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觉吞咽困难,同时伴有恶心呕吐5个月,行上消造影检查示食管下端呈“鸟嘴样”改变,拟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在内科行球囊扩张一次,效果差,转外科手术,开胸后发现食管下段肿块,已侵及食管裂孔,切开膈肌探查见贲门部有肿块,沿小弯侧一直累及幽门,肿块已固定并累及后腹壁,肠系膜可见转移的结节,诊断为贲门癌,给予空肠造瘘治疗。术后病理为低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2.
程钱  马洪升  饶林强 《华西医学》2009,(10):2802-2803
患者1,女,58岁。因“反复吞咽困难7年,加重2年”入院。我院食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下端呈鸟嘴状狭窄,其上方食道扩张,提示贲门失弛缓可能”。胃镜下观察:食管距门齿38cm处,内镜通过稍有阻力。内镜下经导丝置入气囊扩张器,压力24kPa,持续5min,治疗过程中患者呕吐剧烈。扩张后食道局部粘膜少许渗血及粘膜撕裂。术后患者出现背心剧烈疼痛、大汗、发热。  相似文献   

3.
经腹超声对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超声对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钡餐造影、内镜及食管测压检查确诊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贲门及下段食管经腹超声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贲门及下段食管的宽度,长度和壁厚差异显著(P<0.01).结论经腹超声可对绝大多数的贲门失弛缓症做出明确诊断.可作为随访观察及筛检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10例贲门失弛缓症进行了前瞻性超声显象研究,并观察到如下特征性超声显象表现:胃食管前庭扩张和液体潴留;对称性管壁增厚;饮水后贲门延迟开放或呈间歇性开放。本文材料提示超声显象能在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贲门失弛缓症的超声显象特征,可避免将贲门失弛缓症误诊为贲门癌。对X线上表现为光滑狭窄从而难以与贲门失弛缓症鉴别的浸润型贲门癌,超声显象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性疾病。我科从1977年~1997年采用经胸Heler术(食管下段和贲门部前壁粘膜外肌层切开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4例,经长期随访,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24例,男14例,女1...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疾病 ,迄今原因不甚清楚 ,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 1985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我们对 6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经胸改良Heller手术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65例 ,男 3 9例 ,女2 6例 ,年龄 13个月~ 5 7岁 ,病程 2个月~ 15年。本组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呕吐、胸骨后疼痛或不适、体重下降。食管钡餐检查示贲门均呈鸟嘴状或萝卜根状狭窄 ,且食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 ,其中 18例横径达 4~ 6cm。 43例行内窥镜检查 ,黏膜皱褶加深、黏膜潮红与水肿、贲门紧闭 …  相似文献   

7.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5岁,因反复吞咽困难15年入院;口服解痉药物可缓解。1999年曾在我院行食管钡餐检查提示贲门失弛缓症,后行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扩张术失败;2001年在当地医院行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术后吞咽困难仍未缓解。再次以贲门失弛缓症收入院。胸部正位片于心脏右缘重叠处见一水滴状的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边缘尚清晰(图1);食管碘水造影:见食管下段轻度扩张,食管右前壁见一长约5.0cm光滑的充盈缺损,局部黏膜平展,未见破坏,食管向右侧偏移,钡剂通过尚顺畅,在距贲门约4cm处见造影剂不规则局限性外溢,呈囊袋状,大小约4.0cm×1.6cm;立位可见囊状气液平面及…  相似文献   

8.
胃内入指引导贲门肌层圆周节段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例的体会广东粤北人民医院胸外科罗德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17~40岁。吞咽困难病史半年~15年,X线食道钡餐检查均显示食道下段呈鸟嘴状狭窄,钡影为线状进入胃内,狭窄之上食管扩张...  相似文献   

9.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即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临床上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体重减轻等为主要表现。该病症状顽固,一般药物治疗难以奏效。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6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一  胡霞云  周晨洁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95-1095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良为特征。临床上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的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餐后反食,夜间呛咳以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其发病率每年约为1/10万[1]。我科于2011年4月收治1例贲门失弛缓症特勤疗养人员,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食管裂孔疝合并贲门失弛缓症是上消化道较为常见疾病,2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通过CT、X线、内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弛症并发食管癌临床少见.本院2007年收治1例贲门失弛症20年后并发食管癌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间断吞咽困难20余年,近2个月感胸骨后隐痛、吞咽困难加重.在外院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钡餐X线造影检查示:中、下段食管中度扩张,最大扩张平面5.5 cm,下段食管至贲门逐渐变细呈"鸟嘴样"改变,食管内因潴留物较多,黏膜观察不清,食管中段似有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诊断为贲门失弛症、不除外并发食管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前后的食管动力变化。方法应用球囊扩张器对55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食管压力测定。结果治疗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明显降低(P〈0.01),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明显升高(P〈0.01),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食管测压是检查食管动力的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吴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9):1829-1829
1病例报告 男,33岁。吞咽困难渐进性加重1个月余,现只能进半流质饮食,伴左下腹部不适。于2005—11—14入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腹段近贲门处可见偏心性局限性狭窄,黏膜中断,管壁略僵硬,可见钡剂返流。X线诊断:食管腹段癌;返流性食管炎,良性狭窄待排。胃镜检查示:食管腹段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表浅性胃炎。手术所见:食管膈肌裂孔处松弛,可容2指,见贲门及胃组织进入胸腔,术中探查食管腹段及贲门未见明显肿瘤性改变,并取活检;诊断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局限性增生,间质皿管扩张充血,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5.
本院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贲门失弛症46例,其中6例伴发其他食管良性疾病,发生率为13%。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32~58岁;发病时间2~8年。伴发膈上憩室3例,其中1例尚合并食管裂孔疝;伴发食管下段潴留性囊肿2例,食管中段平滑肌瘤1例。均有咽下困难、返胃、呕吐及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4例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1.2 X线检查 食管钡剂造影示有中度以上食管扩张,贲门1~2.5cm范围鸟嘴样或萝卜根样狭窄的典型贲门失弛症征象;3例伴膈上憩室者2例于膈上食管右侧,1例于食管前方可见囊袋样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定时吞钡检查和24h食管pH监测在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例主诉胸痛和(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消化内科及微创普外科、胸外科就诊。将200例受试病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24h食管pH监测,研究组在24h食管pH监测的基础上行X线定时吞钡检查。比较两组对于胃食管酸反流、食道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和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胃食管酸反流93例,食道裂孔疝18例,贲门失弛缓症23例,弥漫性食管痉挛66例。24h食管pH监测方法和24h食管pH监测联合X线定时吞钡检查方法对于胃食管酸反流、食道裂孔疝以及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于贲门失弛缓症,24h食管pH监测方法和24h食管pH监测联合X线定时吞钡检查方法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监测对于食管源性非心源性胸痛胃食管酸反流有较好的诊断作用,X线定时吞钡检查联合24h食管pH监测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有较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蒋俭  于涛  李建业  曾多  杨磊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34-1636
[目的]利用食管测压技术,监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改良Heller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食管动力学的改变,探讨改良Heller手术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腹改良Heller手术,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食管测压,术前、术后24 h pH值检测及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等进行观察.[结果]21例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食管测压显示术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吞咽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百分比等指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19例,1例偶有进食不畅,优良率达94.7%.[结论]经腹改良Heller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机制合理,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附加抗反流术式是防止反流的有效措施.术中食管测压对提高手术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腔内支架术在治疗食管良性狭窄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因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支架术的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食管化学药液烧伤引起的狭窄3例、贲门失弛缓症8例,共安放支架14根,支架均经胃镜在X线电视下植入。结果:支架植入均一次成功,改善了患者的进食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胸痛、返流性食管炎,少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置管后再狭窄。结论:贲门失弛缓症应慎用腔内支架术治疗,化学药液引起的管腔狭窄不宜采用腔内支架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超声在食管失弛缓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在食管失弛缓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超声检查29例失弛缓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超声对失弛缓症的显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失弛缓症的食管口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其管壁较对照组增厚(P<0.01)。所有患者的扩张食管内均有食管内容物潴留,食管蠕动消失。结论:超声对失弛缓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贲门失弛缓症最早是1672年由 Thhomas Wil-liams[1]报道的,是一种罕见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无推进型蠕动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2]。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发作的吞咽困难,进餐或餐后发生反流,胸骨后疼痛,体质量减轻。目前,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均以缓解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性梗阻、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为目的。本文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及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