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91年9月至1994年5月,由B超检查发现了10例无症状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术后随访2~34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1例术后3个月发现腰椎转移,局部放疗后带瘤存活至今,其余患者均无瘤健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B超检查能发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的肾癌患者,今后如进一步扩大普查范围,则可发现更多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肾癌不同亚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并记录肾癌亚型透明细胞癌27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及嫌色细胞癌12例的病灶平均直径、边界、突出轮廓、分叶、假包膜征、囊变坏死、钙化、肾盂受压、非均质强化、强化程度及类型。[结果] 肾癌3种不同亚型组间,假包膜征(P=0.004)、坏死囊变(P=0.039)、钙化(P=0.008)及非均质强化(P=0.037)、平扫密度(P=0.011)、强化等级(P=0.001)以及强化类型(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年龄、性别、平均直径、分叶、突出轮廓、边界不清及肾盂受压等征象不同亚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肾癌诊断有一定意义,通过观察肿瘤假包膜征、坏死囊变、钙化、强化程度及类型等能够鉴别其亚型。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简称囊性肾癌)的螺旋CT(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6例偶有腰痛,2例有腹痛,2例发现过肉眼血尿。17例中,9例为体检时B超发现肾脏囊性占位病变,进一步做SCT检查而发现;8例为随访肾囊肿时发现。使用Siemens Somatom plus单层螺旋CT或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先行常规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对比剂80—100ml,经前臂静脉用压力注射器给药,注射流率为2—3ml/s。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40s时开始动脉(皮质)期扫描,60-70S时开始静脉(髓质、实质)期扫描,120—180s时再行排泄(肾盂)期扫描。原始扫描数据传送至Siemens 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各种图像重建及后处理。结果病灶位于右肾5例,位于左肾12例。病变通常为圆形、类圆形囊性密度肿块,边缘光整;直径2.1—10cm,平均5.7cm。其中病变直径〉5cm者15例,占88.2%。病灶属单房者10例,多房者7例。多房者囊内可见1—5条分隔,SCT显示囊壁和间隔多数厚薄均匀(1—2mm),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其中2例可见附壁小结节。平扫时,囊液CT值近于水或略高,其中1例为均匀血液密度(48HU);增强扫描时,囊液均不强化。本组病例少见侵袭性生长,3例可见局部浸润;未见有淋巴结转移者。仅1例于术后5年死于肺转移癌。结论囊性肾癌生物学行为较好,影像学表现相对有特征性,SCT可作为术前诊断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1989年10月至1993年10月之间的50例B超手术、病理诊断.其中40例又做了CT检查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 资料和方法 本组5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1~66岁,本院住院32例。其中18例均经本院B超、CT检查确诊后而到外地住院手术切除,经追踪调查证实为胰腺癌。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总结了13例小肾癌的B超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部分病例还备有X线静脉肾盂造影、CT等资料。文中描述了小肾癌的超声影象特征,分析和讨论了鉴别诊断,肯定了B超早期诊断小肾癌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在肾癌的术前定性诊断和临床分期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的MSCT双期扫描影像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像征象;总结肾癌MSCT双期扫描的影像分期符合率.结果 MSCT平扫等、低、高密度者分别为30例、26例、9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匀、不均匀强化者分别为12例、53例;明显强化者50例.MSCT判定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正确率分别为18.46%、9.23%;判定周围淋巴结转移正确率24.62%.MSCT双期扫描影像分期正确率分别为:Ⅰ期93.3%;Ⅱ期85%;Ⅲa期75%;Ⅲb期87.5%;Ⅲc期90%;Ⅳa期75%;Ⅳb期100%.结论 MSCT双期扫描可以对肾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其分期对于指导肾癌的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小肝癌(SHCC)的检出及诊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明确诊断为SHCC患者的图像,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增强3期扫描分别25s动脉期扫描、45s门静脉扫描,3min平衡期扫描.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优维显100ml,注射流率为3ml/s.结果 22例SHCC在增强3期扫描上20例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2例CT表现不典型,各期均为低密度.结论 大多数的SHCC在增强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平衡期检出率最高,薄层扫描能提高SHCC检出率,综合3期扫描表现可提高对小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的B超声像表现,旨在如何提高B超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57例原发性肝癌的B超声像表现。结果:其中小肝癌多为低回声;巨块型为混合型或强回声,二者边界多规则且常伴声晕;弥漫型肝癌呈弥漫斑点或结节;三种类型多有肝血管受浸,以后二者居多。57例术前B超正确诊断率为96.5%(55/57)。结论:原发性肝癌在B超声像图上多有其特征性表现,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B超和CT对上腹部大肿物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准确定位上腹部大的实体肿物,方法 将同期B超和CT扫描对肾上腺,肝,脾,肾的肿物定位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定位肝肿物准确率为33.3%(3/9),CT为22.2%(2/9),超声定位肾上腺肿物准确率为76.2%(16/21),CT为22.2%(4/18),超声及CT定位脾肿物准确率均为0(0/4)超声定位肾肿物准确率为50%(2/4),CT为0(0/1),结论 超声定位肾上腺肿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肾肿瘤在我国泌尿外科肿瘤中占第二位,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我们对在我院应用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肾癌对照病理做综合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17~67岁,平均52岁。无症状而经超声检查偶然发现16例,腰部不适、胀痛10例,无  相似文献   

12.
CT、B超、AFP及核素扫描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143例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运用CT、B超、AFP及核素扫描四种方法检查的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肾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肾癌的CT征像,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T与手术病理符合率:Ⅰ期87.5%,Ⅱ期85%,Ⅲ a期50%,Ⅲ b期83.3%,Ⅲc期87.5%,Ⅳa期75%,Ⅳb期100%.淋巴结转移83%,静脉受侵75%.结论CT为肾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同时讨论了CT对肾癌术前分期的失误原因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输尿管癌病例资料.对术前CT结果与术后大体、镜下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螺旋CT检查均准确诊断输尿管肿瘤,定位、数量均准确,利用螺旋CT对T0-T2与T3-T4肿瘤进行分期准确率为80%.结论: 螺旋CT对于诊断输尿管肿瘤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尤其是对患侧肾功能不全或输尿管梗阻导致肾造影不显影的病例意义更大.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对输尿管癌进行术前分期,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00例小肾癌螺旋CT多期扫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an XN  Peng LR  Liu GH  Wa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5):382-385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3.0cm)在螺旋CT多期(平扫、皮髓、排泄)扫描时的表现。结果100例小肾癌患者中,左肾38例,右肾62例,肿瘤长径为1.0-3.0 cm,平均2.5 cm。根据WHO 2004年公布的肾肿瘤组织学分型,透明细胞癌76例,多房性透明细胞癌4例,乳头状癌9例,嫌色细胞癌4例,未归类癌7例。上述各亚型小肾癌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透明细胞癌呈不均匀(因出血、坏死、囊变)而富血供;多房性透明细胞癌呈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间隔薄而均匀,且无膨胀性结节;乳头状癌呈不均匀而少血供;嫌色细胞癌呈较均匀而少血供,未归类癌与透明细胞癌相似,但更具侵袭性生长。结论常见小肾癌各亚型螺旋CT多期扫描时有其特征性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各亚型应分别与肾嗜酸细胞瘤、囊性肾瘤、复杂性肾囊肿、肾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浸润性泌尿上皮癌等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方法对46例胃癌病人行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 CT 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7.0%和100%。(2)螺旋 CT 征象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站数和远处转移均与病理 TNM 分期密切卡相磁(P<0.05)。结论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胃癌病理特征,是诊断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贲门癌术前正确分期 ,帮助选择手术入路方法 ,以提高贲门癌切除率。方法 应用B超对 81例贲门癌进行诊断、分期 ,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研究。结果 B超对贲门癌原发肿瘤的诊断率为 93 8% ,淋巴结显示率为 6 6 1% ,远处转移显示率为90 0 %。结论 B超对贲门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诊断明确 ,可作为贲门癌分期的初步评价 ,补充胃镜及吞钡的不足 ,对手术提供正确的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部CT与B超对贲门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部CT与B超检查对贲门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方法 223例贲门癌术前均行腹部CT与B超检查,将影像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贲门病变及区域淋巴结转移CT与B超诊断率分别为90.5%、76.2%和90.1%、65.2%,两者基本相同;深部淋巴结转移与局部浸润CT与B超诊断率分别为85.7%、62.5%和42.8%、37.5%,CT优于B组。结论 贲门癌术前行腹部CT与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结肠癌螺旋CT与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5例结肠癌的术前螺旋CT、超声诊断及其中29例钡灌肠造影诊断,分别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螺旋CT与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超声诊断结肠癌与病理相符分别为55例和50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和76.9%;29例钡灌肠造影,23例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79.3%;而螺旋CT+超声2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分析,与术后病理相符共64例,诊断符合率98.5%。螺旋CT、超声、钡灌肠造影诊断结肠癌3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7,P>0.05)。而螺旋CT+超声2种检查,分别与3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检查方法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螺旋CT比较:χ2=4.424,P<0.05;与超声比较:χ2=6.985,P<0.01;与钡灌肠比较:χ2=7.379,P<0.01)。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4例,术前螺旋CT、超声、螺旋CT+超声诊断分别为25、17、29例。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4.626,P<0.05);超声与手术病理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12.705,P<0.005);螺旋CT+超声与手术病理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χ2=2.186,P>0.05)。结论:螺旋CT、超声、钡灌肠造影诊断结肠癌3种检查方法,无优劣之分,但螺旋CT与超声2种方法结合应用,会明显提高结肠癌的诊断率和淋巴结转移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间质瘤患者行B超和CT诊断的影像表现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陕西省咸阳市核工业215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小肠间质瘤患者,患者均行B超和CT检查,获得详细的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良性45例,恶性57例,评价两种方法检出率及良恶性鉴别价值.结果 CT诊断对<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