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国内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因为其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麻醉效果确切,虽然其经济低廉且效果肯定。但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操作不正规和管理经验不足,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尤其是与硬膜外麻醉有关的神经并发症,如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甚至截瘫等,虽发生率很低,却不容忽视。我院于2004年7月-2007年7月共实施了12796例硬膜外麻醉,其中7例并发神经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1~1991年采用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简称局麻)行腹股沟区手术417例,并与随机行硬膜外麻醉做该处手术的292例对比。证明局麻较硬膜外麻醉具有简便、安全、经济、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董文 《山东医药》2010,50(38):109-109
硬膜下间隙阻滞是硬膜外麻醉时少见的并发症。2003年3月~2010年5月,我们共行硬膜外麻醉1823例,发现硬膜外阻滞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嵩  刘宗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71-2372
低位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时,对高龄且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常伴有低血压、心率慢、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万汶)为新型代血浆,其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容量不足、急性等容性血液稀(ANH)方面效果确切.本研究观察万汶在对老年心血管病人进行低位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时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人体硬膜外腔,通过暂时性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泌尿外科和妇产科等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导管插入过程中,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感觉异常,进而增加不适感、惊跳及术后发生神经相关并发症的风险[1-3]。研究显示,导管沿尾部方向插入,可能直接接触暴露的神经根或椎旁软组织,因此比沿头部方向插入时患者发生感觉异常的频率更高[4]。但是,有关老年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时导  相似文献   

6.
刘芝建 《山东医药》2009,49(27):101-102
硬膜外麻醉中由于患者清醒,可出现各种不适。为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常需辅助镇静、镇痛药。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在硬膜外麻醉中辅以咪达唑仑芬太尼,观察其镇静效果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娄锋 《山东医药》2009,49(49):107-107
腰痛是椎管内麻醉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较多。硬膜外麻醉穿刺时Tuohy针勺状口斜面的不同方向对穿刺路径组织损伤形态学具有明显不同改变。我们于2005~2008年对我院实施硬膜外麻醉的200例患者的腰痛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为硬膜外麻醉Tuohy穿刺针勺状口斜面提供最佳的穿刺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硬膜外麻醉在脊柱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2例脊柱结核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行常规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改良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血糖水平。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硬膜外麻醉在脊柱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全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对比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1 h以及术后24 h的血糖和尿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组均优于全麻组。结论手术及麻醉会增强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增高,硬膜外麻醉效果好,可在临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预注曲马多对麻醉后寒战反应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顺贞 《山东医药》2008,48(7):45-45
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的寒战反应不但影响手术操作,同时对患者心理及生理产生不良影响.2006年4月~2007年5月,我们将曲马多预先注入硬膜外并观察其对麻醉寒战反应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如何避免老年人外科手术的并发症。麻醉止痛应避免不良反老年人对麻醉药敏感,易引起精神错乱、肠梗阻、肺换气不足以及低血压。硬膜外麻醉虽无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但阻滞交感神经并出现低血压。肋间神经麻醉对腹部止痛委理想,然需多次给药。胃肠外用非甾类抗炎镇痛药虽不引起上述不良副作用,但易诱发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手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全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对比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1 h以及术后24 h的血糖和尿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组均优于全麻组。结论手术及麻醉会增强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增高,硬膜外麻醉效果好,可在临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3.
马丽  彭风兰 《山东医药》2004,44(25):75-75
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行腰椎体滑脱内固定并椎管减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局麻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俊  吕钦国 《山东医药》2006,46(30):66-66
2003年7月~2006年5月,我们共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38例,其中在局麻下手术87例,与采用硬膜外麻醉者相比,麻醉时间短,麻醉和手术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接受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于全麻(90.3%vs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障碍,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全麻(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均可用于老年糖尿病腹部手术,但前者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行腹腔胆囊切除术(LC)20例,并观察硬膜外麻醉对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2例,年龄37~62岁,体重47~81kg,ASAⅠ~Ⅱ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择期LC术,术前呼吸、循环功能检查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肌注杜冷丁75mg,阿托品0.5mg。选择T_(9-10)。硬膜外穿刺,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出现麻醉平面后再分次追加利丁合剂(1%利多卡因 0.25%丁卡因)15ml。麻醉平面控制在T_4~L_1之间。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麻醉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年更加平稳,且在各个时间点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各时段的HR、SBP、DBP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方式相比,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血糖水平,且循环参数较为平稳,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总结老年人全髋置换术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经验体会。方法626例60岁以上需做全髋置换手术的病人,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3组(60—69岁为第Ⅰ组;70~79岁为第Ⅱ组;80岁以上为第Ⅲ组)。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如果联合阻滞麻醉失败,则改为全身麻醉。对穿刺成功者向蛛网膜下隙注入0.75%布比卡因1.2~1.8ml,观察阻滞平面、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每10分钟记录一次,共30分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随访椎管内神经阻滞的并发症。结果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术共成功605例,失败21例。第Ⅰ组硬膜外穿刺失败率(1.7%)明显低于第Ⅱ组(6.5%)和第Ⅲ组(7.5%),而Ⅱ、Ⅲ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阻滞平面在T12水平及以下的发生率相差不显著(P〉0.05);椎管神经阻滞后第Ⅱ、Ⅲ组循环系统波动较大,10分钟时波动明显大于第1组(P〈0.05),而Ⅱ、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患者术后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0.97%、1.6%、1.2%,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中只有一例发生神经并发症(脑梗塞)。结论老年人全髋置换手术只要管理得当,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也是行之有效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反应影响情况。探究何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最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疗效,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进行医学治疗,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将在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为31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对照组的全麻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反应情况以及治疗状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于全麻(90.3%vs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障碍,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全麻(P0.05)。结论全麻复合膜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全麻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够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上建议广泛使用此种方式进行麻醉,帮助患者进行优质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妇60例,随机均分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30例(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CEA组30例(B组)。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25ug,然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cm,B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ug/ml总量20ml。两组完成均经硬膜外导管接上微量泵(PCA),以6ml/h的速度0.1%罗哌卡因+芬太尼0.2mg 50ml泵入。记录镇痛效果、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镇痛效果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年龄、体重、身高、孕期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HR、MAP相同,镇痛效果A组I级多于B组(P<0.05),产妇自我评估达到I级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神经阻滞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无差异,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CEA)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满意,但CSEA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