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康复积极性和效率,改善不良心理,减轻患者承受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加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86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5±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0.35)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8±1.05)d和住院时间(7.89±2.44)d均短于对照组的(3.33±1.05)、(11.31±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尽快的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4/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12.3±3.2)h、肛门正常排气时间(14.7±3.2)h、开始排便时间(44.9±8.2)h,均短于对照组的(21.9±5.1)、(24.5±4.5)、(57.9±9.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低于对照组的43.5%(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4,P<0.05)。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应用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