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损伤在临床泌尿外科工作中常见,及时明确有无肾损伤及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是临床肾损伤治疗的关键。CT检查对肾损伤具有及时明确有无肾损伤和损伤范围的优点,对肾损伤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我院从2003年开  相似文献   

2.
超声与CT在急性脾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脾肾损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应用超声诊断肝脾外伤有不同报道,将超声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比较报道少见。本文旨在将超声、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超声与CT对急性脾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来源于腹膜后诸间隙的各种组织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间隙内各器官的肿瘤。由于其生长范围广泛,部位深在,周围脏器繁多,组织学来源复杂,故定位定性诊断较困难。收集1997—2005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3例,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与CT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超声及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CT及超声诊断ANP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精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CT诊断ANP的阳性预测值94.1%,特异性91.2%,超声诊断ANP的阳性预测值89.3%、特异性84.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CT诊断ANP的敏感性97.6%,阴性预测值70.0%,预测精确性96.17%,超声诊断ANP的敏感性85.7%,阴性预测值27.8%,预测精确性6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和CT是诊断ANP的有效方法,超声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CT相似,而CT诊断ANP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优于超声。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肿块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又缺乏直接诊断手段,误诊率高,现将笔者收集近年来的56例病例,根据“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就其声像图特征,误诊原因加以讨论,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1 对象和方法 本文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24h,最长20年。其中临床扪及肿块24例。经静脉造影35例,明确提示腹膜后肿块14例。CT扫描15例,提示腹膜后肿块9例,胰腺肿瘤1例。核磁共振2例,提示腹膜后肿块2例。使用日产ALOKA500型,频率为5兆赫的B型超声诊断仪,病人检查前禁食12h,必要时洗肠,饮水加…  相似文献   

6.
CT检查可以较清楚了解腹膜后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时可提供定性依据。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膜后肿瘤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腹膜后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一、资料和方法本组13例中,男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以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评价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8.24%。其中:肝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00%。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膀胱破裂和胃肠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85.71%。肾破裂和胰腺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最低,分别为75.00%和66.67%。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2,P〈0.01)。结论 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适用于急救状况,是临床急救值得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我院经超声诊断后又经手术证实的腹腔脏器损伤 80例患者资料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80例 ,男性 6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在 8~ 5 4岁 ,患者多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剧烈腹痛 ,受伤后就诊时间最短为 0 .5 h,最长为 30 h。1.2 方法 :Rtfino及 T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脂肪肉瘤为腹膜后常见肿瘤之一,有关本病CT影像诊断及鉴别国内报告不多.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分析其CT表现以便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1材料与方法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2-69岁,平均52.5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就诊.CT检查使用美国 GE 9800型全身 CT扫描机,检查前半小时口服 2%泛影葡胺500ml,使胃肠充盈,常规腹部CT扫描,层厚1cm,间隔1cm,对兴趣区改用0.5cm.其中8例增强扫描.2结果 病变直径>10cm者10例,<10cm者2例.位于腹膜后左…  相似文献   

10.
陈成  杨艳梅 《河北医药》2003,25(5):353-354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血和尿淀粉酶可以不高 ,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CT和超声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可靠证据。笔者搜集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 3 0例 ,均于发病后48h内先做完超声检查后接着做CT检查 ,其中 2 1例患者用超声监测病变过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 0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中 ,男 18例占60 % ,女 12例占 40 % ;年龄 2 1~ 73岁 ,平均 45 .3岁 ,均因急性上腹痛就诊。入…  相似文献   

11.
肾外伤的CT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肾外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S0例肾外伤的CT表现。结果50例中,轻型26例,CT表现肾损伤、肾内血肿;中型15例,CT表现肾挫裂伤;重型9例,肾完全性断裂或粉碎。CT正确诊断率为100%,其中30例手术与CT分型符合率为83.3%。结论 CT检查能准确、迅速估计损伤范围、程度及腹部合并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为影像检查之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方法 对43例DA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车祸伤是导致DAI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伤后出现原发性昏迷,且持续时间较长,预后不良,死亡率及致残率高。DAI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于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胼胝体、脑干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出血灶,直径小于2cm;可伴有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出血、硬膜下出血等。结论 临床检查结合CT影像特征能提高DAI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黄军成  朱震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83-1784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严重肾损伤患者22例给予手术治疗,追踪随访手术效果.结果:本组21例患者获得痊愈;死于失血性休克合并颅脑损伤1例.1例肾修补术及1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短期尿瘘,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存活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血压等均正常.结论:及时诊断、准确评估病情,并给予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睾丸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睾丸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DFI声像图特征。结果 16例睾丸损伤患者高频彩超显示睾丸、附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改变,睾丸内血液供应情况。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彩超为睾丸损伤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睾丸损伤。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肝损伤及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目前的指标缺乏特异性,且灵敏度不高,造成临床上难以对肝肾损伤做出准确而及时的预警和监测.代谢组学能从代谢的角度整体分析疾病,快速、安全地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别,在肝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显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肝肾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损伤cT诊断分级的准确性,并分析脾损伤CT分级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18例脾损伤CT分级与临床手术结果。结果CT结果示:包膜下血肿45例,实质内血肿73例,脾撕裂22例,脾周血肿18例,腹腔积血32例。CT诊断分级与临床手术分级对照:Ⅰ-Ⅳ级符合例数分别为16、27、19、13例,Ⅰ-Ⅳ级符合率分别为84.2%、84.4%、82.6%、92.8%;非手术治疗30例,其中CT诊断Ⅰ-Ⅳ级分别为21、7、2、0例,主要为Ⅰ和Ⅱ级。结论CT检查是诊断脾损伤的有效方法,且CT分级对临床治疗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结合病理改变,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SCT征象。结果灰白质交界处点状或小片状出血灶52例(82%);胼胝体、脑干、基底节区或三脑室周围灶状出血9例(14%);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44%)和(或)脑室内出血16例(25%)例;脑肿胀和(或)脑水肿4例(6%);另发现颅骨骨折、颅内积气及鼻窦、乳突积液等。结论MSCT检查准确率较高,是目前急诊检查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的肾脏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因心脑血管疾病使用过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年龄≥60岁并有完整病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肾损伤诊断标准为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后血清肌酐升高≥26.4μmol/L或增加至基线值1.5倍以上,或尿量〈0.5 ml/(kg·h)。结果共收集到489例患者,男性377例,年龄60~106岁,平均(83±7)岁;女性112例,年龄63~100岁,平均(81±8)岁。60~80岁者160例(32.7%),〉80岁者329例(67.3%)。合并感染者265例(54.2%)、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23例(45.6%)、糖尿病者125例(25.6%)、恶性肿瘤者32例(6.5%)、危重症者24例(4.9%)。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CEI/ARB)类药物者150例。马来酸桂哌齐特用法均为320 mg,1次/d静脉滴注;用药时间为2~68 d,平均12 d。有14例患者出现肾损伤(2.9%),男性12例(3.2%),女性2例(1.8%),60~80岁者1例(0.6%),〉80岁者13例(4.0%)。用药前血清肌酐54~217μmol/L,平均(105±48)μmol/L;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2~15 d(平均6 d)后,血清肌酐为86~276μmol/L,平均(142±57)μmol/L。〉80岁者。肾损伤发生率高于60~80岁者(P=0.043)。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肾损伤发生率高于无慢性肾功能不全者(P=0.002)。14例患者均未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9例患者(64.3%)有动态肾功能监测记录,其中6例出现肾损伤后停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例继续用药至疗程结束,结果示血清肌酐于停药后3~12 d内(平均6 d)恢复至基础水平。5例患者(35.7%)无肾功能动态监测记录,其中1例停药,4例未停药。所有出现肾损伤的患者均未给予药物治疗,均未发生不可逆肾损伤并未对原发疾病产生影响。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可导致老年患者肾损伤。高龄且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时应实施肾功能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青年人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各90例,比较两组基础疾病、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的不同.结果 老年组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的比例分别为31.1%和24.4%,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6.7%和4.4%;中青年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狼疮肾炎的比例分别为37.8%、15.6%和20.0%,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17.8%、8.9%和2.2%(均P<0.05).老年组感染及肾毒性药物的比例分别为28.9%和22.2%,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11.1%和6.7%;中青年组恶性高血压及原发病恶化的比例分别为22.2%和26.7%,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4.4%和4.4%(均P<0.05).中青年组治疗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老年组的71.1%(x2=6.846,P<0.05).结论 老年与中青年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沈国钧  张常青 《江苏医药》1992,18(7):359-361
本文对52例经B 超、CT 和AFP 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B 超检测小肝癌(<3cm)75%呈低回声圆形病灶,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由低回声变为等回声和强回声。小肝癌阶段其直径每增大1cm 约需3~4个月。B 超诊断符合率为92.30%(48/52)。本组肝癌的CT 图像均呈低密度病灶,<3cm 的病灶大多呈圆形,边缘整齐。CT 诊断符合率为96.15%(50/52)。血AFP>400μg/L占50%。对慢性肝病患者应每3~4个月查一次B 超和AFP 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